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娟

林娟,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福建省微生物學會理事,福建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事。承擔本科《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術》以及研究生《現代微生物研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其中《微生物學》課程是福建省精品課程,《細胞生物學》是福州大學精品課程。近幾年承擔了《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等5項教改項目的研究工作,曾多次獲得教學獎勵。

基本信息

簡介

在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經歷

主講《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課程。

福州大學教授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福州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福建省微生物學會理事,福建省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事。

承擔本科《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食品有害微生物控制技術》以及研究生《現代微生物研究技術》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其中《微生物學》課程是福建省精品課程,《細胞生物學》是福州大學精品課程。近幾年承擔了《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等5項教改項目的研究工作,曾多次獲得教學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生理生化、菌種選育、微生物分析與檢測以及微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參加並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科技廳重點項目、福建省教育廳科技計畫項目、福州大學科技發展基金、校人才基金、產學研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並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基金、省漁業局等項目課題的研究工作。主要承擔細菌的高效離子交換色譜分離與表征、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分析以及功能菌種的選育等課題研究工作。

獲獎簡況

1.2002年“西索米星高產菌株選育研究”項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2007年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3.2007年“植物殺菌(除臭)劑的研製”通過福建省教育廳成果鑑定 。

4.2008年論文“青枯菌HPLC分析中樣品製備方法的最佳化”榮獲第八屆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

武漢音樂學院副教授

女,漢,1963年6月生,文學學士,管弦系雙簧管專業副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1983年至1984年就讀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1984年至1986年借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1986年至1987年借讀於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1987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管弦系並留校任教。擔任院附小、附中、大學雙簧管專業課、木管五重奏課、院樂團雙簧管、英國管以及木管重奏組演奏工作。

1995年、1997年兩度參加“中國愛樂女”交響樂團並擔任首席雙簧管和英國管演奏,在人民大會堂和北京音樂廳演出;1992年至1999年間,負責完成同香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雙簧管教授安東尼,日本京都大學雙簧管教授岩崎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雙簧管副教授安吉爾,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雙簧管教師的學術交流、專業教學以及同台演出活動。與著名旅法青年鋼琴家許忠合作製作VCD,參加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劉健創作的CD《盤王之女》錄製。(此碟榮獲亞洲廣播聯合會頒發的大獎) 在音樂核心刊物上發表了《雙簧管音色四則》、《雙簧管演奏中的呼吸運用》、《雙簧管演奏中的音樂表現和藝術處理》等多篇論文,其中《雙簧管演奏中的呼吸運用》一文被美國柯爾比科學文化信息中心評為“千禧優秀論文”並獲準進入全球網際網路進行世界範圍交流。

福州兒童醫院

女,兒內科副主任醫師。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兒科系畢業。從事臨床工作近二十年,對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於兒童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是兒科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治及危重症的搶救。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曾在第23屆國際兒科大會上交流。

復旦大學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62年4月21日

職稱: 副教授

簡歷:

1. 1980.9~1984.7 陝西師範大學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2. 1984.9~1999.7 陝西理工學院(原漢中師範學院)生物系工作;

3. 1990.9~1991.7 復旦大學遺傳研究所助教進修班學習遺傳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

4. 1993.9~1996.7 四川大學 攻讀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

5. 1999.9~2002.6 四川大學 攻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

6. 2002.7~2004.6 復旦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

7. 2004.6~至今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進行植物的育種:通過轉基因技術,進行各種植物的包括高產、抗病、抗蟲、抗逆等性狀的改良。

2.麻瘋樹植物的毒素的基礎研究:麻瘋樹毒蛋白的提取、分離以及功能研究;麻瘋樹毒素(二萜類)代謝途徑相關基因的克隆和遺傳研究。

3.植物生物反應器的研製:選用油料植物為載體,利用油體表達技術,在油料植物中表達具有藥理功能的蛋白質,進行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獲獎情況

1.2000年 “靈芝的綜合開發和利用” 獲陝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2.2004年5月獲復旦大學博士後學術演講一等獎。

代表性論文和專著

(1)代表性專著

1. 林娟, 副主編. 體外培養的原理和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1. (薛慶善主編)

撰寫— “植物組織培養部分”, p999-1195, 約30萬字.

2. 林娟, 副主編.天然抗癌植物資源與開發利用.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9.(周選圍主編)

撰寫—“天然抗癌植物的開發研究與展望”一章, p265-325, 約4萬字.

3. 林娟,參編. 中草藥生物技術.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唐克軒主編)

撰寫—“藥用植物育種技術與套用”一章, p197-240, 約5.5萬字.

(2)代表性論文

1. Lin, J., Zhou, X., Gao, H., Liu, X., Wu, W., Sun, X. and Tang K. cDNA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mannose-binding lectin from Pinellia pedatisecta. Journal of biosciences. 2007, 32(2):

2. Lin J, Xuanwei Zhou, Shi Gao, Weisheng Wu, Xiaojun Liu, Xiaofen Sun, Kexuan Tang. Authentication of Pinellia ternata and its adulterants based on PCR with specific primers. Planta Med. 2006, 72(9):844-847.

3. Lin, J., Zhou, X., Fei, J., Liao, Z., Sun, X., Wang, J. and Tang K. Genomic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PA gene encoding a mannose-binding lectin from Pinellia pedatisecta. Biocell. 2006, 30(1):15-25.

4. Lin J, Liu J, Zhou X, Fei J, Sun X, Tang K. An efficient protocol of rapid ampl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Arisaema heterophyllum agglutinin gene using genomic walking technique.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05, 35(2): 155-168.

5. Lin, J., Zhou, X., Pang, Y., Gao, S., Fei, J., Shen, G., Wang, J., Sun, X. and Tang K.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gglutinin gene from Arisaema lobatum. Bioscience Reports. 2005, 25(5/6): 345-362.

6. Juan Lin, Jianhong Yao, Xuanwei Zhou, Xiaofen Sun, and Kexuan Tang.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 novel mannose-binding lectin from Pinellia ternate. Molecular bioteconology.2003, 25(3):215-221.

7. LIN Juan,, LI Yun-xiang, ZHOU Xuan-wei, TANG Ke-xuan, CHEN Fang.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curcin gene encoding a ribosome inactivating protein from Jatropha curcas. DNA sequence. 2003, 14(4): 311-317.

8. LIN Juan,, YAN Fang, TANG Lin, CHEN Fang. Anti-tumor effects of curcin from seeds of Jatropha curcas. Acta Pharmacological Sinica. 2003, 24 (3): 241-246.

9. LIN Juan,, CHEN Yu, XU Ying, YAN Fang, TANG Lin, CHEN Fang.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urcin, a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 from the seeds of Jatropha curca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45(7): 858-863.

10. LIN Juan,, ZHOU Xuanwei, SUN xiaofen, TANG Kexuan. Progress of transgenic plant as bioreactor for pharmaceutical proteins. (XIA Jiahui:Proceedings of 2003 Symposium of China Postdoctors and Academicians on Life Science).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p39-44.

11. LIN Juan,,Yan Fang,Tang Lin,Chen Fang.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n the N- glycosidase activity of curcin from the seeds of Jatropha curcas.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2002,12(11):36-40.

12. 林娟,周選圍,唐克軒,陳放.麻瘋樹植物資源研究概況.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4,12(3): 285-290.

13. 林娟,唐琳,陳放.麻瘋樹的組織培養及植株再生.植物生理學通訊. 2002, 38(4):317.

走近潮劇淨角演員

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及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同時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具有明顯代表性的地方劇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