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嚴鳳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嚴鳳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嚴鳳英(1930年4月13日-1968年4月8日),女,中國黃梅戲演員,乳名鴻六兒,曾用名黛峰,安徽桐城羅家嶺人。她幼時因喜唱山歌和黃梅調,觸犯族規,被迫離家。13歲開始學戲,先後拜師嚴雲高、丁永泉,在桐城、安慶一帶演出。1947年曾學唱京劇。1949年後又拜北方崑曲正旦白雲生(後因陪韓世昌改小生)為師學崑曲。她不斷地吸取兄弟劇種藝術之長,以豐富自己的表演技藝。1953年參加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她的表演質樸細膩,塑造出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貞,《牛郎織女》中的織女等。上述3劇均攝製成影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嚴鳳英被迫害而死。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嚴鳳英嚴鳳英

嚴鳳英(1930~1968),出生於安慶,乳名鴻六,1950年左右流落南京時曾化名嚴黛峰。童年在桐城羅家嶺度過。純樸的鄉情和優美的山歌滋養了她,為其日後形成清新、真摯、優美的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嚴鳳英13歲起偷偷向本族黃梅調藝人嚴雲高學戲,後因此事觸犯族規,酷愛黃梅調的她不得不背井離鄉,隨戲班四處闖蕩。在此期間,她得到了諸多老藝人的指點,藝術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5歲主演《小辭店》中柳鳳英一角,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經師兄張雲風建議,改藝名為嚴鳳英。在艱難的學藝歷程中,她博採眾長,逐漸摸索出了最適合自己的演唱及表演方式。她擅長多種行當,戲路非常寬,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致力於創新。在她和同伴們的努力下,黃梅戲逐漸成為在全國較有影響的戲曲劇種之一。正當她的藝術逐漸走向成熟之時,十年動亂使她的身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折磨和打擊,1968年4月8日凌晨,她服下安眠藥,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時年三十八歲

藝術風格

在23年的藝術實踐中,嚴鳳英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有新的創造,為黃梅戲藝術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她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樸實圓潤,演唱明快真摯,吐字清晰,韻味醇厚,並注重從人物感情出發,力求達到聲情並茂具有耐人尋味的藝術魅力。表演質樸細膩、塑造過許多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打豬草》中的陶金花、《天仙配》中的七仙女、《女駙馬》中的馮素貞、《牛郎織女》中的織女,以及現代戲《豐收之後》中的趙五嬸等。其中《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均攝製成影片。
她的唱腔圓潤明快,表演質樸細膩,吸收京劇、越劇、評劇、評彈、民歌等之長,融會貫通,自成一家,世稱嚴派。

生平經歷

嚴鳳英嚴鳳英
1930年4月13日(農曆庚午年三月十五),嚴鳳英(乳名鴻六)出生於安慶龍門口韋家巷一條小岔巷的簡陋住房裡,祖籍桐城縣羅家嶺。祖父嚴啟純,父親嚴思明,在倒扒獅子街拐角處開一個簡陋小飯店“連升客棧”艱難度日。1931年5月,懷寧縣行政會議決定禁演黃梅調。7月,廣濟圩破圩,安慶周圍廣大地區被淹。1932年9月西門外一帶發生傳染性霍亂,死亡20餘人。“連升客棧”生意清淡,日子更加艱難。1933年,“連升客棧”倒閉。嚴啟純老夫婦擺茶攤度日。母親出走,撇下鴻六和剛滿月的妹妹鴻鸞。父親因此潦倒沉淪,難以自拔。1934年,小鴻六隨爺爺、爸爸第一次看戲,回家後即能模仿戲中的表演動作。嚴思明是個業餘文藝愛好者。會唱一些京劇和黃梅調,經常拉拉唱唱,對鴻六頗有影響。1935年,嚴家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妹妹被迫賣給人家。1936年,嚴思明因逃丁去了桐城。繼之嚴啟純夫婦也帶著鴻六來桐城謀生,經介紹到陳家祠堂與黃梅戲班子住在一起。小奶奶和鴻六都愛上了黃梅調,小鴻六更是耳濡目染、無師自通學會了一些唱腔、動作。這是嚴鳳英(鴻六)第一次接受黃梅戲藝術薰陶與滋養。1937年,抗戰爆發,隨祖父回到桐城羅家嶺。羅嶺征丁,父走。1938年,日軍占領安慶。祖父祖母把鴻六送給陳姓人家做童養媳,希望能被帶到安全地方去。陳家公婆不幸被鬼子飛機炸死,鴻六與陳家兒子逃回嚴家陳莊。在送陳家兒子去找學校時,鴻六把自己僅有的一副銀耳絲送給了他。1939年,鴻六在羅家嶺遙觀嘴私塾接受啟蒙教育,以後又在白雲鄉國小讀書,時間均不長,時斷時續,共半年學歷。家人給她起名嚴桂芬。這期間,嚴思明曾回到羅家嶺,或早或晚,教鴻六唱一些京戲片段。1940年至1942年,由於家境艱難,鴻六與鄉里婦女一道背米去練潭、南鄉、宣家店等地賣。在賣米途中,鴻六的歌唱才能被黃梅調藝人嚴雲高發現。勞動之餘,鴻六在嚴雲高的小鋪中偷偷地學起了黃梅調。1943年春,於桐城縣羅家嶺拜黃梅調藝人嚴雲高為師。以後逐漸學會小戲《小放牛》,《鬧花燈》,《打豬草》,《送香茶》,《花亭會》等。鴻六正式登台,藝名取小名的諧音叫“紅綠”。1944年年底,應約去練潭鎮唱壽戲,首次在張家祠堂登台。時年14歲。鴻六公開登台演唱黃梅調驚動了爺爺,爺爺大怒,祠堂也揚言要把鴻六抓回去捆起來沉塘。鴻六隻好逃走,投奔嚴雲高師兄黃梅調藝人程積善的班子,邊學習邊演出。從此走上流浪賣藝之路。1945年,經過一段流動搭班演出,鴻六與著名黃梅戲藝人丁老六、鄭紹周、查文艷、潘澤海丁翠霞等逐漸聚在一起,受到他們的影響和教益。鴻六進安慶的首場演出是在華清池對面草屋連唱了三天“打炮戲”,劇目為《送香茶》、《勸姑討嫁》、《西樓會》、《二龍山》等。演出一炮打響,很受歡迎。在演出《小辭店》、《遊春》等劇目以後,鴻六以師兄張雲風為她新改的藝名“嚴鳳英”掛牌演出,更加轟動安慶。當時演出收入微薄,黃梅調藝人生活艱苦,經常揭不開鍋。為了讓大家吃飽飯,嚴鳳英只好經常趕場演出,一晚上要趕演兩三個場子。年底,被懷寧縣自衛隊大隊長強行帶到懷寧石牌,嚴鳳英裝瘋反抗、憤而上吊。最終被放出,但被威脅不準演戲,不準嫁人。嚴鳳英不敢回戲班子,躲躲藏藏,找活打工。1946年2月,從石牌回到安慶,在母親丁小妹處居住數月。後患傷寒,險些喪命。秋,隨程積善戲班去江南,在貴池,青陽一帶演出數月。1947年,嚴鳳英先後搭張光友班子在安慶大渡口,搭琚光華班子在大通等地跑碼頭演出。她在大通舞台和彩船上的精彩表演,受到廣大觀眾歡迎讚賞。其間,大通國小建辦資金困難,嚴鳳英十分同情挺著大肚子四處求助的女校長,慷慨義演捐資相助。但反動派駐軍與土豪劣紳卻對她存心不良,她只好逃到蕪湖,投奔同鄉本族嚴玉卿並賣唱餬口。不久結識胡金濤一家,胡家同情她的遭遇,帶她一起練功,教她唱京劇。當時王少舫也與胡家同班唱京劇。(底稿中說蕪湖之經歷是在農曆七月,“常在同慶樓演《紡棉花》。”“1947年秋,經大通回安慶。”)1948年春,應楊友林邀請到青陽唱戲。被困青陽數月(“年譜”中敘為:“嚴鳳英隨胡金濤一家到安慶。後為籌款被騙至青陽‘青城劇社’演黃梅戲,隨即被當地陳姓惡霸扣押,逼她做小老婆。胡金濤聞訊趕到青陽,也被扣了起來,說要一道槍斃。嚴鳳英為救胡大哥,決心犧牲自己。她被押進惡霸家後,受盡恐嚇、毒打和凌辱,憤而吞金自殺被救。事情鬧大,時在解放前夕,青陽學生風聞產生公憤。經有關開明紳士干預,嚴鳳英終被放出。”)。夏,輾轉去天長。秋,經南京回到安慶。1949年夏,從貴池去蕪湖,在和平樓唱茶坊。10月,經人介紹,到南京米高梅舞廳賣唱伴舞。遂改名嚴黛峰。1950年3月,因學京戲到“藝友集”看演出,與南京著名京劇票友甘律之相識。不久,去甘家學習京劇及崑曲,技藝大進,並登台演出(“年譜”中作“嚴鳳英因才華過人被甘家接納後,在甘家向甘貢三、汪劍雲等人學習了一批京崑劇目,受到京昆藝術的濃郁薰陶。”)。1951年農曆三月十七,應安慶“群樂劇場”邀請回到安慶,在群樂戲院演出,大受歡迎。後“群樂”與“大觀亭劇場”的部分人員合併,改為“勝利劇場”。其間,“勝利劇場”與王少舫所在的“民眾劇場”之間的互相競爭與合作促進了建國後黃梅戲的初步繁榮。不久,收田玉蓮,秦啟霞為徒。為了配合土改運動,應家鄉羅家嶺政府邀請,回到闊別數年的老家演出。夏天,安徽省文化局和省電台來人為嚴鳳英演唱的《藍橋會》、《遊春》錄音,帶回合肥後受到熱烈讚賞。(道士註:《遊春》的錄音好像並沒能留存至今,嗚呼可傷!)。1952年夏,到合肥參加安徽省文化局舉辦的暑期藝人訓練班,學習政策,傾吐苦水,立志成為新人。秋,在省文化局的組織下,排練現代戲《柳樹井》,老舍編劇,余建民導演,王兆乾作曲。這期間,嚴鳳英與王兆乾在戲改實踐中產生感情,《柳樹井》即為他們的合作結晶。11月,赴上海參加華東戲曲匯報演出,主演《柳樹井》、《藍橋會》和《打豬草》,飲譽上海。這是解放後黃梅戲首次登上上海舞台,受到歡迎。中國唱片社為嚴鳳英、丁紫臣、王少舫錄製了《藍橋會》、《柳樹井》、《打
嚴鳳英嚴鳳英
豬草》唱片。是年,嚴鳳英、王少舫與軍隊文藝工作者合作排演了試驗性劇目《江漢漁歌》(編劇:周行,作曲:張銳、俞頻)。1953年4月30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合肥成立(當時同入時被從安慶調往合肥的有:丁永泉、胡遐齡、張雲風、熊少雲、查瑞和、陳月環、王文治、王文龍、沈賢志、丁俊美等。嚴鳳英在建團開場演出中表演了《春香鬧學》)。嚴鳳英在安慶第一個報名參加,自願放棄勝利劇院的高薪收入。5月,隨黃梅戲劇團去治淮工地佛子嶺水庫慰問演出,主演《柳樹井》。6月,波蘭瑪佐夫舍歌舞團來華訪問演出,到南京演出。受江蘇省委邀請,省文化局組織安徽省黃梅戲演出團,赴寧演出了《天仙配-路遇》,《打豬草》,《夫妻觀燈》,《送香茶》等,並與瑪佐夫舍歌舞團聯歡。陳毅出席聯歡會,並接見嚴鳳英等。爾後,在夫子廟演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這是黃梅戲首次在南京演出。嚴鳳英、王兆乾於秦淮河畔決裂。7月15日至24日,省黃梅戲劇團於合肥雙井巷實驗劇場,公演12個劇目。嚴鳳英主演《柳樹井》,《藍橋會》,《天仙配·路遇》和《遊春》。1954年2月,大兒子王小亞在安慶出生。4月,嚴鳳英到南京與甘律之結婚。8月,開始排演改編後的《天仙配》。嚴鳳英主演七仙女,王少舫飾演董永,此劇由劇作家陸洪非改編,由李力平,喬志良導演,音樂王文治,方少墀等。9月25日至10月31日,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主演《天仙配》,《打豬草》,《砂子崗》,並榮獲演員一等獎。12月30日,為慶祝江淮大戲院落成典禮,主演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首演四十場,轟動合肥。1955年5月31日,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後來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介紹人潘漢明等。5月至11月,在上海拍攝黃梅戲藝術片《天仙配》。石揮導演,音樂顧問葛炎。嚴鳳英飾七仙女,王少舫飾董永,張雲風飾傅員外,丁紫臣飾土地,王少梅飾大姐等,音樂:王少治、時白林、方少墀。電影播放後,獲得極大成功。是年,收張萍江明安,許自友為徒。1956年元旦,移植的《打金枝》在江淮大戲院首演。嚴鳳英飾公主,王少舫飾郭曖,喬志良導演,方少墀作曲。元月在合肥,淮南演出24場。劇目是《打金枝》13場,《春香傳》10場及《天仙配-路遇》。2月28日,主演的《王定保借當》在江淮大戲院首演。2月在合肥演出27場。劇目是《天仙配》16場,《打金枝》6場,《王定保借當》5場。3月在淮南,合肥演出24場,劇目是《天仙配》13場,《打金枝》1場,《王定保借當》5場,《夫妻觀燈》4場及《天仙配-鵲橋-路遇》。4月在淮南,合肥演出34場。劇目是《春香傳》18場,《打金枝》9場,《天仙配》5場,《王定保借當》2場。5月在治淮工地梅山水庫及六安演出23場。劇目是《春香傳》14場,《天仙配》9場。6月在合肥演出2場,劇目是《打金枝》及《天仙配-鵲橋-路遇》。排練作家魯彥周編劇,王冠亞導演,時白林,丁式平作曲的現代戲《王金鳳》,由嚴鳳英,朱白玉主演。6月29日,由南京白下區法院判決與甘律之離婚。7月24日至8月24日,安徽省第一屆戲曲匯演大會在合肥舉行。嚴鳳英主演《王金鳳》,榮獲演員一等獎。7月在合肥演出《王定保借當》2場。8月,被吸收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9月3日在蚌埠劇場首演《借羅衣》。9月21日,隨團在北京長安大戲院,為黨的“八大”開幕招待演出《天仙配》。9月在蚌埠,北京演出17場,劇目是《天仙配》14場,《打金枝》及《借羅衣》。9月,嚴鳳英與王冠亞結婚。蜜月中即隨團赴北京演出。北京電影廠為嚴鳳英、王少舫拍攝了電影《夫妻觀燈》。10月在北京吉祥劇院,廣和劇場,人民劇場及海政文工團,公安總隊演出,招待中央首長及文藝界。10月在北京,天津共演出30場,劇目是《天仙配》9場,《春香傳》7場,《打金枝》2場及《借羅衣》等。11月4日至17日,隨團首次去山東濟南演出。11月演出13場,劇目是《天仙配》7場,《春香傳》1場,《打金枝》等。12月1日至26日,隨團首次去廣州演出,並受到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接見。12月演出28場,劇目是《天仙配》10場,《春香傳》2場,《夫妻觀燈》5場,《天仙配·路遇》11場。1957年,黃梅戲藝術片《天仙配》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獎。嚴鳳英、王少舫均獲金質獎章。元月1日至14日,隨團去廣東汕頭演出。17日至3月10日,隨團去福建省廈門,漳州,南平等地演出。3月22日,在福建省委禮堂演出後回皖。1月至3月演出40餘場,劇目是《天仙配》5場,《打金枝》7場,《夫妻觀燈》10場,《天仙配-路遇》15場及《西樓會》等。4月26日至29日,隨團在安慶民眾劇場演出《春香傳》5場。5月在安慶,桐陵,合肥演出14場,劇目是《天仙配》3場,《打金枝》4場,《小辭店》3場,《西樓會》2場,《春香傳》及《戲牡丹》(“年譜”中說:“春天,安慶觀眾要求嚴鳳英演出傳統戲《小辭店》。嚴鳳英因身懷有孕反應強烈難以負擔。回合肥後,團里開始‘鳴放’,有人批判嚴鳳英在安慶‘裝病不演《小辭店》,不為工農兵服務’。緊接著‘反右’,又有人批判她演《小辭店》‘毒害工農兵’。聽得嚴鳳英心事重重。”)。6月3日,在合肥江淮大戲院首演全本《菜刀記》。6月6日至7日,首演《排環記》。6月演出6場還有《春香鬧學》2場,《西樓會》1場。6月至8月,在上海參加由中央文化部委託上海代辦的第三屆全國戲曲演員進修班學習,同去的有王少舫,潘璟琍 ,王文治,丁式平,廬劇的鮑志遠等。9月,小兒子王小英出生,孩子剛剛滿月她就從床上爬起來主動要求檢查思想。孩子才百日,她就主動要求下農村為農民演出。她認真排演移植劇《碧玉簪》獲得成功,其中“三蓋衣”一段演唱尤為人所激賞。10月在合肥演出3場《打金枝》。11月在合肥,肥西演出11場。劇目是《小辭店》4場,《春香傳》3場,《打金枝》1場,《西樓會》及《琴挑》等。11月22日,在和平劇場首演《琴挑》,嚴鳳英飾陳妙常,王少舫飾潘必正。12月在合肥,廬江演出27場。劇目是《打金枝》5場,《春香傳》4場,《蕎麥記》4場,《小辭店》3場,《天仙配-路遇》5場及《遊春》等。12月15日在廬江首演《蕎麥記》。1958年元月5日,與王少舫為周恩來總理演出《打金枝》受到接見。中旬,排古裝戲《碧玉簪》,嚴鳳英飾李秀英,王少舫飾王玉林。導演喬志良,作曲潘漢明,丁式平。於2月在江淮大戲院首演。4月6日至7日,隨團在武漢洪山劇場,為中共中央武昌會議演出,主演《打金枝》及《夫妻觀燈》。夏,隨團在武漢演出4場:全本《打金枝》、折子戲《藍橋會》、《送香茶》、《扯傘》、《天仙配·路遇》等。9月17日,毛澤東來安徽視察,嚴鳳英為他演出。 12月,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大會在蕪湖舉行。她與王少舫主演《桃花扇》,榮獲演員一等獎。此劇由陸洪非改編,喬志良導演,時白林,洪聲作曲。這一年她還塑造了《寶英傳》中的韓寶英,《三里灣》中的“惹不起”等藝術形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中國唱片社為她錄製出版了《春香傳》“獄中歌”、《碧玉簪》“三蓋衣”的唱片。1959年元旦,與王少舫主演的《拉郎配》在合肥礦機廠禮堂首演。元月5日,與王少舫主演的《牛郎織女笑開顏》在江淮大戲院首演。此劇由金芝編劇,時白林等作曲。元月12日,與 王少舫主演的《王金豆借糧》,《喜榮歸》在合肥彩排。元月31日,主演的《女駙馬》在江淮大戲院首演。此劇由陸洪非改編,洪謨等導演,時白林等作曲。元月在合肥演出24場,劇目是:《牛郎織女笑開顏》7場,《拉郎配》6場,《喜榮歸》4場,《女駙馬》1場,《夫妻觀燈》2場,《天仙配-路遇》3場。2月演出25場。劇目是:《女駙馬》13場,《喜榮歸》7場,《牛郎織女笑開顏》5場。3月主演現代戲《黨的女兒》在江淮大戲院首演。導演為張錫奇。3月演出15場,劇目是:《女駙馬》7場,《牛郎織女笑開顏》3場,《黨的女兒》2場,《喜榮歸》2場,《打金枝》1場。4月2日,隨團在上海藝術劇場為黨的八屆七中全會演出《女駙馬》,周恩來總理上台接見。4月7日,在合肥西山禮堂,為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外賓演出《牛郎織女笑開演》。4月17日至月底,隨團為三屆全國政協大會演出《女駙馬》,分別在北京人民劇場,天橋劇場,長安大戲院,吉祥劇場及工人俱樂部等。4月在合肥,上海,北京演出20場,劇目是:《女駙馬》12場,《牛郎織女笑開顏》2場,《打金枝》及《喜榮歸》等。同月,出席三屆全國政協大會。5月7日,在中南海紫光閣演出《夫妻觀燈》,《天仙配-鵲橋-路遇》,李先念副總理等領導觀看。5月23日,在合肥西山禮堂,為聶榮臻元帥演出《喜榮歸》,5月29日,為聶元帥演出《女駙馬》。5月在北京,合肥演出29場,劇目是:《女駙馬》10場,《牛郎織女笑開顏》7場,《天仙配》2場,《夫妻觀燈》4場,《喜榮歸》2場,《天仙配-路遇》2場,《打金枝》1場等。6月在合肥演出8場,劇目是《女駙馬》4場,《天仙配》2場,《喜榮歸》2場。6月至9月,與王少舫、時白林、潘璟琍、張雲風等在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藝術片《女駙馬》,導演劉瓊。嚴鳳英的演唱、表演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中國唱片社為她錄製出版了《女駙馬》唱片。9月在上海,合肥演出5場,劇目是《女駙馬》1場,《女駙馬-洞房》4場。10月11日,13日,19日,在合肥西山禮堂為印度,錫蘭,尼加拉瓜,瑞典,秘魯,玻利維亞等國外賓客演出《天仙配》。10月22日為譚震林副總理演出《女駙馬》。10月27日,為毛澤東在合肥西山禮堂演出《喜榮歸》。10月在合肥演出16場,劇目是《女駙馬》5場,《天仙配》4場,《喜榮歸》4場,《夫妻觀燈》2場,《女駙馬-洞房》1場。11月12日,17日,23日,24日,分別於合肥西山禮堂及江淮大戲院,為智利,波蘭,蘇聯,玻利維亞等國外賓演出《女駙馬》,《天仙配》。11月18日,《鬧金階》在省委小禮堂首演。11月30日,在西山禮堂為賀龍元帥,譚政大將演出《喜榮歸》。11月在合肥演出8場,劇目是《女駙馬》3場,《天仙配》3場,《鬧金階》1場,《喜榮歸》1場。12月2日,為賀龍元帥,譚政大將演出《打金枝》。12月6日,為羅榮桓元帥演出《王金豆借糧》。 12月18日,為保加利亞外賓演出《天仙配》。12月20日至27日,隨團在杭州人民大會堂,勝利劇院,杭州飯店演出《天仙配》,《女駙馬》。12月在合肥,阜陽,太和,杭州演出33場,劇目是《女駙馬》9場,《天仙配》8場,《夫妻觀燈》6場,《喜榮歸》5場,《打金枝》3場,《天仙配-路遇》2場。1960年元月22日,在合肥的西山禮堂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外賓演出《天仙配-路遇》,元月29日,主演《對課》(原《戲牡丹》),在江淮大戲院首演。元月在蚌埠,合肥演出20場,劇目是《女駙馬》10場,《天仙配》1場,《打金枝》2場,《春香傳》1場,《王金豆借糧》1場,《對課》2場,《夫妻觀燈》2場。2月在合肥,安慶,蕪湖演出19場,劇目是《打金枝》3場,《女駙馬》7場,《喜榮歸》4場,《夫妻觀燈》3場,《牛郎織女笑開顏》等。5月,在合肥西山禮堂為董必武副主席演出《天仙配》。不久,嚴鳳英因患卵巢囊腫赴上海華東醫院手術治療。住院期間,找到了幼小被賣離散27年的妹妹。6月22日,在合肥西山禮堂,為呂正操部長演出《女駙馬-洞房及金殿》。6月24日,26日,在西山禮堂為朱德委員長分別演出《夫妻觀燈》及《打金枝》。6月29日,主演《金黛萊》,在江淮大戲院首演。6月在合肥演出8場,劇目是《金黛萊》2場,《打金枝》2場,《轟瘟神》3場,《夫妻觀燈》等。6月出席北京全國文教群英大會,並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在省文代會上,她率先提出降薪。7月2日,為阿根廷外賓演出《天仙配》。7月在合肥,懷寧,舒城演出17場,劇目是《天仙配》4場,《女駙馬》3場,《夫妻觀燈》4場,《對課》2場,《打金枝》等。8月在合肥演出6場,劇目是《打金枝》2場,《天仙配》1場,《對課》2場等。10月13日,被批准加入中國××黨。10月30日,主演的《程紅梅》在江淮大戲院首演。10月在合肥演出12場。劇目是《打金枝》3場,《女駙馬》1場,《天仙配》1場,《夫妻觀燈》3場,《天仙配-路遇》3場等。11月在合肥演出11場。劇目是《程紅梅》6場,《女駙馬》1場,《天仙配-鵲橋》等12月4日,主演《劉三姐》,首演於江淮大戲院。12月在合肥,阜陽演出8場,劇目是《劉三姐》3場,《夫妻觀燈》1場,《天仙配-路遇》2場等。是年,她還排演了《拜月記》、《鬧金階》、《打瓜園》等戲,並參加了電影《三八河邊》的拍攝。在全國第二才文代會上,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後又被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1961年元月在阜陽,合肥演出9場,劇目是《劉三姐》3場,《女駙馬》1場,《打金枝》2場,《天仙配》1場,《夫妻觀燈》等。2月9日,主演《趕郎》在江淮大戲院首演。2月在合肥演出11場,劇目是《劉三姐》6場,《趕郎》2場,《對課》1場等。3月4日,主演《韓寶英》,為葉劍英元帥在合肥西山禮堂首演。嚴鳳英飾韓寶英,王少舫飾石達開,陸洪非編劇,時白林作曲。3月9日至4月25日,隨團在山東濟南,淄博,青島等地演出《劉三姐》等劇目。3月在合肥,濟南,淄博演出18場,劇目是《劉三姐》7場,《女駙馬》3場,《天仙配》5場,《對課》1場,《夫妻觀燈》2場等。4月29日,主演《玩會跳船》在合肥彩排。4月在張山,青島,合肥演出15場,劇目是《女駙馬》5場,《打金枝》3場,《劉三姐》2場,《天仙配》2場,《玩會跳船》2場,《夫妻觀燈》1場。5月9日,為鄧子恢副總理演出《女駙馬》於西山禮堂。5月16日,主演《碧玉簪》在合肥彩排。5月27日,為美國為賓演出《天仙配》。5月在合肥演出12場,劇目是《碧玉簪》4場,《劉三姐》3場,《天仙配》1場,《女駙馬》1場,《對課》1場,《玩會跳船》等。6月23日,主演《香羅帕》在江淮大戲院彩排。6月在合肥演出6場,劇目是《香羅帕》3場,《天仙配》1場,《打金枝》1場,《天仙配-路遇》1場。7月16日至27日,隨團大哈爾濱演出《女駙馬》,《天仙配》等。7月29日至8月14日,在長春,吉林兩地演出《女駙馬》,《打金枝》等,7月在哈爾濱,長春演出15場,劇目是《女駙馬》6場,《香羅帕》4場,《打金枝》2場,《天仙配》1場,《打豬草》1場,《夫妻觀燈》1場。8月17日至9月7日,隨團在四平瀋陽兩地演出《女駙馬》,《打金枝》等。8月在長春,吉林,四平,瀋陽演出16場,劇目是《女駙馬》4場,《天仙配》3場,《打金枝》3場,《劉三姐》2場,《香羅帕》2場,《夫妻觀燈》1場,《天仙配-路遇》1場。9月12日,在合肥江淮大戲院為波蘭外賓演出《天仙配-鵲橋》。9月13日,在合肥西山禮堂為陳叔通副委員長演出《女駙馬》。9月在瀋陽,合肥演出8場,劇目是《女駙馬》3場,《天仙配》1場,《香羅帕》1場,《西樓會》1場。10月1日,為柯慶施演出《碧玉簪》。10月31日,為陳毅副總理演出《打金枝》。11月在合肥演出5場,劇目是《碧玉簪》4場,《天仙配-路遇》1場。12月在馬鞍山,蕪湖,合肥演出18場,劇目是《劉三姐》4場,《寶英傳》3場,《碧玉簪》3場,《夫妻觀燈》3場,《天仙配》1場,《女駙馬》1場,《打金枝》1場,《天仙配-路遇》1場。1962年,在安慶地區城鄉演出時,曾去潛山、桐城演出《碧玉簪》等戲。其間又特地回家鄉羅家嶺看望,鄉親們扶老攜幼熱情歡迎,頻頻呼喚她的小名鴻六,叫得嚴鳳英熱淚盈眶。這是她生前最後一次回老家。是年,在安慶收王鳳枝為徒。中國唱片社為她錄製出版《天仙配》唱片(道士註:其唱詞及唱腔介於55電影版及56上海電台版之間)。1963年元月在合肥演出4場。劇目是《春香傳》2場,《打金枝》1場,《夫妻觀燈》1場。4月19日,出席全國文聯全委會。周恩來總理在懷仁堂作題為《要做一個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報告,號召全國各地劇團排演革命現代戲,堅定了她演出現代戲的決心。5月在合肥演出3場,舉目是《劉三姐》1場,《天仙配》1場,《碧玉簪》1場。(註:1963年上半年嚴鳳英隨團到淮北農村演出,演出日誌資料缺!)7月至9月,省黃梅戲劇團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神話故事片《牛郎織女》。編劇:陸洪非,金芝,完藝舟,岑范;導演:岑范;作曲:時白林,方少墀;嚴鳳英飾織女,黃宗毅飾牛郎,王少舫飾金牛星。 其間,她還為同時拍攝的彩色黃梅戲電影《槐蔭記》擔任藝術顧問。中國唱片社為她錄製了《牛郎織女》唱片(與電影同期錄音)。冬,與潘霞雲一起去北京觀摩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紅色宣傳員》並進行了成功的移植。是年,主演了根據趙樹理同名小說改編的現代戲《三里灣》。1964年,主演根據朝鮮名劇改編的《紅色宣傳員》首演於江淮大戲院。導演喬志良,作曲時白林,嚴鳳英飾李善子,王少舫飾崔鎮午,潘霞雲飾福善大嬸。3月14日,由其主演的方言話劇《豐收之後》於江淮大戲院首演,編劇蘭澄,導演喬志良,音樂時白林,嚴鳳英飾趙五嬸,王少舫飾趙大川。6月至7月,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嚴鳳英,王少舫,鮑志遠和柏龍駒等被派往北京觀摩。7月,回合肥後,又一次打報告要求減薪。這一年,她參與排演的戲還有《黨的女兒》和《江姐》。年底,到廣州為廣交會演出,沿途在武漢、黃石、九江、銅陵、安慶等地進行了公演。中國唱片社為其錄製的《牛郎織女》唱片出版。1965年,參加排演《打銅鑼》、《烘房飄香》、《怎么談不攏》等現代戲。下農村參加“四清”運動,一開春就冒著風沙到壽縣農村演出(道士註:從前在電台聽到說是當時嚴鳳英讓觀眾背對風坐著看戲,而她則頂著風沙為他們演唱)。2月,由其主演的《江姐》首演於江淮大戲院。導演喬志良,作曲時白林,嚴鳳英飾江姐,王少舫飾甫志高,張雲風飾沈養齋,潘霞雲飾雙槍老太婆。由於大演現代戲,合肥這一時期先後有四台《江姐》演出。為了總結交流經驗,2月23日,合肥晚報社召開四個江姐座談會,黃梅戲江姐扮演者嚴鳳英,京劇江姐扮演者謝黛林,省廬劇團的江姐扮演者鮑志遠,市廬劇團的江姐扮演者董桂蘭,應邀暢談了各自的心得,體會。合肥晚報發表了整版座談紀要。5月18日,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在黃山度七十五歲壽辰。嚴鳳英隨團為其專場演出《天仙配》。胡志明還觀看了電影《牛郎織女》。是年秋,隨團到農村巡迴演出《黨的女兒》等戲。10月20日起,隨藍天等赴歙縣農村為農民演出。此一段時間,嚴鳳英參與排演的戲還有《白毛女》等。1966年夏—1967年,正在旌德農村緊張演出的嚴鳳英等人,接到通知趕往合肥參加文化大革命。一到家她就發現大字報鋪天蓋地,不但全面否定她,而且也全盤否定建國以來的文藝工作、文藝路線。浩劫愈演愈烈,凌辱、體罰、污衊、誹謗、歪曲、誣陷。無休無止,層層加碼。她很自尊很自愛,而那些號稱革命的人卻硬把她的傷心史篡改成醜惡史,還誣陷她反對毛主席和共產黨,並硬指證她惡毒攻擊革命樣板戲。1968年4月5日,《紅安徽報》發表題為《向文藝界的階級敵人發起猛烈進攻》的社論,點名說嚴鳳英反對“偉大旗手江青”,“圍攻革命樣板戲”,“是一件極其嚴重的反革命事件”,是“現行反革命”。4月6日,造反派迫害升級,瘋狂逼審嚴鳳英一整天,不讓她回家吃飯,強迫她交代認罪,否則“砸爛狗頭”。4月7日夜,嚴鳳英伏在桌上,不停地寫對那些誣陷的批駁,但寫到第三頁第五個問題時,她沒有再往下寫了。4月8日凌晨,嚴鳳英以死抗爭,服藥棄世。時距38歲生日還差5天。

家庭狀況

與王冠亞與王冠亞

五十年代初,嚴鳳英與王兆乾跳交誼舞時相識,未婚生子。1953年分手。1954年,嚴鳳英和甘律之結婚。甘律之當年事南京有名的“甘家大院”的三少爺。不僅老生、小生都能唱,還拉得一手好京胡。1950年二人相識。1956年二人離婚。1956年,嚴鳳英在排演《王金鳳》時認識了導演王冠亞並結婚。嚴鳳英丈夫王冠亞於2013年4月16日早晨5點3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4歲。

緬懷紀念

1973年4月14日,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以廖承志為團長的中日友協訪日代表團全體成員。對張瑞芳等人難過地提起嚴鳳英的死,沉重地強調“要關心人!”“要有人關心吶!”1978年5月23日,在安徽省文藝工作者大會上,安徽省委宣布為嚴鳳英同志平反昭雪。1978年8月31日,安徽省文化局在合肥為嚴鳳英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
1985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傳記文學《嚴鳳英》(王冠亞著),黃山出版社出版傳記《嚴鳳英》(殷偉、王小英著),上海滬劇院以嚴鳳英一生為素材編排的《黃梅戲女皇》公演(編劇俞雍和,主演茅善玉)。1986年5月,安慶市在市區菱湖公園舉辦黃梅戲卓越藝術家嚴鳳英漢白玉雕像落成儀式。嚴鳳英的骨灰就安葬在雕像下面。1987年,戲曲廣播劇《嚴鳳英》獲全國廣播節目評比特等獎(道士註:編劇王冠亞,主唱:吳瓊;另有一反映嚴鳳英生平的廣播劇《鳳靈》,編劇:王長安、侯露,作曲:時白林,主唱:吳瓊)。江蘇省拍攝的電視劇《嚴鳳英》(道士註:編劇王冠亞、顧爾鐔,導演:金繼武、葛曉英,主演:李蓁、馬蘭、韓軍等)在全國播放,產生強烈影響,獲得飛天一等獎。1989年6月,嚴鳳英《天仙配》唱腔唱片榮獲中國唱片公司首屆中國金唱片獎(1949—1989),這是安徽唯一得獎的戲曲唱片。1990年,安慶市黃梅戲劇院舉辦紀念嚴鳳英誕辰60周年王少舫誕辰70周年紀念活動,同時舉行嚴鳳英、王少舫舞台藝術研討會。1996年底,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拍攝紀錄片《嚴鳳英》,由郭宵珍主演,但因故沒能播出(註:此一條為道士增補,具體何故,不詳)。1998年5月—9月,安徽省文化廳與安徽省黃梅戲發展基金會舉辦首屆青年演員“嚴鳳英獎”大賽。1999年,《天仙配》、《女駙馬》被國家公布為建國以來的精品劇目。2000年5月,安徽省文化廳、安徽省黃梅戲發展藝術基金會、安徽省電視台聯合舉辦紀念嚴鳳英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其中有安徽衛視一套“相約花戲樓”播放“紀念嚴鳳英誕辰70周年特別節目”、“嚴鳳英攝影藝術展”、“嚴鳳英藝術研討會”,開展“嚴鳳英藝術專題科研”等內容。中央電視台一套“九州戲苑”、四套“國際頻道”,都錄製播放了紀念嚴鳳英誕辰70周年的專題節目。2002年,桐城“嚴鳳英故居”落成典禮。2003年11月,中國安慶第三屆黃梅戲藝術節期間,召開“嚴鳳英表演藝術研討會”,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有關領導及嚴鳳英生前同事出席會議。2004年6月,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錦繡梨園”欄目拍攝播映採訪紀實節目《關於一個女人的回憶——嚴鳳英的故事》。安徽省黃梅戲發展藝術基金會編輯出版《嚴鳳英、王少舫藝術歷程》一書。2005年5月,戲迷自發組織了“紀念嚴鳳英誕辰75周年”等系列紀念活動。

唱腔藝術

中國戲曲從形成之初始,其藝術表演手段中就有了不可缺少的一項--歌唱,這是它有別於西方話劇藝術的明顯特徵。觀眾步入劇場的心態既是“看”戲,更是“聽”戲,在相同腔調和其他演員演唱的比照之下,他們審聽著眼前演員的演唱是否動人,技巧是否高超,希冀自己被征服。因此,一個戲曲演員,其成就的高低首先就表現在歌唱水平上。嚴鳳英也不例外,她的唱腔,極富藝術魅力,令每個聽眾都過耳難忘。嚴鳳英的先天嗓音好,沙甜的音色尤其適合演唱黃梅戲。但是,她的唱腔之所以能夠傾倒觀眾聽眾,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她善於創造。戲曲演唱的美學標準,古代曲論家們作過較多的探索。生活於元雜劇興盛時期的胡祗遹《<黃氏詩卷>序》中就提出過“九美”說:女樂之百伎,惟唱詳焉。一、姿質濃粹,光彩動人;二、舉止閒雅,無塵俗態;三、心思聰慧,洞達事物之情狀;四、語言辨別,字真句明;五、歌喉清和圓轉,累累然如貫珠;六、分付顧盼,使人解悟;七、一唱一語,輕重疾徐,中節合度,雖記誦嫻熟,非如老僧之育經;八、發古人喜怒哀樂,憂悲愉快、言行功業,使觀聽者身臨其境,諦聽忘倦,惟恐不得聞;九、溫故知新,關鍵字藻時出新奇,使人不能測度,為之限量。九美既具,當獨步同流。在九條標準中,一、二、六項指演員的先天條件與外在神態,其餘均是歌唱的具體要求。嚴鳳英的唱腔藝術正是符合了這些美學標準,才傾倒了觀眾聽眾。嚴鳳英的唱腔,首先貫穿著一個“情”字,在深入把握人物性格、測度具體戲劇情境後,以聲傳情,以情帶聲,即所謂“洞達事物之情狀”,“發古人之喜怒哀樂,憂悲愉快”,也是李漁所指出的“唱曲宜有曲情”,有了“情”才能“變死音為活曲,化歌者為文人”。《天仙配》是她演唱十分成功的一部作品,她曾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之邀,談過自己的演唱體會,充分表明了她對七仙女在特定情境中情感的把握,並介紹了自己在演唱中的處理方法。例如:“我本住在蓬萊村”一句,她的理解是:“當董永問'但不知大姐家住哪裡,要往哪道而去?'這個意外的問題假如答不出來,或者答遲了,都要露出馬腳。”所以馬上接唱。“前半句七女的心情有點發慌,後半句則是撒謊,謊撒得比較圓滿,還帶著有幾分自我欣賞的情緒。”撒謊--心慌--自我欣賞,她正是在把握了特定情境和七仙女欲愛還羞的情感基礎上,完滿地處理了這一句以及這一段唱腔。再如“分別”一場中,“董郎昏迷在荒郊,哭得七女淚如濤”兩句,嚴鳳英理解是“好像是壓在肚子裡的一肚子苦水,'蓬'地一下突破了一個缺口,迸發出來,所以感情是非常激動的”;而於“你我夫妻多和好,我怎忍心將你拋”兩句,“雖然也是悲慟的,但要平穩些、纏綿些,這樣才好表示她和董永夫婦恩愛的感情”。理解得如此深入,唱出後才十分打動人心,唱腔才有了靈魂,有了魁力。也因為如此,她在不同的劇中扮演不同的人物,乃至同一劇中同一個人物,聲音色彩都有差異。《打豬草》中透出的是嬌稚明亮的奶腔,《夫妻觀燈》中給人以爽朗與寬厚的感受,《天仙配》“路遇”中的唱腔流露出的是嬌羞與自信,《牛郎織女》中她的音色中就可以直接傳達出的是沉鬱和壓抑。不必觀看舞台演出,從她的唱腔中就可以直接領悟到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她的唱腔足以“使觀聽者如在目前,諦聽忘倦”,僅僅靠聲音,她就把人們帶入了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嚴鳳英的唱腔不僅“動聽”,而且“好聽”,這是她恰當地運用嗓音對黃梅戲聲腔進行處理的結果,使演唱“清和圓轉,累累然如貫珠”,“關鍵字藻時出新奇,使人不能測度,為之限量”。對於這一方面的成就,申非伊的《嚴鳳英唱腔初探》作了細緻的分析。她既遵從傳統戲曲演唱“字正腔圓”的標準,更追求“囀”、“潤”的效果。比如《天仙配》“滿工對唱”這段唱腔的處理方法,就是在準確把握字音聲調基礎上,大量運用前倚音,造成下滑、上掛的效果,並且按字調字情的不同,每句都有不同的唱法,使得唱腔生動而不呆滯,既明快又有濃厚的抒情意味,既純直又圓潤豐滿,令人品味不盡。此外,她還經常運用顫音、擻音、頓音等方法,一方面服務於人物情感的表達,另外一方面又使唱腔更加婉轉動聽。“語音辨別,字真句明”,這是胡祗遹提出的演唱要求,也是戲曲演唱的基本準則。如果達不到這個要求,演員就未能將曲意傳送到觀眾的耳中,藝術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嚴鳳英在演唱中十分注重一點,她的咬字吐字異常清晰,字音結實豐滿,觀眾易聽易懂。她既學習京劇的吐字方法,又注重保持黃梅戲語言的地方特色,將兩者糅合使用,力求最佳歌唱效果,她對徒弟田玉蓮曾說過一段關於吐字的認識:“我是借用了京劇的一些吐字方法與安慶話糅合在一起的。比如安慶話念'春風送暖'的'暖'字,就念成'卵'字,這樣就不好聽,就得改用國語,念'暖',這樣音就圓了。又如:'我有一言奉勸君'中的'勸'字,安慶話念'串'字,這也應該改用國語的'勸'字音。但是'小女子也有傷心事'的'事'字,就不能按國語來念,就得按安慶話來念,把'事'仿成'四'音,如念'事'就不像黃梅戲了。”由此可見她在演唱中對咬字吐字的講究,這同樣是她的唱腔廣受歡迎、時被模仿、影響久遠的原因之一。

社會影響

嚴鳳英雖然只活了38歲,但她對黃梅戲的發展作了卓越的貢獻,影響極為深遠。嚴鳳英從15歲開始登台演出,她天賦的嗓音、藝術領悟力以及向前輩藝人虛心學習的精神,使她所扮演的舞台形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她先後主演了50多部大小劇目,塑造了陶金花、七仙女、馮素珍、織女、江姐,以及《春香傳》中的春香、《打金枝》中的公主、《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等一系列人物形象。正因為她對形象塑造得成功,黃梅戲由流傳一隅的小劇種迅速引起廣大觀眾的注意和喜愛,從1952年在上海演出《打豬草》而獲得交口稱讚,到1954年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演員一等獎,再到她主演的《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被搬上銀幕,嚴鳳英個人的表演與黃梅戲的聲譽鵲起緊密聯繫在一起。觀眾對黃梅戲熟悉是從對她的熟悉開始的,對黃梅戲的喜愛和迷狂也是從對她的表演、對她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欣賞開始的。嚴鳳英的表演,既為自己創立了典範之作,又為黃梅戲劇作家、音樂家架起了一座通往觀眾的橋樑。沒有嚴鳳英,黃梅戲或許仍然能夠發展但不可能在全國眾多劇種中迅速崛起。嚴鳳英是一位富於學習與創造精神的藝術家。從她登台演出到新中國成立初年,黃梅戲的生存環境艱難,表演藝術水平也處在粗糙的狀態之中。新中國成立以後,嚴鳳英和一批新文藝工作者為提高黃梅戲的藝術水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既虛心向前輩藝人學習,借鑑傳統,更注重向兄弟劇種學習,曾拜北昆名家白雲生為師學習京昆的程式動作,並融會貫通,用之於自己的表演中,為塑造人物性格服務。1954年華東戲曲會演期間,她“向范瑞娟學習她扮演嚴蘭貞的感情處理與水袖運用”。在音樂唱腔上,她支持音樂改革,經常提出建議並帶頭試唱,同時又在充分把握角色思想感情後賦予自己的創造。嚴鳳英所作的努力,使黃梅戲的表演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其藝術表現能力和張力大大的增強。嚴鳳英的表演藝術,對黃梅戲劇種的特色和風格,還起到了極大的強化作用。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其一,黃梅戲源於農村,帶著樸實自然的氣息,嚴鳳英的演唱使之更加優美動聽,形成了黃梅戲不同於京劇的沉厚、越劇的清麗、豫劇的豪邁的自然、優美、親切的音樂風格;其二、由於嚴鳳英表演藝術精湛,唱腔優美動聽,逐漸形成了觀眾的審美心理定式,更加喜愛女性形象和女聲唱腔。這種審美心理定式反饋到劇種自身,又使之在女性角色、女聲唱腔本來已占優勢的傳統上,更加強化了這一特色,旦角戲在黃梅戲中占著最重要的位置,與其他劇種相比,黃梅戲的這一特色也十分明顯,它與嚴鳳英的表演藝術成就是密切相關的。

代表劇目

嚴鳳英嚴鳳英
嚴鳳英的代表劇目有《打豬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藍橋會》、《柳樹井》、《砂子崗》、《紅色宣傳員》、《劉三姐》、《黨的女兒》、《江姐》等。之後由於大演現代戲,合肥先後有四台《江姐》演出。為了總結交流經驗,《合肥晚報》社召開四個江姐座談會,黃梅戲江姐扮演者嚴鳳英,京劇江姐扮演者謝黛林,安徽省廬劇團的江姐扮演者鮑志遠,合肥市廬劇團的江姐扮演者董桂蘭,應邀暢談了各自的心得、體會。《合肥晚報》發表了整版座談紀要。

婚姻生活

第一段婚姻

50年代初,嚴鳳英生下第一個兒子王小亞,那時她與王小亞的父親王兆乾還未結婚。未婚生子,在那時算得上一件轟動的大事。
那時開她的會,讓她為這件事做檢討,不讓她穿列寧裝。她把頭髮一梳,穿上旗袍,胸脯一挺:不讓我穿列寧裝我穿旗袍。蹬蹬蹬出去了。
如果她不是那么要強,也許她的婚姻不會那么波折。
王兆乾是安慶軍區的業務骨幹,在安慶他住在伯父家,他的伯母是德國人,伯父有錢。是南京大學的教授,很有學問。”
王兆乾和嚴鳳英是一起學跳交誼舞認識的。王兆乾是個很有才氣的人,1947年在大別山時,即開始蒐集民間音樂和黃梅調。1949年9月,將《王貴與李香香》改編為黃梅調上演,首次為黃梅戲改革探索了道。他是《黃梅戲音樂》的作者,50年代即開始研究“儺戲”。
那時嚴鳳英曾經寫情書給王兆乾:“不了解我的人把我看得比紙還輕/只有你不愛這些虛名/我是一無所取之人/為什麼能博得你這樣的愛情?/因此我感到慚愧萬分,/但是又為此感到無比的榮幸。/告訴你,愛人,我誓以一切來回答你不移的愛心。”
兩個人分手的導火索,據說是因為嚴鳳英舊日的過往:嚴鳳英在南京舞廳謀生時,認識了當時南京有名的“甘家大院”的三少爺甘律之。

第二段婚姻

南京甘家,居南捕廳100多年,從抗戰始至解放後,梅蘭芳等多位梨園英華都是甘貢三的座上賓。甘家的三子甘律之不僅老生、小生都能唱,還拉得一手好京胡。1950年春,他與幾位名票發起“友藝集”京劇茶座,認識了正流落南京的嚴鳳英。“友藝集”活動中,嚴鳳英出演過《御碑亭》等戲,她曾與甘律之合作《梅龍鎮》,扮演李鳳姐,獲得好評。
嚴鳳英曾經在甘家居住,學習“京、昆”藝術。1951年,嚴鳳英回安慶,甘律之為她購置行頭,支持她重登黃梅戲舞台。
從家庭關係看,甘家解放前是個大戶,嚴鳳英是個歌女,他們雖然在一起,但一直沒結婚,既然同意她回安慶,也就意味著關係將來也難說了。
1953年夏,嚴鳳英隨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到南京,在南京大戲院公演《打豬草》,為感謝甘家的幫助,她買了許多禮品去看他們。
去南京時,王兆乾也跟過去了,還跟甘律之碰上了,嚴鳳英挺大方,給他們互相介紹。但王兆乾沒睬他,甘律之跟他握手,他也沒握,據說還打了嚴鳳英。嚴鳳英氣得要命。這樣以後,兩個人就分手了。
然而,性格和觀念的不合也許才是兩個人分開的最終原因。
小亞出生前,嚴鳳英曾托人帶信給王兆乾,說孩子要生了,但王兆乾沒去。1954年,嚴鳳英和甘律之結婚了。
甘律之曾有回憶:“婚後,我與鳳英同去合肥,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以後我隨汪劍雲(甘律之姐夫,梅派青衣)赴山東、河北一帶演出,夫妻分居。後因歷史原因,夫妻離異。儘管如此,離婚後鳳英還多次在朋友面前稱讚我為人忠厚,對她體貼關心,在藝術上對她幫助極大。”
1954年,嚴鳳英演出了《天仙配》,在安徽省內聲名日隆,和甘律之之間出現了差距。甘律之在那個時代每況愈下,他到合肥做生意,但很不成功,那是國有化時期,你私有化怎么搞得起來?嚴鳳英是蒸蒸日上。省委書記找她開會,看她演出。兩人之間出現差距。再加上1954年以前甘律之有門房意識,嚴鳳英也受到傷害。1956年,嚴鳳英和甘律之離婚。

第三段婚姻

1956年下半年,嚴鳳英在排演《王金鳳》時認識了導演王冠亞並結婚
1954年的華東區戲曲會演,是嚴鳳英事業走向輝煌的重要一步。1952年夏,嚴鳳英參加安徽省暑期藝人訓練班時曾講過:“舊社會把我當成草,新社會把我當做寶。”
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嚴鳳英主演的《天仙配》獲得了一等獎,這次匯演直接為1955年電影《天仙配》拍攝奠定了基礎。
1954年,為慶祝合肥江淮大戲院落成典禮,嚴鳳英主演了改編成黃梅戲的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
1955年,電影《天仙配》開拍。隨著電影的播映,黃梅戲從安徽省的一個地方小劇種,變成了全國皆知的劇種。
那應該是嚴鳳英最好的時光。鄰居們時常看到她趴在三樓的窗戶上雙肘支頤。問她在等誰,她道:“等我的小亞哥哥回家吃飯。”
那時嚴鳳英每個月的工資有300多塊,經常慷慨地借錢出去。團里夫妻吵架
嚴鳳英和丈夫王冠亞
打碎了什麼,嚴鳳英看到,也會主動掏錢幫他們補上。
嚴鳳英過世後,王冠亞一直未再娶。他把精力用在給嚴鳳英寫傳、拍傳記電視劇上。80年代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嚴鳳英》,就是他的編劇。不過,王冠亞於2013年4月16日早晨5點3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4歲。遵照王冠亞的遺囑及子女的意見,喪事從簡,家裡沒有設靈堂,也沒有擺放花圈,不時有生前好友從各地趕來,送別這位戲曲界的泰斗。

最後時刻

大概23點鐘,全家人都睡著了。“然後我被叫醒了,我爸爸說,你媽媽吃了什麼東西,趕快叫醫生來檢查。”嚴鳳英的兒子王小亞後來回憶說。
大院裡有醫務室,醫生來了以後,發現血壓太低。
這時候門開了,進來一大撥人,軍代表來了。軍代表對生死懸於一線的嚴鳳英開始了床頭審問:“你怎么回事?你裝病!你想自絕於人民!”審問持續了大概有半小時,“然後我爸爸找到了板車,回來了。我爸爸跟一個要好的老演員借了板車,老演員實在看不下去,求軍代表,你讓她去看病吧。人送下去以後,我就發現,在床頭櫃那個地方有一個瓶子倒了,我一看是一個空瓶子,我知道這個瓶子裡原來有很多安眠藥,現在一點都沒有了。我趕快跟我爸說,是不是吃了安眠藥?這時候我爸爸看到瓶子,他說不得了,這是大事了。再到醫院跟醫生說,醫生說這沒辦法,要送到住院部去。從門診部送到住院部耽誤了很長時間,住院部的醫生一看說,你服毒活該,你是反革命。我們要搶救的話,要有證明檔案,沒有檔案我們怎么搶救?像這種反革命,死一個少一個。”
證明開出來以後,病人已經連呼吸都沒有了,那已經是凌晨4點多了。
嚴鳳英死後,被軍代表以尋找“特務發報機”為由,割開喉管,挖出內臟。“嚴鳳英死後不到一個小時,劇團的領導就趕來了,任務只有一條:嚴鳳英之死有不少疑問,有人檢舉她是國民黨特務,是奉了上級命令自殺而死的,所以要剖開她的肚皮挖出她的內臟,檢查她肚子裡的特務工具!醫生也不同意開,他們只會按醫療的方法開,而這是公安部門刑偵的技術,他們沒學過,不會開。而領導講,現在不是治療的問題!
“他們開刀時,紅梅劇團排了四個人在嚴鳳英身邊監視,‘屁排’一個男造反派頭頭,‘積排’一個女造反排頭頭各站兩邊,上方站的是‘革命幹部’,下方站的是那個軍代表劉萬泉。醫生用手術用的小斧頭從咽下砍起,向下一根肋骨一根肋骨地砍,然後把內臟拉出來,剖開,找他們聽到檢舉的所謂‘發報機’、‘照相機’……等‘特務工具’——當然一無所獲!只查到一百多粒安眠藥片!當劈到恥骨時,膀胱的尿噴了出來,那個軍代表悻悻地說:‘嚴鳳英,我沒看過你的戲,也沒看過你的電影,今天我看到你的原形了!’
據說,軍代表叫劉萬泉,現居南昌東湖,74歲。
那天是1968年的4月8日。再過5天,4月13日,就是嚴鳳英的生日。再過12天,4月20日,安徽省“革委會”就成立了,運動開始正規化,她也許就能長久地活下去,和丈夫王冠亞一樣,活到今天,活到80歲。

活動年表

1944年12月,農曆甲申年:嚴鳳英首次登台
1945年9月,農曆乙酉年:嚴鳳英入程積善戲班,拜程積善為師
1947年,農曆丁亥年七月:嚴鳳英與王少舫在蕪湖相會
1950年3月,農曆庚寅年:嚴鳳英與甘律之相識
1953年4月30日,農曆癸巳年三月十七日: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成立
1954年8月,農曆甲午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排演《天仙配》
1954年12月30日,農曆甲午年十二月初六日:嚴鳳英首演朝鮮古典名劇《春香傳》
1955年5月,農曆乙未年:黃梅戲藝術片《天仙配》開拍
1955年5月31日,農曆乙未年四月初十日:嚴鳳英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56年,農曆丙申年:嚴鳳英與王冠亞結婚
1956年1月1日,農曆乙未年十一月十九日:嚴鳳英首演《打金枝》
1956年2月28日,農曆丙申年正月十七日:嚴鳳英首演《王定保借當》
1957年2月,農曆丁酉年:嚴鳳英首演《碧玉簪》
1957年6月3日,農曆丁酉年五月初六日:嚴鳳英首演全本《菜刀記》
1957年6月6日,農曆丁酉年五月初九日:嚴鳳英首演《排環記》
1959年1月1日,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廿二日:嚴鳳英首演《拉郎配》
1959年1月5日,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廿六日:嚴鳳英首演《牛郎織女笑開顏》
1959年1月12日,農曆戊戌年十二月初四日:嚴鳳英彩排《王金豆借糧》
1959年1月31日,農曆戊戌年十二月廿三日:嚴鳳英首演《女駙馬》
1959年3月,農曆己亥年:嚴鳳英首演《黨的女兒》
1959年6月,農曆己亥年:黃梅戲藝術片《女駙馬》開拍
1959年11月18日,農曆己亥年十月十八日:嚴鳳英首演《鬧金階》
1960年1月29日,農曆庚子年正月月初二日:嚴鳳英首演《對課》
1960年6月29日,農曆庚子年六月初六日:嚴鳳英首演《金黛萊》
1960年10月13日,農曆庚子年八月廿三日:嚴鳳英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10月30日,農曆庚子年九月十一日:嚴鳳英首演《程紅梅》
1960年12月4日,農曆庚子年十月十六日:嚴鳳英首演《劉三姐》
1961年2月9日,農曆庚子年十二月廿四日:嚴鳳英首演《趕郎》
1961年3月4日,農曆辛丑年正月十八日:嚴鳳英首演《韓寶英》
1961年4月29日,農曆辛丑年三月十八日:嚴鳳英彩排《玩會跳船》
1961年5月16日,農曆辛丑年四月初五日:嚴鳳英彩排《碧玉簪》
1961年6月23日,農曆辛丑年五月十四日:嚴鳳英彩排《香羅帕》
1963年,農曆癸卯年:嚴鳳英首演《三里灣》
1963年7月,農曆癸卯年:神話故事片《牛郎織女》開拍
1964年,農曆甲辰年:嚴鳳英首演《紅色宣傳員》
1964年3月14日,農曆甲辰年二月初一日:嚴鳳英首演《豐收之後》
1965年2月,農曆乙巳年:嚴鳳英首演《江姐》
1965年2月23日,農曆乙巳年正月廿二日:四個江姐座談會召開

作品簡介

《小辭店》
又名《蔡鳴鳳辭店》,還有《菜刀記》、《牌刀記》(因望江一帶稱菜刀為牌刀)之稱,是黃梅戲傳統劇目中最具魅力的戲之一,是嚴鳳英大師早期代表作之一。“嚴鳳英演店主姐劉鳳英像是合二為一、嚴鳳英就是劉鳳英,劉鳳英也是嚴鳳英,看戲時分不出誰是誰。演戲演到如此境界,當屬少見!”《小辭店》有兩個魅力,一是劇目本身的魅力,二是嚴鳳英表演的魅力。

戲目描繪

《小辭店》有當時社會的市井風貌,飽含安慶一帶的民間生活氣息,像是一幅皖江地帶的局部《清明上河圖》。它不是寫歷史上重大事件,只是寫一些芸芸眾生的小人物,寫他們生存狀態,喜怒哀樂,家長里短。劇本中說的唱的沒有一句“豪言壯語”,都是土得掉渣的語言。像朱茂青在監獄裡的唱詞:“倘若是到頭來一刀斬首,捨不得我家中許多的東西:捨不得老布襪子有幫無底;捨不得雞塞頭上一頂斗笠;捨不得床底下三升糯米;捨不得我家中一窠小雞;捨不得木床上兩床破絮;捨不得土磚壁上一頂蓑衣。”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朱茂青的哀嘆也忒實際了,什麼“老布襪子”、“斗笠”、“小雞”、“蓑衣”,都是拿不上桌面的生活里拉雜的東西。但這就是一個農村中的老農,他是一個過日子的人。“辭店”中,蔡鳴鳳與劉鳳英分別,互相囑咐的也都是生活小事。我佩服的是老藝人創造的“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來”九個“來”字的唱腔。這是《小辭店》精彩的核心唱段,也是《小辭店》的神來之筆。對這九個“來”的運用,各位方家可能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理解的是女主人公在未說話之前的梗咽,是涌動,是千言萬語一時湧上心頭,不知從何說起。她只得一下激動地“拉住哥哥的手,敘敘你我當初”,這才打開閘門,讓情感的波濤宣洩而出。下來男女對唱有三四百句。在那個農耕社會,唱戲要唱到“兩頭紅”(從落日紅到朝陽紅),聽兩個戀人分別時的說不完的情話,纏纏綿綿、如泣如訴,給觀眾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感,觀眾聽得“過癮”。可以說,《小辭店》是草根百姓的戲。

人物塑造

嚴鳳英塑造的劉鳳英,是黃梅戲人物譜中獨特的“這一個”。她是一個小鎮上開飯店的買飯女,她既不是“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也不像潘金蓮那樣,更不是反抗型的烈女節婦。她與蔡鳴鳳的三年戀情,是值得同情也是爭議最多的地方。她是有家室的人,可是,她的丈夫不是一個體貼入微的人,還沾染上賭博的惡習,不養家,不顧家。生活的重擔就落在劉鳳英一個弱女子身上。由於她開飯店,接觸了社會上各種人等:“到春來宿的是蕪湖、南京、上海;到夏來宿的是宿松、望江、石牌;到秋來宿的是桐城、岳西一帶;到冬來宿的是徽州、屯溪、石台。”她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但還不是一個靈牙利齒圓滑世俗的人。且她長得很好看:“奴店中來往的客人山人海,哪一個不想我,他除非是個痴呆,就是那正人君子奴心不愛,就是那富豪客小女子也不貪財。也只有蔡客人令人可愛,瞞公婆和丈夫我們私配了鸞偕。”這個戲不能用“婚外情”的現代道德評判來指責,要用歷史唯物觀來看待。要知道,在那個以男人為主宰社會,只能是男人“休妻”,不許女人“休夫”。
嚴鳳英塑造的劉鳳英,把握的尺寸非常準確,很到位,且不過火。好比形容美人:增一分顯胖,減一分顯瘦。觀眾看到的是一個多情善良、楚楚動人、活靈活現、可愛可憐的基層社會的小女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