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雲

林海雲

林海雲(1911.10--2007.01),男,福建省龍巖縣(現龍巖市)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國務院財貿小組原副組長,原對外貿易部黨組書記、代理部長,海關總署原署長,離休幹部(部長級待遇)。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另有林海雲(1951.06-- ),男,漢族,浙江寧波人。四川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原瀘州市人大常委會代理主任、黨組書記,中共瀘州市委原副書記,原瀘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

基本信息

原國務院財貿小組副組長

人物生平

林海雲(1911-2007)福建省龍巖縣(現龍巖市)人。
1928年春,參加了中共龍巖縣委組織的“後田暴動”。1932年參加紅軍,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總務處文書科科長、中央軍委總動員武裝部文書、軍委五局出版科副科長。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在延安抗大二期學習併兼支部書記,後任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四科科長、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工商總局副局長。1946年任冀南區黨委經濟部副部長,後任華北政府工商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央貿易部國外貿易司司長,中央對外貿易部辦公廳主任、部長助理兼海關總署署長、副部長,1965年任中央對外貿易部黨組書記、代理部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任國務院財貿小組副組長。1982年離休。
林海雲是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2007年1月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在林海雲病重期間及逝世後,胡錦濤、江澤民、溫家寶、曾慶紅、黃菊、回良玉、吳儀、張立昌、周永康、賀國強、曹剛川、曾培炎、王剛、李鵬、朱鎔基、李嵐清、唐家璇、華建敏、陳至立等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人物經歷

林海雲,1911年10月30日出生在龍巖縣(現為新羅區)城東關平寨坊社興村,1928年投身革命,成為我黨我軍經濟工作的專家。建國後,他長期從事我國經貿領導工作,是中國首任海關總署署長、外貿部代部長。
早在1934年中央蘇區反“圍剿”中,林海雲就在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所在的紅軍總司令部秘書處工作,周恩來對這位辦事講原則、工作認真細緻的小伙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國成立後,面對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百廢待興。1954年9月,林海雲被周恩來總理委以重任,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署長、黨組書記。伴隨著新中國外貿事業的迅速發展,林海雲按照周總理“外事無小事”的要求,明確提出:“今後海關工作的中心是做好經濟政治保衛工作。”他為了新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嚴密地把守好祖國的經濟大門,並任外貿部副部長等職,努力開拓外貿工作新局面。
1965年2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林海雲代理中共對外貿易部黨組書記、代理對外貿易部部長。林海雲作為對外貿易部黨政領導核心一班人的“班長”,肩上的責任更加重了。他積極擴大從資本主義國家進口的渠道,把進口重點逐步轉到支援基礎工業、國防建設和三線建設所需要的重要機器設備和原材料上,加快我國進口戰備物資的速度,增加儲備數量。1966年上半年出口形勢好於建國後歷年的水平。
1966年5月,“文革”開始。一一度的秋季廣交會舉辦在即。面對混亂局面,林海雲想方設法減少瘋狂的“破四舊”浪潮對廣交會的衝擊,保證廣交會成功進行。在廣交會開幕前夕,他得知北京幾個紅衛兵組織又準備以“大破四舊”為名衝擊廣交會。林海雲一方面對紅衛兵頭頭反覆加以勸說,同時馬上向周總理報告。周總理聞訊,不顧已連續工作了十幾個小時,振奮精神,在林海雲陪同下,於人民大會堂專門接見了這幾個紅衛兵組織的負責人,苦口婆心地向他們講清道理,曉明利害。這次徹夜長談直至黎明,終於使這些紅衛兵頭頭回心轉意。經過林海雲等一系列艱苦的努力,1966年秋季廣交會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下,得以順利舉行,出口成交達到了4.8億美元。
可是,對外貿易部黨組被冠以“執行修正主義路線的黑司令部”的名,林海雲受到造反派的圍攻。周總理得知此事,迅速將林海雲接到中南海保護起來,並指定林海云為對外貿易部直接與自己聯繫的聯絡員,遇到緊急重大情況,可以直接見他。林海雲在這場“風暴”中堅定信念:堅決按總理的指示去做,在風口浪尖掌握好外貿系統的業務領導權。
1970年春節剛過,因喉嚨發音沙啞、疼痛,林海雲到北京醫院就診,發現聲帶上長有息肉,可他仍堅持工作。3月,他主持中國與羅馬尼亞的貿易談判。這時喉部病症更加嚴重。在向周總理匯報此次談判情況時,細心的周總理髮現他說話非常吃力,關心地問:“怎么了?”林海雲不願給總理添麻煩,說沒什麼。李先念副總理說:“檢查說長了息肉。”周總理十分警覺,立刻叫來自己的保健醫生,讓他當天安排北京醫院為林海雲檢查。當晚,在參加完了宴請羅外貿部長的宴會後,已是晚上10點多,林海雲才趕往北京醫院。幾位專家已等候多時。檢查結果,竟是“喉癌”。醫生建議他儘快做放射治療。
由於當時領導工作繁忙,林海雲一面到腫瘤醫院做放療,一面堅持正常工作。幾次深夜,他前往中南海武成殿、西花廳參加周總理召開的會議。周總理看到林海雲來了,特地親切囑咐他:“你來了不用說話,只帶耳朵就行,感到不適,隨時可以走。”1971年6月,經周總理特別批准,北京醫院成功地為他進行了一側聲帶切除術。
林海雲因動手術住院。周總理對此非常關心,去病房親切地看望他。在住院治療這一段漫長而難熬的歲月中,林海雲銘記周總理的教誨,像傲雪挺拔的青松,頑強與病魔抗爭,並頂住政治迫害的壓力,堅毅、樂觀、胸襟坦蕩,滿懷信心地面對生活。

四川省人大城建環保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

基本信息

林海雲,男,漢族,1951年6月生(55歲),浙江寧波人,198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6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
四川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任職簡歷

1970.06至1974.09合江縣頂子公社、納溪縣大渡公社知青。
1974.09至1977.09在成都工學院機械系機械製造量儀專業學習。
1977.09至1983.06宜賓地區標準計量局計量測試所檢定員、技術員(其間:1981.11至1983.06下派宜賓造紙機械廠任金工車間副主任)。
1983.06至1983.12瀘州市標準計量局測試所檢定員、副所長(主持全面工作)、工程師、局黨組成員。
1983.12至1990.07任瀘州市標準計量局副局長,1985.12任局黨組書記並主持全面工作(其間:1986.11至1987.01在深圳大學涉外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1990.07至1994.12任瀘州市技術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其間:1993.05至1993.08市委黨校縣乾班學習;1994.04至1994.07江蘇宜興市掛職鍛鍊任市長助理)
1994.12至1995.02任中共敘永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代縣長。
1995.02至1996.11任中共敘永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1996.11至1997.02任中共敘永縣委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1997.02至1998.02任中共敘永縣委書記。
1998.02至1998.12任中共瀘州市委常委、敘永縣委書記。
1998.12至2003.02任中共瀘州市委常委、市總工會主席。
2003.02至2004.02任中共瀘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2000.09至2003.07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在職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函授學習;2003.07至2003.09在國家行政學院環境保護與生態發展戰略研究生班學習;2003.09至2004.01在中央黨校西部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4.02至2007.01任中共瀘州市委副書記。
2007.03至2011.08任瀘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
2011.08至2012.01任瀘州市人大常委會代理主任、黨組書記。
2012.01至今四川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代理主任

2011年8月25日,瀘州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召開,會議決定接受朱以莊辭去市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的請求,並報市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備案。會議推選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海雲代理市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

卸任

2012年1月7日,瀘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勝利閉幕。大會的執行主席是:劉國強、林海雲、陳雁、李小端、魏光榮、萬舉修、敖本林、李作孝、劉松培、張明、伍福釗、稅光躍、邵曉強、高建明。大會選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市人民政府市長、副市長,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委員。
選舉陳雁為第七屆市人大主任。

社會職務

林海雲同志是六屆市委委員,市六屆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