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季風區

東部季風區

東部季風區背靠內陸高原,面向海洋。包括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級階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區。面積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45%,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5%。

名稱:

東部季風區

形成原因:可以明顯受到夏季風的影響。

範圍: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地區。

地貌: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

海拔:平均1000m以下,東部大多在500mm以下。

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季5—9月,年降水量大於400mm。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物種繁多。

土壤:土壤淋溶作用強。

河流:主要為外流河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遼河海河等雨水補給。

人類活動:廣泛、深刻,天然植被已不存在,栽種植物分布廣泛。

東部季風區 在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地區,背靠內陸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氣流影響,大部地區寒冷乾燥,風向與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替,這是中國的東部季風區。本區包括地形上屬於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級階梯的沿海廣大平原和丘陵地區,面積約占全國陸地面積的45%,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5%。

本區的濕潤程度較高,特別是東南部濕潤程度更高,河流均為外流河。中國主要的大河: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遼河、海河等,大多自西向東,由本區入海。地貌的外營力主要是常態的風化、物質移動、水力侵蝕堆積溶蝕等作用。地勢很少有超過2000米以上的高山,沒有冰川雪線。在沿海沉降地帶,因河流所夾泥沙的堆積作用,形成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平原,一些沒入海中的山嶺,露出海面的部分,則成為分布於沿海的眾多島嶼

本區內自然界的地域分異,主要因素是隨緯度而變化的溫度,由北而南,氣候逐漸變暖。由北起大興安嶺北端的寒溫帶,向南為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等溫度帶,其中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幅員最廣。天然植被以森林為主,也有一部分溫帶草原。但因本區農業生產的歷史悠久,人口稠密,除東北山地、橫斷山區、台灣東部山地尚保留有較大片原始森林,黑龍江省北部尚有一些未開墾的荒原外,絕大部分可耕地均已開墾為農田。平原地區村落和城鎮廣布,原來的自然面貌已大大改觀。

秦嶺是東部季風區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秦嶺是東部季風區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本區的秦嶺淮河一線,是南北地域分異的重要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以北的北方,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土壤凍結,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雨量集中在夏季,春季常苦旱,部分地方有鹽鹼土。代表性的森林,在寒溫帶為由興安落葉松組成落葉針葉林;在中溫帶為由紅松屬、屬、樺木屬等闊葉樹種組成的針闊混交林;在暖溫帶為由屬和赤松油松等松屬組成的針闊混交林。由於這一帶受人的干擾很大,天然森林保存很少,在華北常見的樺、楊、柳林主要是次生林或河岸林。作物多為旱作,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為主,南部可種植棉花甘薯等。東北地區除北部外多為一年一熟,華北可二年三熟,有水灌溉地亦可一年二熟。果樹有蘋果核桃板栗葡萄等。

中國北方,一年四季的景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同。冬季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一片銀裝素里的潔白世界。春季冰雪消融,農田翻耕後,東北平原富含腐殖質的暗棕壤黑土黑鈣土,呈現黑色。華北大地的基本色調則為黃色,西部有堆積很厚、面積廣大的黃土高原。這些黃土疏鬆易蝕,被侵蝕的黃土經過流水的搬運,大量堆積於平原地區形成次生黃土,甚至在河流、湖泊、海洋、天空中都有黃土的蹤跡,所以河名“黃河”,海名“黃海”,華北大地也有人稱之為“黃土地”。夏季炎熱多雨,樹木蔥籠,莊稼茂盛,大地呈現著一片青綠色彩。這時,東北平原尚未開墾的草甸草原,雜類草先後開放出不同顏色的艷麗花朵,被稱為“五花草塘”。秋季是紅葉滿山、莊稼黃熟、棉桃銀白、果實纍纍的色彩絢麗的收穫季節。

中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南方, 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土壤基本不凍結,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土壤無鹽鹼,全年都有作物生長,主要作物為水稻,一年二熟至三熟。森林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有青岡木荷冬青等屬樹種。還有馬尾松林,以及人工杉木林、竹林等。南部邊緣為熱帶季雨林熱帶雨林。經濟林木可種植茶樹柑橘油茶油桐等。南部還可栽培香蕉鳳梨龍眼荔枝椰子橡膠等亞熱帶和熱帶植物。

南方一年四季基本上是水綠山青,田野翠碧。土壤為黃棕壤黃壤紅壤磚紅壤,因此越往南去,大地的紅色越顯著。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下,湖泊眾多,河網交織,為典型的“水鄉”景觀。四川盆地和南方的丘陵多已開闢為層層疊疊的梯田。四川盆地地表覆蓋由紫紅色砂岩、頁岩風化後的紫色土,被稱為“紫色盆地”或“紅色盆地”。江南丘陵的紅色砂礫岩區,有些被侵蝕而成朱崖赤壁的“丹霞地貌”(見中國的紅層)。西南石灰岩區,在溶蝕作用下,形成峰林、溶洞、地下暗河等發育完美的喀斯特(岩溶)地形(見中國的喀斯特(岩溶))。西南的橫斷山區,景觀呈垂直變化,由河谷到山頂,植被依次為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叢等。當地人民常以“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高山峽谷區氣候和景觀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