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瑜

林心瑜

林心瑜(英文名Cassandra Lin),2012年14歲的旅美華裔少女,家住美國羅德島州,其父母來自中國台灣。她從小跟著現就讀史丹福大學的哥哥林翰宇(英文名為亞歷克斯),一同在父親林嘉生創辦的青少年社會服務組織回收社區老舊計算機,改裝整修後捐給需要者,使貧窮家庭、第三世界的學校受惠,並因此榮獲眾多大獎。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2012年,據《赫芬頓郵報》、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等報導,14歲的美國華裔女孩林心瑜憑藉敏銳的觀察力和過人的創造力,將原本被廢棄的廚房剩餘油脂轉化成採暖用的生物燃油,造福眾多貧困家庭。如此創舉,不僅讓她受到了歐巴馬總統的親切接見,而且還當選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選出的三位“青年奇才”之一,備受全美各界矚目。

青年奇才

華裔少女“化油脂為燃料”

林心瑜和朋友推動“化油脂為燃料”服務 林心瑜和朋友推動“化油脂為燃料”服務

2008年,當時年僅10歲的林心瑜在一場關於能源解決之道的展覽會中,首次接觸將廢棄烹飪剩油轉化成環保生物柴油、全球氣候變暖等議題,並對此深感興趣。隨後,林心瑜通過當地報紙得知,在她所居住的社區中,有許多居民無法負擔冬日高額的暖氣費用,同時當地的地下水道也出現廢棄油脂堵塞的問題。這樣兩則普通的新聞乍看上去毫無關聯,但林心瑜將兩則新聞連在一起後,卻突然靈機一動;她找了一群朋友幫忙,組成小區服務隊,決定推動一項名為“化油脂為燃料(Turn Grease into Fuel,簡稱TGIF)”的小區服務。

4年為146戶提供燃油5萬多升

他們先是在社區中傳送上千份傳單、月曆,大力提倡回收廢油的重要性。接著在社區設定廢油資源回收筒,收集各個餐廳的廢油,然後交由廢油處理公司進行處理、精煉製成生物燃油,再分送給當地貧困家庭使用。

經過4年的時間,林心瑜推動的“化油脂為燃料”社區服務的成效驚人,已經為當地146戶家庭提供約55267升的暖氣用生物燃油,即使貧困的家庭也能溫暖地過冬了。不僅如此,當地學區的校車燃料也全部改用生物燃油。為了能造福更多人,林心瑜還決定帶她的服務隊提出提案,要求所有商家必須回收廢油,這項法案也順利於2011年7月由羅德島政府簽署,並於2012年1月正式開始實施。

受歐巴馬接見入選“青年奇才”

據了解,林心瑜在校成績優異,語言、藝術、科學、音樂等都是她愛好的科目。小小年紀的她,卻有著遠大的抱負。談論起“化油脂為燃料”項目的起步與開展,林心瑜這樣描述道:“當小孩憂心時,他們起而行動!”對於自己和每一個人都擁有改變現狀的影響力,她充滿了自信。“化油脂為燃料”的成果受到許多媒體的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而林心瑜也因此多次獲得大獎,包括2009年的MTV Switch獎、“總統環保獎”,2010年的“海洋世界/布希花園”傑出環保獎等。林心瑜也兩度獲邀至白宮,受到歐巴馬總統的接見和鼓勵。2012年她還被聯合國青年環保項目邀請,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全球會議中主持兩個工作項目。

由於聰明好學而且樂善好施,林心瑜最近被CNN第6屆《十大英雄明星》節目選為三位“青年奇才”之一。林心瑜與父母受邀參加在加州洛杉磯“神聖大禮堂”舉行的頒獎大會,美國各大電視台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好萊塢明星為獲獎者逐一作介紹。CNN還特意在其官方網站上為TGIF製作宣傳簡介和收取捐款的網路連結。

華人盛典

2013年3月30日晚,“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2-2013”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絢爛上演。盛典頒出十一樽大獎,他們分別是獲得“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星雲大師和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的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合作組、王俊、孫大文、神舟九號飛行乘組、關惠群、第30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郎朗、莫言、陳其鋼、林心瑜。鳳凰衛視中文台、歐洲台、美洲台及鳳凰網於2013年3月31日晚21:40通過衛星和網路向全球播出。

林心瑜 林心瑜

林心瑜建議:這個問題有點複雜,第一個建議是給政府規劃這個市場,首先有一個標準可能把市場規劃出來,有柴油,生物柴油,汽油,行車的使用,包括生物柴油可以廣泛地使用到私家車、公共汽車等等公交系統,而且舉了賓士的一個例子,實驗也都證明了,用這種柴油的方式會讓它的整個機器的運轉更加有效,所以政府首先要規劃出一個很有效的標準給市場,市場就會有基準。

第二個是教育。每一個居民,不光是學校,每一個居民都要有環保回收的意識,我們現有的垃圾分類,把回收油變成生物柴油有這個意識就很好。

第三對於市場來說有這樣一個超市,可以讓你有地方去賣你的廢油,同時你會獲得一些信用的指數,或者你積到一些積分用這些積分可以買燃油,這樣一種市場,給大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希望給中國的環保市場提供更多的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