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坂

同治七年(1868年)黃敏去世後,公司由林和坂和黃敏的兒子黃文德共同主持,二人和衷共濟,業務不斷發展。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黃敏的孫子黃祥達去世,公司的資產由林和坂全盤承接。 民國3年(1914年),他在新加坡逝世,享年73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林和坂(1841~1914年),又名采,福建龍溪縣滸茂洲(今龍海縣紫泥鄉)人。父林純直,捕魚務農為業,一家5口,生活貧困。鹹豐六年(1856年),林和坂帶著變賣兩條漁網所得的2元錢前往新加坡,在黃敏船務公司下屬的一家商店當雜工;不久升為總鋪,負責管理一伙食。他精明幹練,又誠實可靠,得到黃敏器重,逐步升為點貨、記賬、管櫃,並被招為女婿,出任海港船塢公司經理。黃敏船務公司在林和坂的精心管理下,拓展了新加坡與東南亞各地的進出口貿易。同治七年(1868年)黃敏去世後,公司由林和坂和黃敏的兒子黃文德共同主持,二人和衷共濟,業務不斷發展。至光緒十四年(1888年)黃文德去世時,已擁有大小船隻16艘,航行於北婆羅洲、菲律賓、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馬來亞及中國南方各大商港,成為新加坡最大的註冊船務公司之一。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黃敏的孫子黃祥達去世,公司的資產由林和坂全盤承接。新加坡英國殖民政府為表彰他在發展航運業方面的功績,委他為華人參事局參事、海港局議員、保良局委員,並封他為太平局紳,還把一個碼頭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和坂基”。林和坂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後,積極為當地華人謀福利。他和林文慶、李清淵等人共同發起廢除迎神賽會等陋習,提倡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於興辦華人教育事業。他獨自設立機構接待從家鄉滸茂洲到新加坡謀生的鄉親,食宿一概免費,直至找到職業為止。他還為前往新加坡的中國婦女,爭得免去脫光衣服檢疫的權利。在家鄉滸茂洲,林和坂開辦了八所國小,還設立和茂公司,給窮苦死者施棺施賑,並年年給貧苦人家發放度歲金,每年受惠多達2000人左右。在北溪草圍社,他設立一間醫藥鋪,聘請名醫3人為鄉人治病,還雇用兩班轎夫,以便醫生出診。在漳州城內,也開設了一家“采蘩善社”,為貧苦病人施醫贈藥;又辦一間義學,供窮人子弟免費上學。民國3年(1914年),他在新加坡逝世,享年73歲。靈柩運回福建家鄉安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