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辰山植物園

上海辰山植物園由上海市政府、中國科學院、國家林業局合作共建,是融科研、科普、景觀和休憩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其項目規劃方案面向國際徵集,經專家組評議,由德國瓦倫丁設計組合中標。  辰山植物園批准占地207公頃,基地內除71.4米的辰山外,地勢較為平坦,並有河道、公路將基地分割零散。瓦倫丁設計組合的規劃構思是解構中國文字中篆書的“園”字,富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園”字的外框設計成綠環,用於界定植物園的內外空間並使零散土地形成整體;三個部首代表植物園中的山、水和植物,體現了江南水鄉的景觀特質。 2011年1月2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宣布,占地207公頃、已投資20多億元的辰山植物園當日起正式對外開放,門票價格為60元,2011年前實行優惠價格40元。

簡介

上海辰山植物園由上海市政府、中國科學院國家林業局合作共建,是融科研、科普、景觀和休憩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其項目規劃方案面向國際徵集,經專家組評議,由德國瓦倫丁設計組合中標。
辰山植物園批准占地207公頃,基地內除71.4米的辰山外,地勢較為平坦,並有河道、公路將基地分割零散。瓦倫丁設計組合的規劃構思是解構中國文字中篆書的“園”字,富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園”字的外框設計成綠環,用於界定植物園的內外空間並使零散土地形成整體;三個部首代表植物園中的山、水和植物,體現了江南水鄉的景觀特質。
2011年1月2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宣布,占地207公頃、已投資20多億元的辰山植物園當日起正式對外開放,門票價格為60元,2011年前實行優惠價格40元。

特色

華東原生植物收集量第一
辰山植物園是以華東原生植物的收集展示為主,長期目標是收集3萬種植物,開園前已收集了9000餘種各具特色的植物種類,辰山植物園的目標是收集全世界3萬種植物,其華東原生植物的擁有量為全國第一。
辰山植物園自2005年開始向世界各地派出採集隊伍,收集各種有經濟、科學和園藝價值的植物。廣泛收集木蘭科、薔薇屬、櫻屬、蘋果屬、鳶尾屬、水生植物、旱生植物、藥草植物、經濟植物、珍稀瀕危植物等專科專屬或專類植物以及溫室植物,並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養護和記錄。
其中,海島特有植物的收集,是辰山植物園的一個特色。目前已成功收集的海島特有植物有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普陀鵝耳櫟、單葉蔓荊等,既有保護意義彰顯的植物物種,又有觀賞性強的野生種類。
普陀樟和舟山新木姜子為樟科常綠喬木,既為海島特有植物,也是不為人所知的上海地區鄉土植物,在中國僅分布於浙江舟山群島、上海佘山島金山島,對於東海島嶼植物區系的地理演化、區系地位和特有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因為受分布地狹窄和島嶼居民活動的影響,該二種植物在野外生存狀態堪憂。為了全面認識其野外資源狀況,近年來辰山植物園對其主要分布島嶼進行調查,開展了居群遷地保護的研究,並在辰山北坡建立了基於遺傳多樣性的遷地保護地。該二種植物在保護地生長良好。其中,舟山新木姜子因為新葉背面密被有紅棕色毛,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被當地人稱為“佛光樹”,在地方宗教界人士的推動下,該樹種日益得到海島居民的認可和保護。
專類園是全園的核心展示內容。根據世界植物園專類園的基本設定,結合辰山植物園的地理氣候特點,布置有26個專類園(試開放期間初步建成23個,溫室將在2010年年底向遊客開放)。在中心植物展示區,通過塑造適宜不同植物生長的獨特生境,以及植物的收集、種植和造景,形成風格各異、季相分明、步移景異的豐富景觀。其中礦坑花園、盲人植物園、水生植物園及岩石藥物園等頗具特色。
辰山曾是開採建築石材的場地,西側採石場在山體開採完後,又向地下縱深挖掘,現留下採石場遺址的礦坑深潭。辰山植物園在建設中因地制宜,依據生態修復的原理,通過對現有深潭、坑體、地坪及山崖的改造,建設成地貌奇特、高山飛瀑、季相分明的礦坑花園。
礦坑花園由鏡湖區、台地區、望花區和深潭區組成,花園設計將場地中的後工業元素、辰山文化與植物園的特性整合為一體。鏡湖區倒映著辰山山體,恍若水天一色。台地區以鐵鏽鋼板覆蓋部分區域,配以錯落有致的青石台階,演繹出山與石的剛毅。望花區多栽種地被花卉,四季繁花似錦、色彩艷麗,僅在該區域栽植的植物就超過1500種。深潭區更是鬼斧神工,此處建有水簾飛懸、霧氣瀰漫的瀑布景觀,其下為採石場遺址的礦坑深潭,遊客可由嵌在崖壁上的入口構築物,沿著曲折的山崖棧道往下走,親臨深潭水面,穿過由石樑開鑿而成的“一線天”,並沿水面浮橋繞過潭中孤島,進入貫通東面岩石藥用植物園的山中隧道,沿途可欣賞到懸崖飛瀑、深潭幽碧的絕妙景觀,尋覓到奇趣無窮、驚險刺激的獨特體驗。
而盲人植物園以視力障礙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形狀如同一顆米粒,故以“一米陽光”為主題,弘揚和諧社會的人文關懷,突出資源共享、人文精神和人性化理念。針對盲人的觸覺、聽覺、嗅覺等需求,園區內相應種植無毒、無刺,具有明顯的嗅覺特徵、植株形態獨特、色彩鮮艷亮麗的各類植物。園內合理設定中、英、盲文和語音系統,修建盲人道路方便盲人遊客出入植物園,並設有適合盲人使用的扶桿、憩亭、廁所等無障礙設施。

設計

辰山植物園的設計還體現了循環生態的理念,力求構建一個較穩定的、低能耗的生態系統。地形處理因地制宜,依照原有地貌和肌理,構建湖面、水景,挖湖的土方用於堆積綠環,基本滿足土方平衡;運用生態手段對被破壞的山體和污染的水體進行綜合治理,技術節能可行;主體建築鑲嵌在外圍綠環中,整體上節約用地,降低了能源消耗。
辰山植物園內展覽溫室、科研中心、南出入口(科普與管理中心)三大主體建築,鑲嵌在蜿蜒的綠環之中,與綠環的地形走勢完美地融合為一體,降低了建築物建造和使用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體現了植物園的綠色特質。展覽溫室由三個獨立的溫室及溫室能源中心組成,總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為國內最大的展覽溫室群。三個溫室利用可再生的能源,採用獨立分區的智慧型環境控制系統,突出單個溫室的環境條件,內部形成多種氣候類型,種植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主入口綜合建築位於辰山植物園南邊,將售票、科普、展覽、行政管理、遊客服務等多項功能巧妙地融為一體,節省了用地空間,突出綜合服務功能。科研中心是以植物科技研究為主的多功能建築,建築體形依環狀地形走勢而生,建築和地形的輪廓線互相交錯在一起。
上海辰山植物園
全園套用領先的太陽能、地源熱泵、空調水蓄冷設施及雨水收集技術。其中太陽能的裝機功率為:370kW/小時,地源熱泵的規模為:地源熱泵機組製冷容量1360kW。制熱容量1460kw。在相同的用電量情況下,它能多產生50%的能量。空調冷源設定水蓄冷設施,利用晚間低價電時段進行蓄冷,白天用水池中的水為展覽溫室空調服務,達到移峰填谷的效果,節省運行費用。溫室內雨水收集回用400噸,可供7天溫室植物澆灌用量。運用新技術使得辰山植物園大大節約了運營成本。
同時,辰山植物園建立了一整套數位化和智慧型化管理體系。採用3D技術建立辰山植物園入口網站,採用虛擬技術,在網站上進行展示、示範、互動活動;建立有辦公自動化系統、郵件系統、科研項目建設管理系統、數位化資產管理系統、音像資料管理系統辦公信息體系;建立有定植圖系統、活植物信息管理系統、標牌管理系統、採集信息資料庫、植物引種資料庫、植物基本信息資料庫等植物信息系統植物信息管理系統和資料庫;建成有電子門票管理系統、綜合信息管理、人流量實時統計、園區一卡通、安保監控、設備自控、背景廣播和應急回響系統等智慧型化管理體系。通過數位化植物園的建設,實現植物、標本、資產等基礎數據、圖形和圖片的有機結合,實現日常工作管理數位化、網路化、規範化,植物生長過程數位化。

遊園提醒

1、票價:實施統一門票(不包括遊船、電瓶車等項目),價格為60元/張。4月1日前,維持試開園期間40元/張的票價。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價格優惠辦法。成人可免費攜帶一名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入園;本市70歲以上老人憑相關證件享受半價優惠;離休幹部、現役軍人、殘疾人憑相關證件免費入園;團體遊客由導遊出示導遊證至團體購票視窗購買團體票入園。
2、餐飲:植物園主入口設餐廳、咖啡吧;園內設5個小賣部,可提供方便食品。
3、遊覽:園內設遊覽車,通行線路全程約3530米,共設定9個站點,票價10元/人。

交通

植物園一號門地址為辰花公路3888號;二號門地址為沈磚公路、佘天昆公路;三號門地址為辰塔路、佘天昆公路。
(1)公共運輸線路。有兩種方式:一是可乘軌交9號線在洞涇站下車,在站外換乘松江19路區間車,直接到達辰山植物園1號門或3號門。節假日遊客高峰期間,辰山植物園將開設從洞涇站至1號門、2號門的免費專線車。
是乘坐軌交9號線佘山站下車,在站外免費租賃腳踏車,沿林蔭新路騎約5公里就可到達,並可在辰山植物園1號門、2號門、3號門的腳踏車停放點還車。此外,在節假日、雙休日,已開通從市旅遊集散中心出發的旅遊專線車。
(2)自駕車線路。G60滬昆高速公路松江新城出口沿嘉松公路向北至辰花路左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左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G50滬渝高速公路趙巷出口沿嘉松公路向南至辰花路右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右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3個入口均設定大型停車場,共有2800多個小車停車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