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至佛曇鎮濱海地帶,距廈門市、漳州市和漳浦縣城均約50公里。景區內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形跡和後期風化海蝕地質地貌。景區由“三山(香山、煙樓山和魚鱗石山)、三島(林進嶼、南碇島和整美半島)、三灣(崎沙灣、江口灣和後蔡灣)”組成。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是保存完整的濱海火山地質遺蹟,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遊品牌。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自20世紀70年代發現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地貌景觀以來,其獨特的、罕見的特的、火山地質地貌景觀引起了國內外地學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和廣泛關注。1977年“華東火山岩會議”將它作為現場科學考察基地,1981年在漳州召開的“全國火山岩會議”也將其列為首選的現場考察點。經過福建省國土資源廳的積極申報,2001年3月獲得國土資源部首批批准建立國家地質公園。
2003年10月,通過國土資源部揭碑驗收,到2004年首期工程基本完成,漳州火山公園香山景區基本建設成型。
2004年10月1日,開園迎接遊客。
2005年,林進嶼和南碇島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
2007年,火山島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遊品牌。

簡介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漳州濱海火山地質公園是一系列以火山文化為主題,以海洋為背景,結合現代園林理念建設而成的集休閒,娛樂,度假,觀光旅遊,和體驗式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總面積是100平方公里,大家可以看看這張景區規劃示意圖就可以大致的先了解一下。它還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國內唯一的濱海火山地質地貌。公園的標誌牌,它是用花崗岩和玄武岩組成的,從這上面的“火”字和“山”字,就可體現出公園的主題了。
園內有火山廣場,前面是仿古建築---水榭長廊,稱它為玄武閣。它是為了紀念漫長地質年代的火山噴發的地球歷史而建立的。它的背景是高聳的香山,坐落在海拔30米的熔岩平台上,是一座火山堆。大家往東看,這一座古亭是香姑亭,下面有兩個水池,一個叫天池,一個叫地池。不知大家看了這么久是否有注意到為什麼在火山堆的旁邊還有植物生長呢?許多人都認為火山經過的地方是寸草不生的,可是火山灰地形卻給你恰恰相反的答案。火山灰是火山噴發中細屑的物質,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二氧化碳,所以只要有水和陽光,植物還是可以生長的。
還有獨特的園林景觀——綠色長廊。在這裡總共種植了600多種奇花,還有各種各樣的翠竹,整個園林主要是以木麻黃樹,孝順竹,相思樹,彭箕菊為代表,大家可以慢慢欣賞,特別要強調的是這裡的負氧離子的含量特別的高,有益身心健康,是遊客們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前亭鎮至佛曇鎮濱海地帶,處於北緯23°43‘-24°20’,東經117°24‘-118°01’之間;總面積約為318.64平方公里,其中海陸規劃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東臨台灣海峽,北接漳州、廈門,南望東山、汕頭、廣州。地處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
©2018Baidu-GS(2018)5572號-甲測資字1100930-京ICP證030173號-Data©長地萬方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地質地貌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主要為火山岩石和火山構造,海蝕地貌,沿海玄武岩低丘和海濱沙灘,林進嶼和南碇島為火山島,海拔高度在40~80米之間。農田大部分為鹽漬土、沙質土改造而來。
氣候特點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0℃,七月份最熱平均28~29℃,一月份氣溫最低平均12~13℃。全年無霜期達330~350天以上。年降雨量1000~1300mm,雨季多集中在3~6月。全年日照2000小時以上;春夏多東南風,秋冬多東北風;除颱風外,風力在3~5級之間。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及周邊自然環境優越,區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發育良好,森林覆蓋率達84%以上。在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大海蝕崖上,長著的一根根長莖植物。這是龍舌蘭開出的花莖,最長可以達十幾米。龍舌蘭屬龍舌蘭科,原產美洲,因其葉片極似龍的舌頭而得名,其花莖生命力極強。

動物資源

園區內還有茂密的風沙防護林帶,寬達300米。另外園區範圍內鳥類資源豐富,主要有海鷗、白鷺等,後者是國家公布的保護動物。

灘涂

另外地質公園處在濱海位置地,海岸線蜿蜒曲折,同時海岸線多為優質沙灘,有隆教灣、將軍澳、後蔡灣、湖前、白塘、將軍灣、江口灣、前湖等10個沙灘,其中隆教灣、後蔡灣、江口灣的沙灘經專家鑑定為甲級沙灘。

景觀景點

自然景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保存完整的濱海火山地質遺蹟,保留了典型的第三紀中心式火山噴發構造遺蹟和後期風化侵蝕的地形地貌景觀。在距今4600萬年至70萬年之間發生過八次以上的火山噴發。

南碇島

南碇島位於林進嶼的東南面,與香山景區隔海相望,島上最著名的是遍布著由黑色玄武岩組成的140多萬根石柱,遠看像一根根頭髮,故有學著稱為“髮狀石林”。其形成機理是溢出地表或充填於火山頸中的玄武岩漿在緩慢冷卻、結晶過程中,因受張力作用,使玄武岩體收縮、凝固和張裂,產生近五邊形或六邊形的龜裂,形成柱狀節理。玄武岩石柱是火山地貌景觀中最具觀賞性的景觀,這些玄武岩石柱的橫切面多為五邊形或六邊形,直徑多在15厘米~30厘米之間,高度在20米~30米之間。這140多萬根規則石柱聳立於碧波萬頃之中,有的直扦海中,非常震撼和壯觀,國內學術界稱之為“海上兵馬俑”。
海島經過長年海水和海風的侵蝕作用,島身出現了一個海蝕洞,狹窄的縫隙由島邊緣一直延伸到小島中心去。洞由東北貫至西南方向,深深的洞穴內也由一根根玄武岩石柱群組成。窄得僅可容身,很難深入一探究竟,只有每個月初三、十八,大潮退去時方可進入,探洞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為南碇島平添神秘。而海島有東面面朝台灣的地方被剝蝕出很有趣的樣子,呈由島邊緣向島中心依次高度依次遞增的三片斧頭狀,這三把斧頭只有在某個角度才能觀看清楚,角度稍微變換便無法辨識。

古火山口

牛頭山古火山口位於龍海市隆教畲族鄉白塘村之牛頭山東側潮間帶之間的海灘上,漲潮淹沒,退潮露出,它是該地區所發現保存最完整也最為奇特的典型的火山口。平面上呈東北向橢圓形,長約200m,寬近70m,形如向東北開口的椅狀;剖面上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其獨特的構造在國內外罕見,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海底古火山口之一。另外在牛頭山古火山口周圍還有“西瓜皮”聚斂柱狀節理構造、氣柱孔、氣孔帶、“魚鱗石”等地質構造,牛頭山古火山口,以噴發機理完整,層次清楚,保存完整。

火山噴氣口

林進嶼是由火山岩組成的,似橢球形的島嶼,面積0.1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約72.7米。林進嶼島上火山景觀資源豐富,在距今2861萬年前到1541萬年前之間,它持續性爆發過,至少有4次的火山噴發,並留下了兩種世界罕見的地質遺蹟,是一座有古火山口的濱海火山島,古火山口形成於2000多萬年前的,還有幾千平方米的鉚釘狀氣孔柱群等火山構造景觀,在長度僅四百米的海灘上大大小小成串分布著16處世界罕見的火山噴氣口群最為典型。其中有“無根噴器口”,又有與火山口有關的“有根噴器口”。有的單個出現,有的則呈串珠狀成群分布,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科普性,是研究了解火山作用的最佳場所之一。 相傳它還是漳州府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林震居住過的地方,因此又叫做狀元島。

蓮花寶座

香山保存得最完整的“蓮花寶座”噴氣口,“噴氣口”跟火山口不一樣,它噴出的不是灼熱的岩漿而是水蒸氣為代表的各種氣體,大量氣體會通過尚未凝固的岩漿噴溢而出,在噴氣口的四周岩漿由外而內不斷冷卻凝固,慢慢形成放射性和環狀紋理,又經過數以百萬年的沖刷、侵蝕,噴氣口四周的結構被侵蝕剝離了。

海誓山盟台

海誓山盟台是由數萬根玄武岩節理構成的心形平台,它隨著潮水的漲落而隱現,形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奇景。

海峽龍脈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海峽龍脈位於香山熔岩石灘的東端,是在火山爆發後期,黑色玄武岩貫出成脈。千萬年前火山爆發後期,從地下深處約50公里處再次裂開,後期玄武岩漿沿著這條裂縫往上填充,由於這些玄武岩漿含鐵、鎂比較高,抗風化能力比較強,經過長期的風化與剝蝕,旁邊的岩石都被風化,侵蝕掉了,這堵牆卻頑強地堅毅地留了下來。
這條“龍脈”以290度向110度的方位延伸入海,自西北向東南,正是澎湖島上澎湖公園玄武岩柱狀節理群的方位。正是因為“海峽龍脈”標示著火山島與澎湖島一脈相承的陸緣關係,2009年9月8日,在廈門海峽旅遊博覽會上,漳浦縣與澎湖縣簽約,宣布火山島與澎湖島結成姊妹島。

玄武列賓

景區的標誌碑由簡單的三根暗白色的花崗岩與兩根黑色玄武岩構成。五根石頭柱子組成火山二字,花崗岩向南傾斜,南邊為海邊,寓意“濱海”。
碑高3.65米,寓意一年的365天,365天地球都在不停地轉動著;寬2.8米,象徵一個新生命的孕育周期280天。標誌碑的背景是柱狀玄武岩節理造型牆。構成這面牆的石柱子不是人造的,是2000多萬年前火山噴發造就的柱狀玄武岩。
這是舉世無雙的石柱。這些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玄武岩,2800多萬年前從地心噴射出來的時候,是岩漿,是液體,但是,由於這些岩漿所含的化學成分非常均勻,在冷卻、凝固的過程中,岩漿分子沿著各自中心點等距離收縮,從而形成等距離開裂,沿著這些裂隙面熔岩就被分割成多角柱狀體,成了我們眼前的這道亮麗的景觀。這種石柱在地質學上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柱狀節理玄武岩。

皇后乳

海灣對面的是兩座連綿的山峰,地名叫煙樓山和煙墩山,屬典型的盾狀火山錐地貌景觀。但是,700多年來,當地人不叫它山,叫它乳,皇后乳。江口灣後蔡灣
皇后乳北側這個海灣叫江口灣。江口灣有潔淨的沙灘,因其退潮後形似月牙,也稱“月牙灣”。皇后乳南側是後蔡灣。

香山

香山上有百樹園、相思湖、問月亭。遠遠看去,前面的一座建築就是香山古堡,它是一位著名的建築師設計的,已經成為香山景區的標誌了。景區裡有閩南民俗表演館,漳州的布袋木偶戲和漳浦的剪紙精彩表演。

玄武閣

仿古建築玄武閣,又稱水榭長廊。玄武閣紅柱黑瓦,閣內以氣孔、杏仁狀玄武岩鋪地,雕欄玉砌,水榭長廊仿頤和園長廊,上樑繪製了許多古人圖像。

天然氧吧

這裡的空氣負氧離子比一般城市的空氣氧分指數高出100倍以上,標準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空氣中不低於1000~1500個。城市裡的負氧離子濃度是每立方厘米約100個,這些空氣往往容易誘發頭痛失眠等不適,很多都市白領工作一天之後感到頭昏腦脹,就和空氣“營養”不夠有一定關係。而火山島的“大氣維生素”負氧離子含量非常豐富,是城市裡負氧離子濃度的100倍,達到每立方厘米10000個以上,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預防流感、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所以很多遊客都把火山島作為休閒養生度假的首選地。

人文景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人文景觀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其中以鎮海衛古城和趙家堡比較突出。此外在漳州火山公園的外圍還有許多著名的人文景觀,如黃道周紀念館、隆教鄉的畲族風情,另外還有漳浦的剪紙藝術、漳州的薌劇等文化藝術。

鎮海衛

古城位於隆教鄉之東,建於明朝洪武20年,城郭完整,開東、南、西、北門,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故城堡。登城遠望,城南東海與南海交接。鎮海之東南隆教灣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屯兵據點之一,其灣名又叫“定台灣”。

趙家堡

座落於漳浦縣湖西鄉內的趙家堡,也稱趙家城,是宋代末代皇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第十世孫)曾逃難隱居於此。修建於1279年,先後經過兩次重新擴建,才達到現在的規模。城內建築主要是以仿宋建築為主,城內分內外城,內城建一座三層四合式完璧樓,取意“完璧歸趙”,樓內還有宋朝18位皇帝肖像。城堡內還有汴派橋、宋代書法家米芾手跡、墨池石刻等一大批珍貴文物,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活動

青熙風鈴節

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2015年2月15日至2月25日,火山島與同程旅遊共同打造的首屆首屆“青熙風鈴節”,屆時,火山島景區會裝飾2500個風鈴,清新、復古、創意等風格造型不一的小風鈴。清脆的音色、不一的旋律,讓你置身風鈴海中,流連忘返。

遊園燈會

2014年11月27日-2015年3月6日在景區舉辦“相聚火山島,跨年遊園燈會”,景區特地從中國花燈之鄉--四川引進先進的花燈,裝扮美麗的漳浦火山島。旨在將傳統花燈文化與中國知名的火山地質公園裡美景完美融合,以燈為媒,以海傳情,打造漳浦最大型的燈會,營造濃郁賞花燈,感恩的氛圍當中,豐富傳統節慶內容的同時,著力打造漳浦的自主燈會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火山島旅遊休閒度假區作為“福建省十大旅遊品牌”、“全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風景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最美十大海島”、“福建年度最佳生態旅遊島”的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

旅遊信息

交通

廈門湖濱南車站每天上午10:50有“廈門--前亭”班車,可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自駕:東線高速:東線高速--龍橋立交--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機場:機場--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海府地區:A線:南海大道(往西)--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B線:濱海大道(往西)--疏港大道--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

風景區

西海岸:濱海大道(往西)--疏港大道(火車南站)--繞城高速--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西線高速:西線高速--白蓮立交--繞城高速(往東)--石山立交--綠色長廊(路口有“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引導牌)--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海榆中線:海榆中線9.2公里處西邊路口有一大門,上書“火山地質公園”,駛進大門西行4.5公里即可抵達火山島自然生態風景區

門票

開放時間8:00-17:30。
套票包含往返空調旅遊車,主景區門票,午餐,講解(小孩同大人但不含門票)。
套票不含意外險,購物費用和其他自費項目。
特殊人群免票政策: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優惠政策:兒童(身高1.2米-1.4米)、老人(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學生高中以上(含高中)請預定半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