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落雁景區

東湖落雁景區

東湖落雁景區是國家5A級東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依白馬景區,南與磨山景區隔湖相望,東臨青王公路,規劃用地總面積為10.2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5.92平方公里,水域4.32平方公里。自2000年起,東湖風景區管理局利用三期旅遊國債資金開發建設落雁景區自然生態園,先後建成了清河古橋、鵲橋相會、雁洲索橋、蘆洲古渡、趙氏花園、古樹奇觀、雁棲坪沙、蘆洲落雁等八大景觀。自然生態園總面積345畝,由四個伸向水中的半島組成,該園植被茂盛、風動林濤、港汊交錯、水鳥眾多,東湖風景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造就了它秀美的生態環境和景觀,同時園內還集中修建了一批體現楚地民俗文化歷史的雕塑和建築,使您在欣賞旖旎景色回歸自然的同時走進歷史長廊,領略楚地民俗文化的經典。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東湖落雁景區東湖落雁景區
東湖落雁景區是國家4A級東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依白馬景區,南與磨山景區隔湖相望,東臨青王公路,規劃用地總面積為10.2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5.92平方公里,水域4.32平方公里。自2000年起,東湖風景區管理局利用三期旅遊國債資金開發建設落雁景區自然生態園,先後建成了清河古橋、鵲橋相會、雁洲索橋、團湖古渡、趙氏花園、古樹奇觀、雁棲坪沙、蘆洲落雁等八大景觀。自然生態園總面積345畝,由四個伸向水中的半島組成,該園植被茂盛、風動林濤、港汊交錯、水鳥眾多,東湖風景區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造就了它秀美的生態環境和景觀,同時園內還集中修建了一批體現楚地民俗文化歷史的雕塑和建築,使您在欣賞旖旎景色回歸自然的同時走進歷史長廊,領略楚地民俗文化的經典。

景點介紹

清河古橋

清河古橋清河古橋
全長150米,寬9米,如同一道長虹橫貫於磨山景區和落雁景區之間,橋頭矗立著楚國神射手養由基的青銅雕像。

鵲橋相會

鵲橋位於落雁景區的烏龍咀和長咀之間,以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為主題。該橋全長74米,寬4.8米,橋面上雕刻著數千隻喜鵲。

雁洲索橋

橋長120米,寬2米,是從烏龍咀通往關中咀的要道。木板鋪在鐵鏈上形成橋面,兩旁的鐵索就是扶手,橋下是團湖。

趙氏花園

坐落於烏龍咀上,清末民初廣東商人趙宗濤所建,曾住他的小妾。

團湖古渡

當年趙宗濤去看望他的小妾時,都是從關中咀的渡口上船,然後擺渡至烏龍咀“趙氏花園”,現在的古渡口有一艘十來米長的帆船。

古樹奇觀

和趙氏花園一牆之隔的古樹名木園占地320畝,遍植桂花、梅花、雪松、廣玉蘭、銀杏等70多種花木,百年以上的名木有100餘株。

雁棲坪沙

烏龍咀上有一大片草坪,草坪上有塊天然形成的巨石,外形酷似兩隻大雁在此棲息,“雁棲坪沙”由此得名。

蘆洲落雁

落雁景區內烏龍咀、關中咀形成湖心半島,半島上環境幽靜,高大的池杉、水杉成為大雁、野鴨、白鷺棲息的天堂。

一年四季,不論哪個季節到這裡來,你都會發現不同的驚喜。綠綠的芳草,密密的樹林,長長的索橋,獵獵的蘆洲,還有天空成群的大雁,水面嬉戲的野鴨,水底敏捷的龍蝦,水面茂密的野菱,都會使你體會到自然的和諧,讓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烏龍潭

位於東谷山沖底頭,兩山夾峙,中為一線幽澗,樹木交翠,綠蔭掩映。潭上平列著一排一丈多高的巨岩,彼此亂雜形成瀑床,泉源來自長沖、蘆林之水,終年流不間斷,水分五股從隙縫中輕飄而下,就象五把燦爛銀梭斜立崖前。下端潭面平闊不深,河水清澈,是觀瀑佳處。潭旁石上刻著“龍泉”二字。相傳潭裡有條烏龍,性情溫順,修煉從善,樂施好助,每逢大旱,便為山林噴雲生霧,脆降甘霖,因而深受民間崇敬,每年農曆六月六日,山民們都到這裡來祭祀。

烏龍古井

位於落雁景區烏龍咀正中,相傳為楚莊王平定叛臣斗越椒叛亂時官軍的飲水之處。此井深六丈,泉涌於底部烏石之隙,井水甘甜爽口,不論天干雨多,水位始終不變,水靜時湖面波光不興,水動時湖面波濤洶湧,故民間傳說此井為烏龍之眼,龍睡水靜,龍醒波興。據說七國買辦趙宗濤先生當時選址在此興建趙氏花園時就因為有了這口千年不竭的古井才下定決心在此建房、納妾、休閒度假。趙氏三姨太常常在此臨裝品泉,祈求漂泊在外的趙先生出入平安

景區特產

三百洞定向越野區坐落在自然風光秀麗、山清水秀的廣州從化神崗鎮三百洞村,占地面積6000畝;這裡有廣州市範圍內最高山峰:大尖鋒、小尖鋒,(海拔603米)是全國第一家以定向運動為主題的大型風景區、固定檢查點標,有按國際定向聯合會標準勘繪的1:5000及1:15000的彩色定向地形圖:三百洞定向越野區內林木茂盛、地貌地物豐富,果樹品種眾多。
特產
龍眼
正名叫做桂圓,是多年生常綠喬木植物,春天開花夏日結果。其果球形,殼淡黃色或褐色,果肉白色透明,汁多味甜,是嶺南佳果之一。連殼的龍眼還可加工培曬成龍眼乾(即桂圓肉),是一種具有鎮靜、滋補功能的藥材。龍眼原產中國,已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現廣州白雲區、海珠區,增城、番禺和花都市都廣種龍眼,其品種有烏圓、石硤、水眼、米仔眼、圓眼等,其中尤以海珠區新窖鎮小洲村出品的石硤龍眼最為出名。石硤龍眼果實大,產量高,清甜之中帶有蜜糖的味道。傳說“石硤”是“石夾”的意思,最早的龍眼樹是從大石縫中長出來的,由於樹根被大石夾住,只好往深土層里鑽,樹根吸收了地下的“精氣”,結出來的龍眼果特別好吃。
美食
滿壇香
滿壇香這道菜式是從潮菜“佛跳牆”演化而來,是將雞、鵝、鴨、魚肚、魚
三百洞生態度假區
三百洞生態度假區
唇、冬菇及其它海味等十數種原料分別煮好,然後集於一壇加入紹酒煲煮而成。其濃郁芬芳,營養滋補,最宜於冬令進食。
煎蘿蔔糕
煎蘿蔔糕是廣州人喜愛的一種點心,以黏米粉、蘿蔔絲為主料製成蒸糕。將黏米浸洗磨漿壓平,蘿蔔刨絲煮熟,以上兩種原料混成糊狀,加入蝦米、臘肉、豬肉、胡椒粉、醬油、味素、精鹽等拌勻蒸熟。家庭多在春節製作,茶樓則長年供應。蘿蔔糕一般在平鍋里用油煎幾分鐘,則香甜好食;而碗仔蘿蔔糕可熱食,無須煎制。
綠茵白兔餃
綠茵白兔餃是當年由泮溪酒家特級點心師羅坤創新製作的著名點心。在原來薄皮鮮蝦餃子的基礎上,用瘦肉鮮蝦等作餡料,改制成小白兔的形狀,用火腿肉點作眼睛,再用芫荽墊底擺盤,活象一群小白兔在草地嬉戲,故名。深得顧客青睞。

戶外培訓基地

簡介

三百洞度假村在成為全國知名的定向越野基地的基礎上,致力發展戶外拓展培訓,現已初具規模。擁有完善的戶外拓展項目場地、水上項目場地及野外關卡項目場地,並擁有一批從事軍事拓展與戶外拓展的專業培訓師及教練,對企業管理培訓有著獨到的見解。參加培訓,從中發現自身有待挖掘的潛力,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並能掌握找到問題以及通過自己與團隊的力量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讓員工體會到正確外理工作關係的方法,遇事先從自身問題著手,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形成一個凝聚力、行動力極強的團隊。
定向越野是指參與者依靠地圖、指北針等物品尋找組織者在大自然中預先設定的一定數量的檢點,以速度最快者為優勝的一種戶外體育運動。定向越野是一種體力+智力+團隊合作精神的活動,既有趣味性更具挑戰性。拓展訓練採用體驗式教學,即從實踐中學習,它採用計畫——實踐——反思——套用的學習過程,通過各種精心設計的活動、討論解決方法、組織實踐和分享檢討的過程,使學員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目的,”使學員將學習所得的啟示和體會套用於現實生活中。森林探險全程約五公里,林中小路依照自然條件略加修整,路途險象環生,根據拓展的需要,我們在自然的基礎上加以設定,形成了一系列的路障,既能提煉人們的膽識,又能增強人們的探索。
定向越野線路就有一條經480米尖峰坳下山到沙溪水庫,再接平沙公路到錢崗古村,全程12公里。錢崗古村位於北回歸線,是嶺南地區一處罕見的保留完整的明清建築群,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最近,錢崗古村的廣裕祠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項目獎第一名”。這是中國首度獲得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第一名的殊榮,從而顯示該區域有著豐富深厚的文化積澱,為從化文化古蹟和生態勝景相結合的新型旅遊開拓廣闊前景。

定向越野

定向運動是在叢林山地運用地圖指北針尋找組織者預先放置的若干檢查點,以尋找速度最快者為優勝,在這一過程中,參加者都必需掌握地形圖的識別及正確使用指北針。 定向運動的起源:起源地-----瑞典 相傳在美麗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叢林,童子軍領袖吉蘭特帶領童子軍訓練時發明了有趣的地圖尋寶遊戲,(現代定向運動的雛形)並在尋寶遊戲中灌輸著“一個戰士如不能熟練地在山地叢林利用地圖指北針就不能很好的完成保衛祖國的任務”。 定向越野場內還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的雛形司南的模型,三國時代指南車的模型及為定向運動中明顯地物而建造的燈塔等。 目前、湖南、上海、浙江、江蘇、廣州等教育廳、局己將定向運動列為中學生體育教學大綱內容及中學生運動會制定項目。

越野服務

三百洞定向越野提供以下定向服務:
1、大學生、中國小生定向體驗
2、家庭定向體驗
3、團體、企事業單位定向活動
4、以各種形式冠名定向比賽、定向活動
5、普及定向知識、地圖知識及野外活動知識
6、將與中國定向運動協會、香港野外定向總會合作開辦定向運動培訓班、組織定向比賽
7、售賣及出租定向器材及物品

收費標準

一、團體定向越野收費標準
1、學生團體:(高中以下團體)
10-50人內60元/人,51-100人55元/人
100人以上50元/人
2、成人團體:10-20人內80元/人,
21-50人內75元/人
50-100人內70元/人,100人以上65元/人
每一組提供一張彩色地圖,一個多功能指北針,一張檢查卡、兩支鉛筆。比賽完地圖、多功能指北針收回,損壞一個賠償二十元。
二、技術指導收費標準:一名定向越野技術員一小時100元
定向越野技術指導、越野技術知識培訓、講解,大自然探險、戶外生存大挑戰知識

交通路線

遊客去落雁景區有4條路線:
從鵝咀乘團湖遊船至景區關中咀碼頭上岸購票入園;
自駕車由梨園經沙灘浴場、鵝咀、黃家大灣、龔家嶺、張家鋪到落雁景區;
乘20、201、515、525路公汽至張家鋪,武昌區、洪山區一帶的遊客必須乘坐515路公汽至張家鋪,再沿青王公路向南步行2—3公里,在武漢動車檢修基地(樓上有巨大“CRH”標誌)南側穿過武廣高鐵隧道,再穿過三環橋下,即可到達景區北大門;
乘坐513路公汽至青王路落雁景區站下車
遊覽完磨山景區後從劉備郊天壇旁的清河橋至景區南大門(磨山門票已包含落雁景區門票,在落雁景區南大門門口出示磨山景區門票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