果敢[果敢地區]

果敢[果敢地區]

果敢,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又稱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今為緬甸聯邦6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果敢族(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1897年前為中國領土,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首府老街市。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同時流通緬元及人民幣。學校教的是簡體中文,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座機是雲南臨滄區號,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緬甸果敢族華人是緬甸華人華僑中的重要一支,偏居中緬邊境地區,現有人口約20多萬,是旅緬華僑華人中族群意識最為強烈、社會影響最為突出的華人族群,也是緬甸法律正式承認的緬甸華人少數民族。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果敢曾為中國明朝西南少數民族的地域,18世紀,一支漢人移民後裔成為科乾山的地方勢力,後受封為世襲果敢土司縣,向中國皇帝效忠。
果敢果敢
1894年3月1日,中英雙方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其後,英帝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於1897年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歸英屬緬甸,併入緬甸版圖,成為緬甸境內以華人為主體的土司縣。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將果敢華人認定為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確定為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稱其為果敢族。1959年緬甸廢除土司制度後,果敢陷入了長期動亂,直到1989年停戰才趨於穩定,成為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2009年“88事件”發生後,被緬甸占領。

地理位置

果敢位於緬甸東北端的撣邦高原,緊鄰中國雲南省,地理坐標為北緯23°24′54〃—24°09′24〃、東經98°24′14〃—98°53′42〃。地勢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間,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2400多米。山與山之間的壩子海拔約1100米,是果敢的精華地帶。西臨薩爾溫江與木邦相峙,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滄源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潞西市,南以南定河與佤邦相對。首府老街和中國鎮康新縣城南傘鎮僅相距7公里。西邊以怒江為界,但是,自從1989年,果敢的領土已經向西擴張(註:1995年之後不再領有西岸勐古地區)。
果敢果敢

歷史沿革

明朝以前時期
果敢
果敢
果敢地區在歷史上多屬於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區,未成為中央集權國家所能有效控制的邊境地區,崎嶇複雜的地形決定了其多樣化的民族組成。在楊氏土司之前,果敢地區未有明確的歷史記載。
東漢時期,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後哀牢內附東漢,該地屬於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
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蹟。
大理國時期,屬永昌府孟纏甸範圍。
元代,其地分屬雲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份。
明代,該地鄰近鎮康州以及孟定府。
楊氏土司時期
果敢果敢

17世紀中葉,明朝末年,南明政權明昭宗向西南方敗退,許多漢人隨著明軍移入雲南和今日的上緬甸區域而沒有回到家鄉。從清朝初期開始,果敢地區漢族增多,其中有一戶楊姓人家遷入了科乾山,成為地方勢力,並效仿附近土司的作法,統治當地的少數民族。1840年,楊國華因為捍衛中國邊防有功,受封為世襲果敢縣令,成為中國認可的漢人土司政權,保持世襲領導權近150年。很長一段時期,果敢的楊氏土司同時向中國以及木邦進貢。1886年,大英帝國吞併緬甸貢榜王朝,同時將緬甸北方臣服於緬甸的土司也納入英屬印度。英國與中國清朝簽訂條約,界定了中緬兩國邊境傳統上沒有穩定歸屬的土司,一些被分為中國所有,一些則屬於英屬緬甸。經過多年談判,1897年《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被劃入英屬印度的範圍。
華人在果敢聚居後,逐漸與撣族、傈僳族等本土民族相融合,實行土司制度,由楊氏家族世代相傳,一直沿襲至緬甸獨立後相當一段時期。期間,果敢華人遭受了英國殖民統治,抵禦了中國回族進犯,抗擊了日本法西斯,在政治鬥爭風起雲湧的崢嶸歲月里逐步發展壯大。
1、擊退回族武裝進犯。1875年,中國杜文秀領導的回族紅白旗起義遭受清廷重創,其殘餘勢力潰退途中意欲侵占果敢,遭到了當地民眾的強烈反抗。果敢土司楊春榮組織當地自衛隊與進犯的回族武裝展開了多次戰鬥,最後經“回子扎場”一役趕走了回族武裝。平定回族犯敵後,果敢民眾又先後擊敗了滇緬邊境來犯的多股勢力,擴張了一些地盤,其疆域曾擴延至今天中國的孟板、緬甸的滾弄等地區。
2、遭受英國殖民統治。1885年,英國占領緬甸實施殖民統治後,授權果敢土司楊氏家族繼續管理該地區,每年僅派遣負責管理邊區的英國文官前往巡視。1897年,英國給果敢土司楊國政頒發了一枚“好公務員勳章”(A·T·M),以表彰其治理果敢的功勞。
3、抗擊日本法西斯。1942年日本法西斯占領緬甸後,果敢華人與緬甸其它各族人民一道,積極配合中英盟軍,與日本法西斯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鬥爭。1942年6月,果敢土司楊文炳組織了抗日地方自衛隊,挑選了20多名青年到中國大理“滇西戰乾團”受訓,以充實抗日武裝力量。同時,土司楊文炳還積極爭取中英兩國支持果敢民眾的抗日鬥爭,分別於1942年8月和1943年5月到昆明拜見英國駐昆領事和中國官員,請求給予支持。抗戰期間,果敢自衛隊與日軍進行了數次激烈戰鬥,無數的果敢自衛隊成員及民眾在抗戰中犧牲。1947年,英皇給土司楊文炳頒發了“大英帝國勳章”(O·B·E),以表彰其抗日功勞。
果敢最後一任土司於1959年被緬甸所廢除。戰亂時期緬甸政府取消了世襲的土司權力,數年後將原土司楊振材逮捕。土司家族成員楊振聲起兵反抗,緬族政府軍施行“以果制果”的政策,策動羅星漢擊潰果敢的反緬甸部隊,土司家族的軍隊敗逃。楊振聲部隊退入泰國,彭家聲則退入中國。政府軍進占果敢,指派親緬族的羅星漢管理果敢,經營毒品生意。果敢始被異族統治,華校被收歸國有,果敢華人被迫更名為果敢族,華文改稱果敢文。1960年代緬甸共產黨失去位於緬甸中部的根據地之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下在緬甸東北部重新建立。彭家聲率領緬共軍隊重新占領果敢,敗退的羅星漢採行堅壁清野策略,將市街燒毀,居民遷出,果敢人民四處流亡。
1980年代國際情勢改變,緬甸共產黨內部嚴重分歧,包含果敢的少數民族的當地武裝勢力遂脫離緬共,將緬共的領導人遣送中國,與緬甸政府軍停戰展開和平談判。
緬共統治時代
1948年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加強了對民族地區的統治力度,提出了收編民族武裝和重新規劃民族區域的要求,遭到了果敢等民族組織的反對。為實現民族自治,維護民族利益,果敢人民加入了緬甸共產黨,在果敢地區建立並維繫了近20多年的共產黨政權。
1、土司統治的終結。1947年2月12日,為爭取撣邦各族支持國家獨立,緬甸民族領袖昂山與果敢等撣邦33位土司簽定了建立緬甸聯邦的《彬龍協定》。其中,“各民族在獨立10年後有權決定是否留在聯邦內”的規定,為後來緬甸民族分裂埋下了禍根。1948年緬甸獨立後,新政府決定廢除土司制度,真正實現國家統一。1959年,緬甸政府以金錢補償作為交換條件,要求撣邦33個土司交權給政府,同時政府軍開始進駐果敢等地區。鑒此,果敢土司楊振材接受了政府要求,交出了政權,遷居臘戌,並由當地人民選舉組建的“議事會”具體負責果敢政務。果敢自衛隊也紛紛向政府投降。1965年3月29日,果敢土司楊振材之弟楊振聲帶領家眷隨從600餘人離開果敢南下泰國。至此,果敢土司統治宣告結束,緬甸政府指示由步兵第六營和第三十九營接管果敢。
2、緬共統治時期。政府軍接管果敢後,與當地民眾矛盾重重。彭加聲等原果敢自衛隊成員為爭取民族權力,紛紛率領舊部對抗緬甸政府。當時,緬甸共產黨處於蓬勃發展時期,勢力範圍已蔓延到緬甸大部分地區。彭加聲領導的果敢武裝在屢遭政府軍及其它親政府武裝的打擊後,轉投了緬共隊伍。1969年,在緬共支持下,彭加聲率部解放了果敢,建立了緬共政權—果敢縣,彭加聲任縣長,果敢進入了緬共統治時期,一直維繫到1989年緬共解體。期間,不少來自緬甸國內外的知識分子,懷著理想和抱負紛紛趕赴解放區投身革命事業,使得果敢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包括華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3、民族大遷移。緬共解放果敢時,果敢統治階層—親政府的羅星漢及土司後裔楊振業等不甘心將政權拱手送給緬共,強迫3千多戶近2萬名果敢民眾隨其轉移,其中大部留居臘戌,形成了果敢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臘戌也成為了果敢華人最為集中的另一個地區。
和平自治時期
1989年,果敢正式宣布脫離緬共,率先與緬甸政府簽署和平協定,被政府劃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相對穩定的和平建設時期。
1、退出緬共。緬共初入果敢時,許多果敢幹部是開路先鋒,為緬共建立果敢政權發揮了重要作用。當革命形勢處於大好時期,緬共高層的“大緬族主義”開始抬頭,許多緬族幹部和學生被委以重任,果敢等少數民族幹部則被撤職削權,致使緬共內部緬族與其它民族之間的隔閡日趨嚴重。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巨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走入低谷,緬共在國際上失去了有力支持。內外交困使緬共生存面臨嚴峻挑戰。果敢幹部認為緬共漸失人心,必定失敗,遂暗中策劃脫離緬共。1989年3月11日,以彭加聲為首的果敢領導人正式宣布脫離緬共,成立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並率先與緬甸政府簽署和平協定,接受中央政府領導。
2、組建特區政府。緬甸政府與果敢同盟軍簽署和平協定後,將果敢同盟軍轄區(果敢及薩爾溫江西岸地區)劃定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別行政區,任命彭加聲為特區主席。同時,將第一特區軍政人員納入緬甸內政部編制,按級授予專員、副專員、警察總監、副總監、警察上校、中校、少校等官銜,按月劃撥1200人的補給。緬甸政府雖然對果敢特區政府的機構設定做了上述規定,但該規定至今在特區未被正式啟用過。
3、平息內訌。1992年初,果敢內部發生分裂,以果敢同盟軍副參謀長楊茂良為首的“楊派”和以同盟軍司令彭加聲為首的“彭派”發生內訌,並於11月爆發內戰。“楊派”擊敗“彭派”後接替果敢政權。1995年11月,敗退緬甸勐拉的“彭派”捲土重來,迅速控制了局勢。“楊派”倉皇中向緬甸政府投降,政府軍遂乘機進駐果敢,與“彭派”武裝形成對峙局面。後經雙方調解,緬甸政府恢復了以彭加聲為首的第一特區政府和果敢同盟軍,一直延續至2009年。
1989年,彭家聲與政府軍達成協定,果敢成為自治的特區。果敢可保有自己的軍力,中央政府派駐少量的公共服務人員至果敢,包含醫務人員,國小教師,學校以果敢語教學。1992年內戰再起,果敢軍官楊茂良聯合南方的佤邦驅逐特區主席彭家聲。1995年彭家聲與佤邦合作,重回果敢掌政局。2003年,在國際反毒的壓力下以及多次禁毒挫敗之後,終於全面推行停止種植罌粟的政策,引入農業生產技術並發展博彩業。產業轉型對果敢帶來相當大的衝擊,替代種植在果敢高冷乾的環境推行困難重重,農民陷入貧困。由於缺乏糧食等原因而在山村地區爆發大規模的瘧疾,死亡279人。國際展開人道救援,中國派遣巡回醫療團,並提供藥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供救濟糧。日本2005年5月開始援助總合性的山地農民的生活重建項目。
轉向緬甸時期
2009年“88事件”發生,果敢政權更迭。緬政府人員進入了果敢,從臨管會到自治區成立,同盟軍改編為聯邦邊防部隊,組建了鞏發黨參加全國大選。
自治區今轄1縣、2區2分區、16鄉12社區、277個行政村,總人口13.1萬,內含漢、傣、佤、本、苗、崩龍、傈僳、緬等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84%。另有外來暫住流動人口約5千。現自治區主席白所成,工作委員明學昌、覺色亞,秘書長凱通吳。

同盟軍“光復”時期
2014年12月,藏匿5年後,彭家聲2014年12月高調復出,並組織了1000多人的地方武裝,與緬甸中央政府武裝對抗,還不時與緬北其他武裝組織相互配合。
2015年2月10日,彭家聲在網站發出致世界華人書,宣布再戰果敢。
2015年2月11日,緬甸的果敢同盟軍在凌晨一點,再次對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的首府老街發動攻勢,到目前為止,已經占領了老街的大部分地區。訊息人士說:“在拿下首府老街後,果敢同盟軍已經基本控制果敢全境,果敢光復應沒有懸念。”

區劃人口

特區內的行政區劃分為三級。第一級為一市一縣,第二級是果敢縣下轄有5個區,第三級共有2鎮18鄉。面向中國有楊龍寨口岸和清水河口岸。一市是老街市。一縣是果敢縣,下分五區:紅星區、興旺區、東山區、西山區、清水河區。
2003年果敢人口約140萬人,果敢本地籍約100萬,其中漢族約占百分之九十,其餘則有緬族、撣族、崩龍族、苗族、佤族、僳僳族、白族等,此外的人口多為華僑。在果敢經商務工旅遊的中國人很多,流動人口加常住人口有30萬左右。
果敢的緬族人多為緬甸中央政府派遣的軍人和家屬以及行政官、國小教師、技術人員、醫務等人員。

政治軍事

政治
果敢特區政府雖名為撣邦第一特區,卻不屬撣邦管轄,而是與緬甸中央政府簽署和平協定,與中央政府直接對口,特區政府由白所成擔任最高領導人。軍事力量初期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以及緬甸中央政府派駐於滾弄的軍隊所構成。同盟軍由第一特區政府主席彭家聲所領導,負責特區的治安以及面對中國邊境的國防,而中央政府的軍隊則駐守在果敢南部重要的據點滾弄,負責特區對撣邦其他方面的軍事控制,不負責特區內部事務。特區政府的掌握的邊防警力規模由緬甸中央政府規定,但武裝配備由特區政府負責,特區政府擁有較高的自主權。
2009年“8.8事件”後,果敢新政府主席是由原副主席白所成擔任,新政府排除了彭家聲等民族主義者,彭家聲已經失去對果敢政府的控制權。
現自治區主席白所成,工作委員明學昌、覺色亞,秘書長凱通吳。主席白所成是土生土長的果敢人,1950年4月生於果敢紅岩,緬共時期曾在東北軍區任過班長、排長、連長、4046營長、883旅副旅長、912師副師長、果敢縣大隊政委等職。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政府成立後又擔任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副司令、政法部部長、特區政府副主席。1996年擔任政法部部長。2001年開始擔任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法院院長、禁毒委員會主任,常年配合中國公安禁毒工作,並於2002年主持底徹底改變果敢180餘年罌粟種植歷史,2009年任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政府主席。2009年“8·8”事件後,白所成果斷與政府軍談和,將果敢同盟軍整編為1006邊防營,在一片撻伐聲中成立臨管會。父:白光華,母:張鳳果,妻:李小所,子:白應能、白應倉,女:白應香、白應琴、白應萍、白應改。果敢人。
軍事
2009年8月軍事衝突之後,緬政府控制了果敢,在果敢各機關部門都安插了緬族人員,果敢名為“自治”,實則完全由緬族人主宰,緬當局宣布“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改編成邊防部隊”。然而,事實上被改編的僅為同盟軍的少數人員。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在戰局不利下暫時撤離果敢,但時刻不忘光復果敢,爭取果敢華人正當權益的神聖使命。
彭家聲的漢族軍拒絕政府軍收編,多次和緬甸政府軍發生衝突,一旦戰事不利,漢族軍會撤退到中國,但中國軍隊會將其繳械以確保社會治安,待局勢穩定,彭家聲的部隊又會徒手重返果敢,並重新武裝起來。
外交
果敢的涉外事務活動以鄰近的佤邦、勐拉(撣邦第四特區)以及中國的鎮康縣為主,往來密切。

經濟貿易

果敢小街
果敢在經濟上屬於相對落後的地區,自英國向緬甸殖民以來,以種植罌粟為主,以出產優質大煙聞名於世。在20世紀初土司治理的時期,曾有一段繁榮的歷史,罌粟也逐漸成為果敢唯一的經濟來源。
由於長年戰亂,原有的社會基礎遭受極大的破壞,基礎建設停滯不前,直到停戰以後才穩定發展。但2003年停止生產罌粟,切斷了當地的經濟來源,且替代種植的情況並不理想,經濟遭受嚴重衝擊。另一方面,果敢發展面向中國遊客的博彩業,有小澳門之稱,但財政收入因中國政府對境外賭博旅遊的限制隨之銳減。

文化

果敢的主要人口為中國移民後裔、華僑,數百年來傳承著中華文化以及當地的少數民族相互融合,今日的果敢文化與臨近的雲南省鎮康縣相似。主要人口信仰道教和佛教,接受傳統的儒家思想,此外還有少數民族特有的風俗,主要的信仰中心為老街的果敢大廟。傳統節日為春節、清明、端午、火把節、七月半、中秋節及潑水節。
果敢有數家本地媒體,傳媒有果敢特區電視台,《果敢特區報》、《果敢民族報》、《果敢法制報》和《果敢畫刊》、《果敢雜誌》。從2007年開始,特區政府新聞局開通了政府網站暨官方論壇,是果敢對外的網路視窗。

教育

果敢地區教育體制尚在基礎發展階段,比起鄰近地區的教育水平,果敢的教育發展緩慢,有十餘所中國小,沒有高等教育機構。學校以果敢語授課,教師短缺而且專業素質不高,只有少量中國內地的教師在當地授課,而且工資待遇較差。中國政府在寮國等地援外派出了漢語師資,卻沒在果敢提供漢語師資援助,所以當地的經濟文化教育都很落後。另外有每周三至四小時的緬文課程,由緬甸中央政府派遣的緬文教師教授。對果敢實施國際援助的主要是日本,二戰時期,日軍曾侵略占領這一地區。
果敢的文教尚在發展階段,基礎教育於停戰後重建,有中國小校十餘所,學校以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授課,每周有三至四小時的緬文課程,由緬甸中央政府派遣的緬文教師教授。境內沒有高等教育,極少數人曾到緬甸內地留學,許多產業的技術人才一般從中國招募。

通訊設施

果敢地區架有中國電信、中國行動網路。無線方面使用中國移動,座機則是中國電信,使用臨滄區號0883。
特別注意的是,中國手機用戶漫遊至果敢地區時是沒有國際漫遊費的,無需申請國際漫遊功能。(僅限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手機用戶)

交通運輸

果敢地勢崎嶇,馬和騾適應山區道路,為果敢主要的運輸工具。穿越群山、聯絡各地的公路品質欠佳,若天候不好則不能行車。大眾運輸不發達,首府老街為果敢最重要的交通節點,市區有計程車和客運站。
另外,過往果敢當地發出的車牌一向依從中國車牌的格式,採用以“果”字開首的車牌;後來改為與緬甸車牌統一格式的“KK”字頭車牌。

果敢民族

果敢族華人主要分布在緬甸東北部緬中邊境一帶,地處東經98度25分至98度50分、北緯23度23分至24度10分之間,從南到北呈“S”形,與中國雲南省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和龍陵縣接壤,國界線長250公里。果敢族華人自其先民—中國明朝官軍開始進入緬甸,到作為緬甸的一個合法的少數民族存續到現在,前後已經歷了近300多年的歷史。其間,深受中緬兩國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
果敢由來
在緬甸撣邦北部的盡頭,在中國雲南西南的底端,在一個遠離中原的地區,有一支漢民族已經在此生存繁衍了300多年。這支漢族就是生活在緬甸撣邦果敢及周邊的漢族,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現在的果敢位於緬甸撣邦東北部,面積約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
300多年前明朝滅亡之際,明朝的一些官員和百姓追隨永曆皇帝朱由榔(桂王)從廣西、貴州和雲南一路逃亡最後流落緬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吳三桂帶領十萬清兵開進緬甸,逼迫緬甸交出永曆帝朱由榔並押解回昆明,一年後永曆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但仍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雲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其中包括張獻忠手下的名將李定國,他沿路護衛朱由榔進入緬甸,此後又長期在邊境地區與清軍周鏇,朱由榔在昆明被殺後不久他即病故在現中老邊境勐臘縣;通過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和這一區域其他稱謂的漢民族。貴家者,故永明入緬所遺種也。緬劫永明時,諸人分散駐沙洲,蠻不之逐,謂水至盡漂矣。已而水之,洲不沒,蠻共神之。百餘年生聚日盛稱貴家。兵力強,群蠻畏之。廠力弱不能支蠻者,乞請即往。(師範《緬事述略》《皇朝經世文編》卷87兵政)
據果敢地區楊氏、羅氏和彭氏等地方望族的家譜及碑銘記載,果敢族先民乃中國明末清初流落緬甸境內的明朝官軍。公元1658年12月,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清軍追擊下,被迫帶領官兵及隨從自昆明倉皇西逃,於次年2月遁入緬甸避難。公元1662年1月,緬王莽白懾於清軍聲勢,將永曆帝拘禁後執獻給清朝將領吳三桂。追隨永曆帝的明
朝官兵為免遭劫掠,四處逃散,部分隱居於緬甸中部及撣邦一帶;部分則逃離緬甸,返回至中緬邊境地區,卸甲為民,繁衍生息。曾經統治果敢近百年的楊氏家族,其祖先楊高學即為當年追隨永曆帝逃難緬甸的明朝將領。永曆帝被送交清廷後,楊高學率領部下及家眷逃至中緬邊境科乾地區(註:楊氏家譜和彭氏祖先碑銘中均有“科乾”記載),見該地遠離中緬兩國中央政府,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遂在此與撣、傈僳等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其後,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繼來投,迫於生計的中國流民也輾轉到此定居,還有許多馬幫商隊也往來不絕,逐漸在科乾地區形成了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華人聚居區。據楊氏家譜記載,為表示居住在科乾地區的人民是果斷而勇敢的,頭領土司楊氏家族便按諧音將“科乾”易名為“果敢”,並沿襲至今。
果敢確立
華人在果敢地區聚居後,一直歸屬中國清朝管治。這可根據楊氏家譜記載:“雍正七年,楊高學長子楊映曾被清朝賜封為‘世襲果敢縣知縣’”,以及遺留下來的果敢土司衙門官印“世襲果敢縣正堂”得到佐證。果敢華人雖然歸屬清朝管治,但中央對該地區的統治效力較為薄弱,實際統治權長期由土司楊氏一姓世代相襲。1885年,英帝國占領緬甸,果敢華人的歸屬問題也隨之發生重大改變。當時,中緬邊界尚未明確界定,邊民互市通婚習以為常,同時也滋生出諸多邊界糾紛。為劃定邊界,減少紛爭,1894年3月1日,中英雙方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其後,英帝國主義擴張野心不斷膨脹,遂於1897年強迫中國與其簽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歸英屬緬甸,併入緬甸版圖。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緬甸政府將果敢華人認定為原住民族,在法律上確定為緬甸的合法民族和公民,稱其為果敢族。從此,果敢華人作為緬甸一個合法的少數民族—“果敢族”。
長期以來,果敢人民在同英國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軍的鬥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爭取民族利益的鬥爭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緬甸吳奈溫排華的年代,緬甸國內一律取消漢語和漢字,更不允許教授漢文,為了保存自己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果敢人民被迫接受“果敢族”的稱謂,並將他們操地方言的漢語稱為果敢語,使用的漢字稱為果敢文,最終保證中華文化得以傳延。1968年後緬甸人民軍進駐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緬甸撣邦民族民主同盟軍”,同年獲緬政府承認成立“撣邦第一特區”。該轄區於2002年實現了基本禁絕罌粟種植,在當地的民族歷史和禁毒歷史上邁出了一大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