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芹菜膾

《東坡集》載曰:“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東坡謫居黃州期間,在城東開荒種地,於瓦礫中發現了他在家鄉愛吃的芹菜。這芹菜,就是蘄菜。鄂東各地都有這種菜,蘄春的“蘄”本為芹菜,因以“蘄”(芹)名縣。東坡就把他家鄉特有的春鳩膾的作法揀了起來。這就是取斑鳩胸肌肉,切成絲入豬油鍋,用旺火炒至半熟,再用芹菜段,加鹽,下醬油拌炒。如此便是東坡芹菜膾。

簡介

在《東坡傳》中游:蘇東坡被貶黃州時,過蘄州,發現此地芹菜味美,他老家有道菜叫“春鳩膾”,其做法是用雪下芹菜的嫩芽(應該是旱芹),配以斑鳩肉絲炒熟。於是東坡先生用蘄州的芹菜(水芹)改良成“蘄芹春鳩膾”。即今“東坡春鳩膾”是也。

做法

原料

東坡三十二味東坡三十二味

斑鳩胸脯肉,嫩芹菜,雞蛋清,白糖,濕澱粉,紹酒,豬油,胡椒粉,味素,精鹽,蔥花,薑末。

製法

1、選用初春斑鳩胸脯肉放入清水盆中漂去血液、洗淨,用刀背將肉拍松,切絲盛缽,下紹酒、精鹽稍漬,以濕澱粉、雞蛋清拌勻。芹菜洗淨切成絲。
2、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燒至五成熱,放入鳩肉炒散,呈乳白色時,倒入漏網濾去油。
3、原炒鍋內留油50克,置旺火上燒熱,下芹菜絲稍炒散發出香味時,再放入鳩肉合炒,加薑末、白糖、味素、胡椒粉、蔥花、滑炒兩分鐘,起鍋盛盤即成。
此道菜芹菜清香,鳩肉鮮嫩,是上乘野味佳品。

由來

《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北宋詩人蘇東坡遭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的下放生涯,填詞飲酒,開創一代雄豪文風及精細美食。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一客家常菜爾。然而蜀芹,卻難敵楚蘄《呂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雲夢之芹。雲夢之芹就是楚蘄,或者說是湖北蘄春的芹菜。蘇東坡先生在黃州的日子裡,常到周邊走動,一方面寫詩,一方面喝酒,春鳩膾便也就移植了,且有新意。
春天,蘇東坡來到黃州相鄰的一個州———羅州,今天的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這個羅州從北齊到南宋,一直非常有名,物產豐富,城建豪華,風景優美,特別是其獨有的特產蘄菜、蘄艾、蘄龜、蘄蛇、蘄竹聞名八方,蘇東坡先生就吃用蘄菜做的春鳩膾。北宋時期,斑鳩還是普通的類,極容易獲得,鴿子是從斑鳩馴化而來的,惟斑鳩胸寬、翅尖窄、頸長,不宜遠途飛翔。取斑鳩胸脯肉,精切細絲,再切蘄段、薑絲、丁香乾絲若干,用雞蛋清拌好斑鳩絲,擱蘄芡抓勻,鍋中燒熱茶油,將斑鳩絲投鍋里炸散撈起,將蘄段、薑絲、丁香乾絲清炒,八成熟時,復投入斑鳩絲,佐鹽、胡椒粉、蔥花合炒,於是蘄菜的辛香、丁香乾子的豆韻、斑鳩絲的野鳥氣息合併了春時的新鮮味道,實在是清新爽口,佐酒之佳肴。
蘇東坡先生在羅州城吃了春鳩膾,就又去到羅州城外遊覽,蘄河兩岸垂柳依依,蛙鳴鳥啼,蘄綠水白,小橋漁舟,忽見城牆涵輝閣上有一聯“霽容天在水,春態柳藏橋”,頓覺有趣,又覺有憾,於是前往,揮毫寫出“春色柳藏橋”,便是“霽容天在水,春色柳藏橋”,一字之改使對子完美無缺了。
蘇東坡游完羅州返回黃州,就將春鳩膾帶回去,東坡春鳩膾則是後人加上的,原意是蘇東坡乃天下大詩人大美食家,加上東坡二字,就提高了春鳩膾的格調,其實以雲夢之芹炒斑鳩———鴿子的先鳥,這正是陽春白雪呢,不過可以加上一條,就當是尊重蘇東坡先生的智慧財產權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