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京

"現任福建省沙縣水南林場科技科科長、工程師。 1960年參加沙縣林業""三化""規劃設計工作。 1984年被林業部評為林業科技推廣25年先進工作者。"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共黨員。1956年畢業於福建林校。現任福建省沙縣水南林場科技科科長、工程師。是中國林學會、中國竹業協會、福建林學會會員,沙縣林學會理事。從事林業基層工作40餘年。畢業後在福建沙縣涌溪國有林經營所主持該所萬頃原始森林資源清查及開發荒山營造豐產林試驗研究。而後在南陽、水南林場進行荒山綠化總規劃設計實施工作。1960年參加沙縣林業"三化"規劃設計工作。1962~1979年搞油茶豐產栽培技術和良種選育研究試驗,1980年培育杉木優質苗1533平方米,產苗55.5萬株,合格率99.1%,苗高平均55.2厘米以上,徑粗0.6厘米以上,用這批苗木營造30公頃速生豐產林,至1991年調查,每公頃蓄積量325.29立方米,從1979年開展大面積速生豐產林營造工作,已擁有速生豐產林3000餘公頃,各類混交林1000餘公頃,林木蓄積量達46萬立方米,年平均生長率在11.7%,年生產量淨增3.9萬立方米,成為三明市集體林區改革試驗開發區的示範片,林場被列入1000萬畝商品材基地之一。並獲得福建省綠化積極分子稱號。1970年以來,先後主持完成30餘項林業科技設計、研究、試驗和科技推廣諮詢服務。其中木蓮、觀光木、光葉白花、木夾紅豆等10餘種珍稀樹種人工栽培及混交林試驗,已取得部分樹種階段的成果鑑定;"焦藝夜蛾"研究是國內外首次對此新害蟲全面系統的研究成功,為國內外領先水平。獲福建省科技進步成果三等獎;林木深翻、施肥試驗和"深山含笑栽培試驗"獲市科技進步三、四等獎。"馬尾松立地條件類型劃分及生長潛力研究";"蘇鐵人工授粉豐產育種研究","四種木蘭科相似樹種生長研究"等,其成果均達到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獲三明科技進步三等獎。"蘇鐵人工授粉豐產育種研究成果"獲第四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研究成果三等獎。參與"三明市林業用地自然資源調查區劃"、"全國森林立地分類南北方試點項目"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三等獎;"福建省油茶豐產林栽培技術標準制訂研究",通過省標準局鑑定。主持林場Ⅰ、Ⅱ類森林資源調查及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1984年被林業部評為林業科技推廣25年先進工作者。先後撰寫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改造殘敗竹林初見成效》發表於1987年《福建竹業》;《焦藝夜蛾研究》發表於1988年《昆蟲學報》;《木荷褐斑病原菌鑑定和生物學特性研究》發表於1989年福建林學院學報;《林木深翻施肥對生長量影響》、《培育優質杉苗》等在《林業文匯》發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