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是2011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將林業供應鏈看成是由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兩大子系統組成的複合大系統,從系統的角度研究我國林業產業和林業生態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首先對相關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為後續研究指明方向,然後對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結構進行了梳理,研究了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中流的協同機理,並分析了巨觀層面上的供應鏈結構,由於林業供應鏈的協同發展最終要靠節點間的合作才能實現,所以《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分別研究了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動力機理和博弈機理,並專門針對林農的合作問題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如何實現協同發展的運作模式進行了研究,並分別從流和節點的視角給出了評價模型。最後結合華泰集團林業供應鏈發展的實踐,以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適合林業經濟管理、供應鏈管理及系統工程的研究人員閱讀,可為林業管理部門和林區地方政府的決策部門提供參考,由於《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機理與模式研究》也涉及對供應鏈的研究,所以同樣可以為企業管理人員所參考。

作者簡介

張浩,男,博士(後),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負責人、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日韓國際物流系統集成特約顧問、《南京民營經濟》編委、資深業務流程管理培訓師。曾先後在南京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一直從事物流與供應鏈、系統工程、林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擅長於跨學科的研究,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和橫向課題、主編教材1部,發表論著20餘篇,多次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比賽並獲獎。

張智光,男,博士,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曾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現任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校環境與發展系統工程研究所所長、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林業系統工程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等。主要研究領域有林業與環境經濟管理、管理科學與系統工程。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發表論著180餘篇,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省部級獎10餘項。被評為江蘇省跨世紀,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南京林業大學“十大師表”等。

圖書目錄

第1章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綜述

1.1 關於供應鏈的研究

1.1.1 供應鏈的研究現狀

1.1.2 供應鏈的研究趨勢

1.2 關於協同供應鏈的研究

1.2.1 協同供應鏈的內容

1.2.2 協同供應鏈的研究進展

1.2.3 協同供應鏈的研究趨勢

1.3 關於林業供應鏈的研究

1.3.1 林業供應鏈的研究現狀

1.3.2 林業供應鏈的研究趨勢

第2章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2.1 協同學及其引入的必要性

2.1.1 協同學

2.1.2 引入協同學的必要性

2.2 林業產業子系統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2.2.1 基本概念

2.2.2 林業產業子系統遵循的協同規律

2.2.3 林業產業子系統中互補與競爭

2.3 林業生態子系統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2.3.1 林業生態子系統的協同學特性

2.3.2 林業生態子系統的演化規律

2.4 林業供應鏈系統協同發展的理論基礎

2.4.1 林業供應鏈系統的構成與分類

2.4.2 林業供應鏈系統的邊界

2.4.3 林業供應鏈系統的結構

第3章 林業供應鏈中流的協同機理研究

3.1 流的結構及其基本特性

3.1.1 流的結構

3.1.2 流具有流通性

3.1.3 流具有層次性

3.1.4 流具有相關性

3.2 林業供應鏈系統中的物質流

3.2.1 林業生態子系統的物質流

3.2.2 林業產業子系統的物質流

3.2.3 林業生態和林業產業物質流的相互轉化與耦合

3.3 林業供應鏈系統中的能量流

3.3.1 林業生態子系統的能量流

3.3.2 林業產業子系統的能量流

3.3.3 林業生態與林業產業系統能量流動的特點

3.4 林業供應鏈系統中的信息流

3.4.1 林業生態與林業供應鏈系統的價值增值

3.4.2 林業生態與林業供應鏈系統的信息互動

3.5 林業供應鏈系統中流的協同關係

3.5.1 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關係

3.5.2 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協同關係

3.5.3 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協同機理

3.5.4 信息流在流協同中的重要作用

3.5.5 林業供應鏈系統中流的協同機理

第4章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動力機理研究

4.1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的相互關係

4.1.1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關係的實質

4.1.2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企業關係的特徵

4.1.3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的利益分析

4.2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動力

4.2.1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自動力

4.2.2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他動力

4.3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的動力機理分析

4.3.1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動力的系統結構

4.3.2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動力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4.3.3 林業供應鏈中節點協同動力對系統演化的影響

第5章 林業供應鏈節點協同的博弈機理研究

5.1 林業供應鏈節點的靜態合作博弈研究

5.1.1 林業供應鏈節點合作博弈內涵

5.1.2 林業供應鏈夥伴靜態合作博弈模型

5.1.3 林業供應鏈夥伴合作博弈均衡解的實現條件

5.2 林業供應鏈節點合作關係的進化博弈研究

5.2.1 問題描述及相關假設

5.2.2 對稱情況下的供應鏈聯盟夥伴關係的進化博弈

5.2.3 非對稱情況下的供應鏈聯盟夥伴關係的進化博弈

5.3 一類林業供應鏈信息化中的動態多目標博弈

5.3.1ASP模式下信息化的運營過程

5.3.2 多目標的歸一化處理

5.3.3 動態問題的處理

5.3.4 博弈過程及模擬方法

5.3.5 算例

5.4 林農合作中的博弈行為研究

5.4.1 對林農合作問題的基本觀點

5.4.2 林農合作中的“囚徒困境”及其特殊性

5.5 林農合作關係的演化博弈研究

5.5.1 問題的提出

5.5.2 一對多兩階段博弈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5.5.3 進一步的探討

第6章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運作模式及其評價研究

6.1 基於流協同的運作模式

6.1.1 模式的基本分類

6.1.2 物質流為主的模式

6.1.3 能量流為主的模式

6.1.4 三流協同發展的模式

6.2 基於節點協同的運用模式

6.2.1 自營為主的模式

6.2.2 合作為主的模式

6.2.3 委託為主的模式(訂金林)

6.3 基於流協同的評價方法

6.3.1 基本概念

6.3.2 勢協同度模型

6.4 基於節點協同的評價方法

6.4.1 評價的基本思想

6.4.2 序參量的識別

6.4.3 評價指標體系

第7章 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的實證研究——以華泰集團為例.

7.1 華泰林業供應鏈的發展與問題分析

7.1.1 華泰集團概況

7.1.2 華泰集團供應鏈建設的進展

7.1.3 華泰集團供應鏈協同發展的問題分析

7.2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的總體設計與選擇

7.2.1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的總體設計

7.2.2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的評價與選擇

7.3 華泰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的詳細設計

7.3.1 華泰東營供應鏈運行模式的詳細設計

7.3.2 華泰安慶供應鏈運行模式的詳細設計

7.4 華泰林業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的實施

7.4.1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中採取的措施

7.4.2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模式實施的成效

7.4.3 華泰供應鏈協同發展中的問題與展望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