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礦冶

東周的銅礦冶遺址已發現多處,其中包括湖北大冶銅綠山銅礦冶遺址和山西侯馬鑄銅遺址。它們的發掘為研究東周的銅礦冶和鑄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

名稱

東周礦冶

介紹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開展,東周的銅礦冶遺址已發現多處,青銅器鑄造遺址在列國都城附近更普遍存在。湖北大冶銅綠山銅礦冶遺址和山西侯馬鑄銅遺址是東周考古的重大發現,為研究東周的銅礦冶和鑄造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銅綠山古礦冶遺址以其宏大的規模和極其豐富的內涵,以及通過多學科綜合研究所提示的採礦、冶煉的高超水平,為國內外學術界所矚目。東周的青銅器主要指各國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或婚喪禮儀時所用的青銅禮器和樂器,也包括一些生活用具、車器馬飾、兵器及工具等。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很大發展,禮器種類有明顯變化,商代和西周盛行的酒器大量減少,蒸飪器與盛食器數量增多。東周銅器中,以各國諸侯和卿大夫的禮器數量最多,地位越高,享用數量越多。就禮器而言,有鼎、豆、壺、盤、尊等,樂器有編鐘,生活用具有帶勾和鏡等。從各地出土的銅器及山西侯馬鑄銅遺址出土的陶范考察,當時除採用渾鑄法外,已廣泛採用分鑄技術,即將器物的耳、足、環等附屬檔案鑄好之後,嵌在主體範中,然後灌注銅液,讓器身和附屬檔案熔鑄在一起。也有先將主體和附屬檔案分別鑄好,然後再用合金焊接。春秋中期以後,還出現失蠟法溶模鑄造技術,如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銅禁、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銅尊盤等,上下多層花紋皆纖細透空,即以這種技法鑄成。但一般工具和兵器仍用合范鑄造,而且一范多用。銅器花紋的製作已採用花版捺印的新技術,其它如鑲嵌、鎏金、金銀錯、細線雕等新工藝,使東周銅器的裝飾花紋富麗堂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