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座落於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有章乃器、駱耕漠等著名校友。學校設定了多個專業,在校學生31000餘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和普通本科生25000餘人。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校園一角

1911年,創建杭州中等商業學堂章乃器駱耕漠等是該校的著名校友。

1980年,國務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學院,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1990年,學校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3年,學校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授予權。

200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

學院設定

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旅遊學院、法學院、食品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日本語言文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章乃器學院杭州商學院(獨立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學院。

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

6大學科: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

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學現代商貿研究中心

1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

2個浙江省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統計學、企業管理學。

1個省級重中之重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

8個省級重點學科:企業管理學、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學、數量經濟學、旅遊管理。

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40餘個研究機構:浙商研究中心、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所、金融研究所、統計科學研究所、現代會計研究所、浙江省旅遊科學研究所、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WTO與中國法制研究中心、浙江文化研究所、食品與生物工程研究所、水產品加工研究所、網路與通信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與電子商務研究所、管理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藝術設計與動畫製作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等。

學校出版的《商業經濟與管理》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在國內外公開發行。

博士點和碩士點

3個博士學科點:企業管理學、統計學、食品科學。

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37個碩士點:企業管理學、技術經濟與管理、西方經濟學、區域經濟學、國民經濟學、財政學、勞動經濟學、國防經濟學、會計學、旅遊管理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金融學、食品科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生物化工、環境工程、糧油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管理科學與工程、外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經濟法學、行政管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設計藝術學、專門史。

具有MBA招生權和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資格。

本科教育

43個本科專業: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勞動與社會保障、金融學、保險、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旅遊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法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套用化學、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軟體工程、漢語言文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土地資源管理、英語、日語、藝術設計、動畫。

6個省級重點專業: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17個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的專業:工商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法學、電子商務。

13個列入第一批招生的省市區:江蘇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福建山東甘肅海南省、江西省、重慶市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

辦學規模

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1700人,學生規模居在杭高校第3位。

教職工1841人。專任教師1134人。博士生導師19人。正高職稱149人,副高職稱401人。博士178人。

學校占地面積2023畝,分為下沙校區和教工路校區。建築面積9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7億元。圖書館藏書218萬冊,國內外報刊、雜誌11000餘種。經濟類藏書種類列浙江省高校前茅。

學校設有教育部國外考試(托福、GRE)中心、浙江省計算機套用能力培訓考核點、日本語能力測試考點、浙江省惟一的全國英語(PETS-5)考試點和全球保險業教育考試中心。

對外交流

學校擁有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學生招生權。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項目管理碩士(MPM)。

學校先後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日本、加拿大等45個國家的學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在該校設立全國第1個海外日本研究基地。

學校每年選派教師和優秀畢業生到國外留學深造。

學校設有英語培訓中心和國際教育中心。

辦學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增強整體實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科專業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校訓

誠 毅 勤 朴

浙江工商大學座落於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至今已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有章乃器、駱耕漠等著名校友。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學校擁有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理學、歷史學、哲學等八大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工程碩士等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學生招生權和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資格。在校學生31000餘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和普通本科生25000餘人。2006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

學校下設工商管理學院、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財務與會計學院、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日本語言文化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杭州商學院、章乃器學院、MBA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人民武裝學院等23個學院和現代商貿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浙江省旅遊科學研究所、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統計科學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食品與生物工程研究所、水產加工研究所等50餘個研究機構。

學校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15個省級重點專業、52個本科專業( 在14個省市區列入第一批招生,23個本科專業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招生);擁有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學科、10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浙江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6個浙江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在我國南方設立的唯一海外日本學研究重點基地,全國首個鮑莫爾創新研究中心。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還設有浙江省唯一的全球金融保險業(LOMA、CPCU)教育考試中心,浙江省省屬高校唯一的教育部國外考試(TOEFL、GRE、GMAT)中心和公共外語考試中心、全國日語能力測試考點。

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是浙江省3 個高校出版社之一。學校出版的《商業經濟與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學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商業經濟與管理》雜誌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學校現有教職工近2000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多人,博士生導師38人,正高職稱220人,副高職稱550餘人,博士450餘人。擁有“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才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輔導員1人,中國“傑出青年法學家”2人,浙江省功勳教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7人,入選省“151人才工程”培養人員1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4人,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教壇新秀4人,錢江學者(省特聘教授)2人,西湖學者7人。

學校先後與美、英、加、澳、日、韓等50多個國家的大學、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學校現有中國語言與文化、中國與中國商務、商務漢語等多個培訓、合作項目。2004年起,學校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合作培養項目管理碩士(MPM)。浙江工商大學法語聯盟是法國法語聯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夥伴。

學校占地面積1944畝,分為下沙校區和教工路校區,總建築面積90.9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億多元,教學用計算機7920餘台。圖書館紙質圖書213.3萬冊,電子圖書容量25000GB,中文紙質報刊2115種,外文紙質報刊248種,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21000餘種。

浙江工商大學秉承“誠、毅、勤、朴”的校訓,正在大力實施“創新強校,特色名校,加快轉型,躋身百強”的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