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

松江新城

根據總體規劃,松江新城分兩期開發。近期開發土地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規模30萬,界限東起通波塘,西至油墩港,南起滬杭鐵路,北起規劃中的旗天路。計畫2005年底初步建成。遠期開發地域擴至6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達到50萬。周邊界限東起洞涇港,西至油墩港,南起滬杭鐵路,北至規劃的花辰路。2005年,松江新城將成為一座與上海國際大都市相呼應、具有中等規模的現代化新型城市。松江新城將是21世紀松江的政治、教育、文化和居住中心。

基本信息

簡介

松江新城松江新城

2001年1月5日,上海發布市府一號檔案,提出構築特大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城鎮體系,重點建設展現異國風情的“一城九鎮”的戰略構想。按照規劃,上海郊區將依託重大經濟項目和骨幹交通建設,重點發展新城和中心鎮,構築上海現代城鎮體系,切實改變中心城區蔓延擴張、郊區分散布點的格局,形成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城鎮群和都市經濟圈。

發展歷程

何時提出
松江新城松江新城
2001年1月5日,上海發布市府11號檔案《關於上海市促進城鎮發展的試點意見》,提出構築特大型國際經濟中心城市城鎮體系,重點建設展現異國風情的“一城九鎮”的戰略構想。按照規劃,上海郊區將依託重大經濟項目和骨幹交通建設,重點發展新城和中心鎮,構築上海現代城鎮體系,切實改變中心城區蔓延擴張、郊區分散布點的格局,形成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城鎮群和都市經濟圈。
松江新城就是其中的“一城”,60平方公里土地分兩期開發,人口規模達到74萬,到2009年,松江新城已經成為上海政治、文化、教育和居住的新中心
松江新城,精彩規划走向未來  松江新城總體規劃結構由城市中心區、副中心區、交通樞紐區和居住區組成。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區包括商業金融、文化會展、旅遊、辦公及交通中轉等設施。以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線路的松江站為核心形成的交通樞紐區,形成松江發展的一個多功能區域。
大幅擴容
松江新城的面積將由60平方公里拓展至160平方公里,人口也將由60萬擴容至110萬;同時,新城主城區東西兩側的產業園區也首次被納入新城範疇———記者獲悉,《松江新城總體規劃修改方案(2010—2020)》日前通過市規劃委員會全會審議,這意味著松江新城將迎來第二輪發展的全新機遇,並有望成為全市第一個產城融合、擁有超百萬人口的新城。
松江新城啟動建設,它是上海率先試點並基本建成的新城。在建設過程中,松江新城的發展遇到了三次重大機遇:第一次是滬杭高速公路的建成啟用;第二次是市郊第一條軌道交通線9號線的開通,新城與市中心連成一個整體;第三次機遇則是2010年滬杭高鐵建成通車,長三角一體化的加速趨勢給新城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在規劃修編中進行全新對接。
另一方面,到“十一五”末,松江新城已經基本建成,提前完成各項發展目標任務。比如,在原定目標中,規劃到2020年全區人口達125萬;實際上到2010年底,松江全區人口已達約158萬,新城的居住人口也突破原定標準,原有的基礎和配套等已很難滿足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進一步增強新城規模能級,充分發揮其在最佳化空間、集聚人口、完善功能、保障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在新一輪規劃中,松江新城一直延伸到了黃浦江畔的生態涵養林附近,總面積比原來增加一倍多。新城北起賣新公路、花辰公路,南抵申嘉湖高速公路,西至郊區環線(原A30),東接閔行,由新城南片區、新城北片區、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4個片區組成。
松江新城
松江新城啟動建設時,規劃預計到2020年人口為60萬。在修編後的新規劃中,預計到2020年新城常住人口將達到110萬人。為了體現松江新城的規模,泗涇鎮和九亭鎮被規劃成“新城輔城”,而今,考慮到人口規模、城市管理、區域環境等多個因素,泗涇和九亭將不再屬於新城範疇。
松江新城的4個片區,還被進一步細分為9個組團。其中,新城北片區包括了核心組團、大學城組團和茸北組團;新城南片區包括老城組團和新拓展的南永豐組團、華陽橋組團;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包括車墩組團、工業園區組團和科技園區組團。備受關注的“高鐵片區”處在新城南片區之中,總用地面積18平方公里,是本輪規劃新拓展的城市空間,將形成南永豐和華陽橋兩個組團,也是松江新城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引擎。
據透露,在松江新城新一輪建設中,有關方面還將充分吸取前10年建設的經驗和教訓。比如,今後新拓展的新城區域將全面推廣“小街坊”、“小馬路”等規劃和建設,而不再以大馬路、大街坊取勝,更注重“以人為本”,讓人們生活得更舒心便捷。

規劃

松江新城松江新城
松江新城就是其中的“一城”, 60平方公里土地分兩期開發,人口規模達到50萬,到2005年,松江新城將成為上海政治文化教育和居住的新中心
松江新城,精彩規划走向未來
松江新城總體規劃結構由城市中心區、副中心區、交通樞紐區和居住區組成。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區包括商業金融、文化會展、旅遊、辦公及交通中轉等設施。以上海市軌道交通線路的松江站為核心形成的交通樞紐區,形成松江近期發展的一個多功能區域。
松江新城規劃
居住用地包括多個居住區,每一個居住區有一個中心,在各居住區中心和主要公共設施步行聯繫線路上分段設定混合功能步行街,形成一大城市風景線。每個居住區規劃密度和住宅類型各不相同,創造城市的可識別性、多樣性和層次感。
為方便居民出行和遊客觀光遊覽,道路交通系統規劃了機動車交通、公共運輸、步行/腳踏車交通、水上交通等交通方式,統一於松江總體規劃。
環境景觀系統包括兩個帶狀綠化公園,以及一個大型中央公園,可分為公共開放空間系統和水體系統兩部分,共同構築松江新城“水景花園”這一環境主題
松江新城,打造精英的搖籃
新城區西北角的高校園區, 將建成我國首座由多所大學抱團組成的高校園區。
短期內導入8萬名大學生、2萬名教職員工。
高校園區帶來的不僅是濃郁的校園城市氛圍, 更為經濟發展聚集了第一流的人才。
大學城建設
大學城位於松江新城示範區北塊,是一所具有現代建設理念的開放式新型大學群組合,既具有環境優美、格調高雅、一校一貌、資源共享、舒適實用的特色;又融合國外優秀建築風格,成為松江新城區一大景觀。大學城不僅大大提升松江地區的文化氛圍,也為松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輸送各類人才。
占地506.16萬平方米的松江大學城,將容納師生數十萬人,預計全部建成時間為2005年,目前已有部分建成小區開始運作。

擴容

松江新城松江新城
松江新城的面積將由60平方公里拓展至160平方公里,人口也將由60萬擴容至110萬。《松江新城總體規劃修改2010-2020公眾參與草案》在松江區入口網站公示。新城主城區東西兩側的產業園區首次被納入新城範疇,有望成為全市第一個產城融合、擁有超百萬人口的新城。
松江新城於2001年啟動建設,是上海率先試點並基本建成的新城。“十一五”末,松江新城已經基本建成。在原定目標中,規劃到2020年,松江全區人口達125萬;實際上到2010年底,松江全區人口已達約158萬,新城的居住人口也突破原定標準,原有的基礎和配套等已很難滿足發展的需求。根據最新的規劃顯示,預測至2020年松江區域總人口將為230萬人,其中新城人口規模110萬。急需進一步增強新城規模能級,充分發揮其在最佳化空間、集聚人口、完善功能、保障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在新一輪規劃中,松江新城將一直延伸到了黃浦江畔的生態涵養林附近,總面積比原來增加一倍多。未來新城東至區界——鐵路金山支線、南至申嘉湖高速、西至國道G1501(繞城高速)、北至辰花-賣新公路,將由新城南片區、新城北片區、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4個片區組成。規劃面積約160平方公里。
松江新城的4個片區,還被進一步細分為9個組團。其中,新城北片區包括了核心組團、大學城組團和茸北組團;新城南片區包括老城組團和新拓展的南永豐組團、華陽橋組團;工業園區和科技園區包括車墩組團、工業園區組團和科技園區組團。備受關注的“高鐵片區”則處在新城南片區之中,總用地面積18平方公里,是本輪規劃新拓展的城市空間,將形成南永豐和華陽橋兩個組團,也是松江新城新一輪發展的重要引擎。
同樣在2001年,為了體現松江新城的規模,泗涇鎮和九亭鎮被規劃成“新城輔城”,而今,考慮到人口規模、城市管理、區域環境等多個因素,泗涇和九亭將不再屬於新城範疇。
今後新拓展的新城區域將全面推廣“小街坊”、“小馬路”等規劃和建設,而不再以大馬路、大街坊取勝,更注重“以人為本”,讓人們生活得更舒心便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