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系統工程

林業系統工程是把森林和林業看成一個系統,運用系統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進行的森林經營和林業生產,以取得最佳的發展過程和最優的綜合效果為目的。

林業系統工程

正文

森林林業看成一個系統,運用系統工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進行的森林經營和林業生產,以取得最佳的發展過程和最優的綜合效果為目的。
特點 林業是對森林及其伴生資源合理經營、合理利用的一種工作體系,是國民經濟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既為國民經濟提供林副產品,又為改善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條件服務。因此林業除包括林木的種植、採運外,還包括養殖、採集、加工以至旅遊業等,是一個以森林為主體、以育林為基礎,逐步向知識密集型發展的產業部門。林業生產周期長、經營面積遼闊、區域性差異顯著,構成這個系統的要素在種類和數量上都極其繁多;森林又和多種自然資源相互聯繫而存在,相互影響而發展;森林還不僅具有經濟效益,而且具有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特點決定了林業具有多維、多質、多層次的結構,它是由人類社會-森林生物群落-自然環境所組成的一個複合的經營系統。
內容和標準 林業系統工程所要處理的是局部和整體、當前和長遠、經濟效益和生態及社會效益,以及林業和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關係。與此有關的有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林業生產結構、林業中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適應、林業部門的產業結構和商品經濟發展等問題。因而既要研究林業系統內各個部分、各個生產環節、各個階段間的相互關係,又要研究林業與外界環境的各種關係,並據此對林業的發展進行調查、規劃、設計、組織實施,並對整個系統工程進行反饋控制、不斷調整。建立在生態平衡基礎上的林業系統包括合理的土地利用、林種、樹種、多種經營等方面的結構,以及合理的林業產業和產品結構,並有合理的人才結構與之相配合,以實現整體最佳化,使森林能永續、最佳地提供各種效益。這是一種廣義林業的概念,它包括了良好的生態系統、生產系統和開發系統。衡量這個系統功能的標準是:生物產量高,生態效益好,經濟收入多,社會化程度高。使用系統工程的方法可以使這些標準定量化和模型化,使林業系統內外各種因素及其相互關係處在一種有序狀態。
方法 首先要研究林分、林地及各類小班的屬性,分析由它們組成的各個子系統之間、以及子系統和整體之間的關係。通過森林區劃系統將分散孤立的林分和小班轉化為系統的屬性,以提高整體效益。為了使系統內外各項活動協調有序,須通過調查獲得信息,再經加工處理,建立起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以執行調節和管理的功能。由於林業生產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應通過建立模型、輸入信息,以取得解題的各種方案,進行評價和決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