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開鳳

林開鳳(1915-1942),曾化名胡明山,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虎崗鄉虎東人。革命烈士。

福建永定烈士

烈士簡介

林開鳳(1915-1942),曾化名胡明山,福建省龍巖市永定縣虎崗鄉虎東人。1936年夏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閩西南抗日討蔣第7支隊新兵連,同年冬加人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艱苦卓絕的南方游擊戰爭。1938年春,所在部隊改編為新四軍,任第二支隊三團三營九連司務長,隨隊挺進江南抗日前線。1939年初隨三團調回皖南,先後任三團民運股長、營長,第三支隊五團副團長,參加繁昌保衛戰九郎廟反“掃蕩”、涇縣保衛戰等戰鬥。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的突圍中被俘。在皖南特訓處、上饒集中營等關押處組織秘密鬥爭,堅貞不屈。1942年6月19日在集中營遷移福建途中,於福建崇安虎山廟旁英勇就義。

生平經歷

民國18年(1929年)紅四軍解放永定, 林開鳳參加少年先鋒隊,擔任站崗放哨和宣傳等革命活動。民國25年(1936年)夏,參加紅軍,在虎崗“中國工農紅軍閩西南抗日討蔣軍第七支隊”中堅持鬥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部隊編入新四軍二支隊三團三營,他擔任九連司務長,民國27年3月隨隊伍北上,經安徽歙縣到蕪湖、當塗等地,深入敵後作戰。第二年初,隊伍從蘇南調回皖南,歸新四軍軍部直接指揮。此後,歷任三支隊民運股長、五團三營營長、五團副團長(即政治委員),屢立戰功。
民國30年(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他在突圍中被俘,送江西上饒集中營關押。經過一起被押的同志們的啟發教育,他認清了國民黨特務的陰謀詭計,主動向營內中共秘密支部坦誠匯報思想,鬥爭意志日益堅定。他幾次斷然拒絕寫“自首書”,常常譏諷特務的無恥伎倆,被視為“頑固分子”,兩次編入軍官“頑固隊”,受到嚴厲監管。
民國31年(1942年)6月19日,集中營第六中隊在中共秘密支部領導下舉行“赤石暴動”成功,特務立即瘋狂屠殺在押的“頑固分子”,當天下午三時左右,開鳳跟一批難友一起被押解到虎山廟側的鐵嶺山麓,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