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畫

東巴畫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內容主要表現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它主要用於東巴教的各種儀式中。它以東巴教中的諸鬼神為繪畫對象,常見的有經書的封面和題圖,做佛事時用的布帛(卷)畫、木牌等。

簡介

東巴畫生肖圖

東巴畫是東巴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的內容主要表現古代納西族信仰的神靈鬼怪和各種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的各種世俗生活。

它主要用於東巴教的各種儀式中。它以東巴教中的諸鬼神為繪畫對象,常見的有經書的封面和題圖,做佛事時用的布帛(卷)畫、木牌等。

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產。納西族東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並對他們進膜拜祭祀,這種服務於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稱為東巴畫。東巴繪畫藝術具有象形文字經典所具有的五個藝術品特性,即貝葉經的形式、優美的線條、美麗的色彩、動態的表現和特徵的攝取。

東巴畫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尖頭木牌畫,一般畫神的形象,插於上方神壇前,平頭木牌畫,畫鬼的形象,插於下方鬼寨中。
(二)經書繪畫類:經書封面裝飾畫,經書扉頁畫,題圖和畫譜"冬模"等。
(三)紙牌畫:繪五方(東、南、西、北、中)等各戰神,神鵬"休曲"斗惡"署",金色巨型蛙、孔雀,各優麻神等和五幅冠,占卜打卦用的各類畫等。
(四)捲軸畫:每幅主要繪一尊大神或戰神,表現的是某個神祈及其所居的神界。
(五)神路圖:用於喪儀和超度亡度之儀式的大型縱向連續畫卷。東巴畫內容龐雜,用量極大,在整個東巴畫中能較規範地表現出異常豐富,成千上萬的各種形象,全賴於畫譜"冬模"。畫譜"冬模"對東巴畫有著指導和規範化的作用,使東巴畫不失其規矩,特徵和宗教內涵。

東巴畫的繪畫手法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形成多種風格,但從總體上大致可為兩類:
(一) 保留原始古樸畫法的;如東巴畫譜,木牌畫和經書繪畫類等,此類畫多用竹筆和自然顏料繪製,單線平塗;造型質樸古拙,簡練概括,變形誇張,線條粗獷流暢,率真豪放,剛柔兼備,有古樸稚拙之美。
(二)吸收融合漢、藏民族畫法的;如有些捲軸畫、神路圖和一些畫法精細的紙牌畫。此類畫多用毛筆和礦物質顏料繪製,把東巴畫傳統的古拙畫風與外來的精細清麗畫風有機地融匯在一起,形成粗細有致,疏密相間的風格,構圖日趨嚴謹,畫面繁實,層次分明,設色富麗,線條工整,造型準確,技術技巧有了突破性發展。

溯源

東巴畫東巴畫

東巴的經捲圖畫包括東巴圖畫文字封面裝幀畫經書扉頁題圖等。東巴的木牌畫是在簡制的木牌面上繪製出的圖像,它主要用於納西族的插地祭祀活動,與兩漢時期中國西北部古羌人"人面形木牌"有著淵源關係。

東巴畫主要取材於東巴經籍,並多為精工彩繪製成,各種神靈鬼魅、鳥獸蟲魚、樹木花草、人物形象等躍然畫中,栩栩如生。且東巴繪畫藝術具有象形文字經典所具有的五個藝術品特性,即貝葉經的形式、優美的線條、美麗的色彩、動態的表現和特徵的攝取。
20世紀80年代,納西族一些年近古稀的老東巴又提起畫筆繪製東巴畫,一批中青年畫家還在模仿的基礎上創作出了大量的現代東巴畫,使這一古老的藝術重又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這些畫以其古樸神秘的氣息、濃郁的民族特色引起了國內外美術界的熱誠關注,不僅多次在國內一些大中城市展出,而且還應邀遠赴美、日、韓等國展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戈阿乾等納西族藝術家還更進一步地將東巴畫製成蠟染扎染陶瓷掛毯等藝術品,深受本民族民眾和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藝術特色

東巴畫按其形式與所反映的內容,其中有的畫甚至還有專門的畫譜,可供後人臨摹

東巴畫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木牌畫:分尖頭形和平頭形。尖頭木牌畫,一般畫神的形象,插於上方神壇前,平頭木牌畫,畫鬼的形象,插於下方鬼寨中。

東巴木牌畫在藝術上,圖畫和象形文字混合使用,有的構圖上端畫日月星辰雲風,中間畫鬼神像,下端畫祭品寶物。圖像造型奇特,形貌古樸,線條粗獷,筆法流暢,具有先民原始藝術的特點。小小的木牌上,同樣可以容納西先民豐富的思想感情。如在舉行祭風儀式時,東巴們用木牌畫超度殉情死去的亡靈,讓它們順利回歸天國。木牌上銘刻著人世間的悲歡苦樂,木牌畫中原始宗教觀念與民俗人情相互交融。

2、經書繪畫類:經書封面裝飾畫,經書扉頁畫,題圖和畫譜"冬模"等。

3、紙牌畫:繪五方(東、南、西、北、中)等各戰神,神鵬"休曲"斗惡"署",金色巨型蛙、孔雀,各優麻神等和五幅冠,占卜打卦用的各類畫等。

東巴畫東巴文化

東巴的紙牌畫以自制的土紙為載體,它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繪製的神像,或豎於神壇供人祭拜,或戴在祭司頭頂;另一類是繪畫譜典,或用作繪畫者的規範,或用作繪畫傳承時的教本,這種譜典種類較多,可以自成體系。東巴的捲軸畫多繪於麻布或土布上,四周用藍布裝裱,上有天桿,下設地軸,繪畫內容多為納西族信奉的神祗。捲軸畫在繼承納西族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借鑑了藏、漢等民族的繪畫技法,又吸收了佛、道文化元素,特別是吸取了元、明以來藏族唐卡造像藝術的特點,兼收並蓄,形成一種新的繪畫形式。

4、捲軸畫:每幅主要繪一尊大神或戰神,表現的是某個神祈及其所居的神界。

5、神路圖:用於喪儀和超度亡度之儀式的大型縱向連續畫卷。東巴畫內容龐雜,用量極大,在整個東巴畫中能較規範地表現出異常豐富,成千上萬的各種形象,全賴於畫譜"冬模"。畫譜"冬模"對東巴畫有著指導和規範化的作用,使東巴畫不失其規矩,特徵和宗教內涵。

東巴畫的繪畫手法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形成多種風格,但從總體上大致可為兩類:

1、 保留原始古樸畫法的;如東巴畫譜,木牌畫和經書繪畫類等,此類畫多用竹筆和自然顏料繪製,單線平塗;造型質樸古拙,簡練概括,變形誇張,線條粗獷流暢,率真豪放,剛柔兼備,有古樸稚拙之美。

2、吸收融合漢、藏民族畫法的;如有些捲軸畫、神路圖和一些畫法精細的紙牌畫。此類畫多用毛筆和礦物質顏料繪製,把東巴畫傳統的古拙畫風與外來的精細清麗畫風有機地融匯在一起,形成粗細有致,疏密相間的風格,構圖日趨嚴謹,畫面繁實,層次分明,設色富麗,線條工整,造型準確,技術技巧有了突破性發展。

東巴畫常以東巴教中的諸鬼神為繪畫對象。最有名的布卷畫《什羅神路圖》《民間神路圖》各長5米左右,繪有幾百個鬼神。布卷畫《什羅展》畫面正中上方為大鵬鳥,左邊為金鹿,右邊為人面獅,正中為東巴祖師丁巴什羅像,還國有南方神"茨日蒙果",西方神"納采充吾",北方神"古色克布",東方神"索耶采古"。四方神下有兩個叫"海米拉姆"的女神,女神下面有兩個鼓手,稱作暢巴(藏語,意為舞者)。再下面畫有三座雪山,雪山下面是大海。木牌畫,先將圓木劈成兩半,剝去樹皮,削尖底部,製成長30-70厘米,寬8-10厘米的木牌,牌面上下兩端飾天與雲彩、地與山水,中間繪有各種圖像。木牌畫普遍用於祭風、祭龍王等道場,有《祭風木牌畫譜》一書,全書44頁,畫有103個不同形象的鬼神、人物及各種鳥曾、坐騎。東巴畫用竹筆色勒,線條圖形穩定堅實,著色用松枝尖或毛筆平塗,色調明麗而諧調,所繪畫面形象傳神,既有現實生活的直觀感,又有宗教意識的創意。

《神路圖》全長達十四米多,寬二十六厘米左右,由一百多幅分格連環畫組成,直幅長卷上共描繪了三百六十多個人物及動物形象,分為地獄、人類世界、自然天國、天國四個部分,畫面色彩鮮明、艷麗,人物造形生動、鮮明,既受藏傳繪畫藝術影響,又具有納西族傳統風格和特色,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神路圖》主要用於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反映了納西族靈魂不滅的生命意識和完善人生的倫理觀念,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

傳承意義

東巴畫東巴藝術

東巴繪畫主要以木片、東巴紙、麻布等為材料,用自製的竹筆蘸松煙墨勾畫輪廓,然後敷以各種自然顏色,絢麗多彩,歷經數百年而不褪色。其繪畫形象具有強烈的原始意味,以線條表現為主,並不注重事物外部的形體比例,但樸實生動,奇異詭譎,野趣橫生,色彩多用原色,鮮艷奪目。許多畫面亦字亦畫,保留了濃郁的象形文字書寫特徵,是研究人類原始繪畫藝術的"活化石"。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雲南省麗江市和訓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相關資料

東巴意為“智者”,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中的經師或祭司。他們掌握古老的納西象形文字,熟悉東巴經書,能歌善舞,擅長繪畫紡織,製作泥塑木雕,善於占卜,主持各種宗教儀式,並墨守成規。東巴一般世襲相傳,亦有投師學藝而成。東巴教有其原始主丁巴什羅,但無寺廟,東巴不出家,他們之間沒有等級區分,只有知識多寡、技藝高低和傳延代數之多少及聲譽大小之別。大凡民間,起房蓋屋,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逢年過節,即受邀主持各種儀式,收取相應報酬,平時在家從事農牧勞動。
東巴儀式
納西族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向人為宗教過渡的一種宗教。多達30多種的東巴教儀式是納西東巴文化的主要載體,即用象形文字記載在東巴經書里的內容通過各種宗教儀式表現出來,並以宗教儀式傳承下來。這些儀式力圖詮釋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矛盾,與納西族先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祭天》、《祭風》、《祭署、《祭丁巴什羅》等是比較具有代表性儀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