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楨

七歲時從母早孀,擇為繼嗣,及長,補為庠生。 康熙十九、三十五、四十五這三年,全縣饑荒,林楨慷慨施賑。 康熙三十七年秋,洪水潰堤,楨捐一百兩,彭鵬為他刻石記念。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林楨(1639—1714),字少乾,號菊淙,莆田縣赤柱(莆田市荔城區英龍街赤柱巷)人。七歲時從母早孀,擇為繼嗣,及長,補為庠生。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亂,逼授他官職,林楨不應允,被叛將拷打、囚禁,仍不屈服,閩變平復後,林楨以國子監生赴吏部選取,例得知縣,在京侯補。因以離家久,乞歸,屢催不就。康熙十九、三十五、四十五這三年,全縣饑荒,林楨慷慨施賑。康熙三十七年秋,洪水潰堤,楨捐一百兩,彭鵬為他刻石記念。著有《學詩庭集》刊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