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林(1849~?)

周鳳林(1849~?)

正文

清末民初崑曲演員,工閨門旦貼旦,兼長刺殺旦。字桐森,江蘇蘇州人。是繼葛子香談雅芳之後最負盛名的旦角演員。清光緒四年(1878)在上海搭大雅昆班演出時即開始享名,翌年參加大觀園與京班合作。光緒六年回原籍蘇州搭聚福昆班,第二年重返上海搭大雅昆班。光緒八年改隸天仙茶園,此後便經常在上海演出,並曾主持丹桂茶園,均為京昆合班。其時汪雅芬以老生在天仙茶園掛正牌,周鳳林以旦腳在丹桂茶園為台柱,一時有“雄天仙、雌丹桂”之說。
周鳳林嗓音圓潤,表演細膩,眼睛特別傳神,善於揣摩人物心理,所演人物無不性格鮮明,演閨門旦戲優雅文靜,演貼旦戲活潑嬌憨,演刺殺旦則剛健潑辣。拿手戲有《占花魁·受吐、獨占》,《獅吼記·梳妝、跪池》,《牡丹亭·遊園、驚夢》,《西廂記·跳牆、著棋、佳期、拷紅》,《蝴蝶夢·說親、回話、劈棺》,《漁家樂·相梁、刺梁》等。早期崑曲文班演員向例須入清音堂學習清唱,結業後再行投師學習表演,所以並無幼年的武功基礎,周鳳林的撲跌功夫卻十分驚險火熾,是崑曲旦腳中難得的技藝比較全面的人才。當時的行規,不允許主要演員搭兩家班社,以免影響劇場營業,但由於周鳳林有使兩家劇場同時滿座的號召力,所以在上海時曾破例兼搭天福和丹桂兩家茶園趕場演出。在蘇州搭聚福昆班時,也破例應邀在全福昆班趕場演出。
周鳳林曾致力於排演崑曲小本戲、燈彩戲連台本戲。能書、能畫,能填詞作詩,還能彈古琴。為人慷慨好義,為同行所推崇。曾與小生周釗泉(沈壽林弟子)、二面姜善珍合作演出,他們被當時評論界分別譽為“一等第一花旦”、“一等第一小生”、“一等第一付、醜”。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