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嶼、南碇島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林進嶼

林進嶼位於福建漳州濱海火山國家地質公園。為一由玄武岩組成後似橢球形的島嶼,面積約0.16km2,最高處海拔72.7m。島的東北岸海灘主要為噴氣口群、氣孔柱、熔岩平台景觀區;東岸為火山口海蝕崖海蝕洞景觀,東南岸為海蝕熔岩造型景觀。以噴氣口景觀較為奇特。全島共有火山口、噴氣口、氣孔柱等景點11處。其中東北海灘噴氣口就有16處之多,構成了極為罕見的噴氣口群景觀。

氣孔柱“梅花柱”:它是火山活動晚期氣體聚集向上逸散而形成氣孔,後期富含氣體岩漿貫入而成。氣孔柱由於耐風化,突兀岩石表面呈“梅花樁”。氣孔柱一般垂直層面分布而成直立狀,柱體長一般10—50厘米不等,最長可達102厘米,直徑一般為5—10厘米。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熔岩平台:由新生代火山岩岩漿凝固後形成的玄武岩,產狀平緩,經海蝕作用形成熔岩平台。年代為2164萬年前。其出露長300米,寬80米,玄武岩具氣孔狀、杏仁狀構造。熔岩平台處潮間帶。

火山噴氣口群:噴氣口是火山作用中產生的氣體噴出通道,它是在火山噴發活動中晚期,因通道不暢或阻塞氣體沿環狀、放射狀、裂隙交匯處或其它有利部位噴出,噴氣口周圍發育大量氣孔,常見放射狀及環狀裂隙或皺紋。這裡出現16處圓環形構造發育於氣孔、氣柱狀玄武岩岩層中。每一圓環直徑3—30米不等,圓環中放射狀、環狀裂隙發育。環中心常見一突兀於地表0.6—1米高的玄武岩柱錐狀,或柱錐體被整體剝蝕成凹坑。該層底部見孔隙度大的角礫岩層,邊隙保留火山角礫岩。圓環構造多數是由於熔岩下的含水體被岩漿加熱引起爆發而形成的無根噴氣口,是亟為罕見的噴氣口群。有極富觀賞、科研價值。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古火山口:形成於410萬年前。火山呈不規則的圓狀,其中充填橄欖玄武岩。其與早期噴出的粗玄岩呈陡傾斜侵入接觸向內傾。火山口直徑為8米。四周陡峻,中間為窪地,邊緣火山角礫岩。特殊的火口地形及火山角礫岩存在,表明火山開始有爆發作用,後轉為溢流。

火山堆積層面:形成於中新世(距今1700萬年前)多期岩漿噴出產物堆積而成,主要為4層玄武岩火山角礫岩與4層紅土風化物構成,可見總厚度73米,由上而下為:(8)紅土風化殼(7)玄武岩(6)紅土風化殼(5)玄武岩(4)紅土風化殼(3)粗玄岩(2)鐵質風化殼與高嶺土(1)氣孔玄武岩。反映該處火山經歷4次間歇性噴發。

林進嶼、南碇島

海島區點陣圖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南碇島

南碇島呈橢球形,面積0.07km2,最高海拔54米。由雄偉壯觀的巨型柱狀節理玄武岩組成。柱高20—50米,柱體自崖頂直插入海,狀若梳理整齊的排排黛絲,稱熔岩“髮狀石林”。該玄武岩形成於4580萬年前。柱體直立緊密相嵌,橫切面多呈五邊形和六邊形,直徑一般15—30厘米,其中發育有水平節理或板狀節理,全島約達140萬柱。有橫斷面組成的多邊形熔岩 “圖案”、“魚鱗石”和熔岩“珊瑚”,還有海蝕崖、海蝕洞和海蝕柱構成的象形石——“望歸石”等,構成了南碇島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國內罕見。該處玄武岩巨形柱狀節理,可與北愛爾蘭由玄武岩柱組成的世界著名的自然遺產“巨形堤道”相媲美。

旅遊攻略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門票
香山半島、林進嶼和南碇島同屬漳州濱海火山自然生態風景旅遊區,歸漳浦管轄。香山景區門票是50元/人(目前八折40元);風浪不大時可登林進嶼,需乘坐快艇,每人50元。

交通

廈門旅遊客運碼頭快艇漳州港(8元,15分鐘),從漳州港坐開往“田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中央”的車,可交待司機要去的景區以便停車。

飲食

香山半島上有狀元樓餐廳,撿到的苦螺海鮮,可請餐廳代為加工。

住宿
景區內外有休閒小木屋、火山公園招待所、充氣溫馨小屋等住宿設施,並可出租帳篷。

最佳觀賞時間
觀賞香山半島、林進嶼和牛頭山古火山口的火山遺蹟,最佳時間是海水退潮前後,此時才可看到裸露的火山岩。

低潮時間的計算辦法是:農曆日期乘以係數0.8為海水最高潮時間,分別加減6小時即為低潮時間。例如,初十是8點鐘漲潮,低潮時間為凌晨兩點和下午兩點鐘。

林進嶼、南碇島林進嶼、南碇島
【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

2005年10月23日,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發布。此次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全國34家媒體協辦的“中國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歷時8個月,共評出“專家學會組”、“媒體大眾組”與“網路 手機人氣組”三類獎項。“媒體組”與“人氣組”分別以媒體投票及網友手機用戶投票的方式各產生12個獲獎地方。而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濃墨重彩推出的“專家學會組”獎項則別具一格,分成了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島海岸瀑布冰川峽谷城區鄉村古鎮旅遊洞穴沼澤濕地等15個類型。其中,大嵛山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

返回:中國最美十大海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