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

林仲是一個名人,清朝人,字簡生,號默齋,善畫竹,能詩,著詩畫餘閒,出自《和州志》。

基本信息

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顧問

簡介

林仲,1906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名林啟鐸。中共七大旁聽人員。

早年經歷

1924年秋畢業於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商科,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26年在廣州中山大學讀書,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兩廣區委海外革命運動小組成員,受兩廣區委領導人陳延年委派參加省港罷工委員會工作。同年冬被中共兩廣省委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畢業後,被聯共(布)中央選派到西伯利亞伯力金礦區擔任東方工人文化工作指導員。1930年由周恩來決定回國,在上海從事工人運動。1931年調中共福建省委,任省委機關報《紅旗》主編。1931年、1933年兩次被國民黨抓捕入獄,堅決不吐露身份,後被保釋出獄。出獄後,到菲律賓、印尼等地利用各種公開身份從事愛國救亡等工作。

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

1937年10月到延安,先後擔任新華社編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教員、陝北公學教務長、八路軍募捐委員會秘書主任、中央宣傳部馬列著作編譯、中央組織部訓練班培練實習團團長、馬列學院研究員等職。1941年12月起擔任中共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委員。1942年調中央情報部,任第四室英美組組長。同年任中央海外工作研究班副指導員。1945年4月至6月旁聽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放戰爭時期

1946年1月調任北平軍事調解處執行部翻譯科科長。7月任解放區救濟總會駐上海辦事處業務主任。1947年5月任中國人民解放區救濟總會駐國民黨政府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駐滬辦事處代理處長,同年冬轉赴香港工作,任辦事處秘書組組長。1949年5月任中國人民救濟總會副秘書長。在周恩來、董必武的直接領導下,爭取國際進步力量對中國革命的物資援助,揭露美蔣假和談、真內戰陰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於文化教育、衛生、理論研究等戰線的工作。1950年冬參加抗美援朝工作,任東北空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兼任空軍衛士報社社長。1951年冬回北京任中國紅十字總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1955年調任衛生部國際聯絡室主任。1957年調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情報研究室主任。1959年調任江西共產主義大學副校長。1964年調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理論工作領導小組副秘書長。“文化大革命”期間下放五七幹校勞動。1973年後恢復工作,擔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顧問、廣州菲律賓歸僑聯誼會名譽主席。廣東省第四屆政協委員,廣東省第五屆人大常委。1990年10月3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清代人物林仲

]字簡生,號默齋,國子監生。善畫竹,能詩,著詩畫餘閒。《和州志》

烈士林仲

(1919-1950),福建省雲霄縣馬鋪鄉梘河村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鬥爭,曾任閩粵贛邊區縱隊閩南支隊(第八支隊)戰士,參加了閩南革命根據地的反“清剿”作戰和迎接人民解放軍解放閩南的游擊戰爭。1949年9月閩南解放後,調任平和縣東樓鄉鄉長,組織翻身民眾開展支援前線、清匪反霸和保衛新生人民政權的鬥爭。1950年在平和縣東樓鄉開展工作時遭受敵土匪襲擊被害,壯烈犧牲。

閩籍老兵名錄(一)

這是一個“老兵”的專題。收錄在這個專題中的老兵,都曾經在革命戰爭年代中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烽火硝煙中過過來的老兵們仍然為新中國的強盛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其間雖然經歷了許多曲折,然而,老兵們在保衛共和國,探索共和國富強之路上的歷史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