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杭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杭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杭行,女,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近年來主持和參與的課題主要包括: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官員腐敗的經濟倫理學研究”;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證券市場制度與結構研究”;上海市教委青年項目:“中國證券市場制度模式:理論與路徑”; 國家教育部一般項目:“中國證券市場根本性缺陷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地增值稅的國際比較”; 復旦大學宣傳部研究項目:“解讀中國社會結構”等。 發表的論文和專著主要有:《證券市場制度效率研究》、《股票投資》、《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腐敗的經濟倫理學分析初探”、“對中國福利制度的深層次思考”、“中國傳統官文化與官員腐敗”、“資本市場在國企改革中的作用”、“我國股市體制性缺陷分析、“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及對策”、“高薪與養廉:一個簡單的模型和實證分析”、“新興資本市場開放利弊分析”、“奢侈: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感受通脹”與“統計通脹”,偏差何在?等。 2000年9月,獲首屆復旦大學“世紀之星”稱號; 2003年11月,入選“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2009年1月獲“2008年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此外,所教授的“財政學”課程於2008年2月獲得“復旦大學精品課程”稱號;“公共財政學課程建設”和“金融市場學課程建設”分別於2005年11月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

簡介

杭行,女,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

畢業於復旦大學經濟學系,分別在2002年、1993年和1990年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碩士和學士學位。

1992年參加“福特基金會中美經濟學培訓班”的學習,獲結業證書。

1993年起在復旦大學經濟學系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

2005年8月-2006年8月,赴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為高級訪問學者。

主持和參與的課題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官員腐敗的經濟倫理學研究”;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證券市場制度與結構研究”;

上海市教委青年項目:“中國證券市場制度模式:理論與路徑”;

國家教育部一般項目:“中國證券市場根本性缺陷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地增值稅的國際比較”;

復旦大學宣傳部研究項目:“解讀中國社會結構”等。

發表的論文和專著主要有:

《證券市場制度效率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股票投資》(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譯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8年10月);

“腐敗的經濟倫理學分析初探”(《復旦學報》2004年第二期)、

“對中國福利制度的深層次思考”(《復旦學報》2003年第四期,人大複印資料:C41《社會保障制度》2003年第11期轉載)、

“中國傳統官文化與官員腐敗”(《解放日報·理論版》2007年8月26日)、

“資本市場在國企改革中的作用”(《學術月刊》2000年第六期)、

“我國股市體制性缺陷分析”(《經濟學家》1999年第六期,《人大複印資料》2002年2月轉載)、

“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及對策”(《復旦學報》2002年第二期)、

“高薪與養廉:一個簡單的模型和實證分析”(《世界經濟文匯》2005年第四期)、

“新興資本市場開放利弊分析”(《價格理論與實踐》2003年第八期)、

“奢侈: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經濟學家茶座》第32輯,2007年12月)、

“感受通脹”與“統計通脹”,偏差何在?(《解放日報》2008年3月25日)等。

2000年9月,獲首屆復旦大學“世紀之星”稱號;

2003年11月,入選“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

2009年1月獲“2008年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

此外,所教授的“財政學”課程於2008年2月獲得“復旦大學精品課程”稱號;“公共財政學課程建設”和“金融市場學課程建設”分別於2005年11月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