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河街道辦事處

束河街道辦事處

束河街道處麗江古城區西北部城郊結合區域。下轄開文、龍泉、中濟、黃山、尚義社區居委會,共有21個居民小組45個社,農業常住人口9942人,占常住人口95%以上,總幅員面積12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9420公頃,森林覆蓋率為77%。總耕地面積15378.24畝。

基本信息

簡介

(圖)束河街道辦事處束河街道辦事處

束河,納西語稱“紹塢”,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明朝徐霞客云:“……西瞻中海,柳岸波縈,是為十合。”故又稱“十合”。2003年11月底,古城區鄉鎮機構改革,設立束河街道辦事處,下轄龍泉、中濟、開文、黃山四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共有2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9393人。

束河茶馬古鎮位於麗江城區西北部4km處,海拔2440米,有近千戶人家,約5000人,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是納西族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和茶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重要集鎮之一,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標本,是雲南乃至全國對外開放與馬幫活動完美結合的集鎮建設典範,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束河古鎮地處麗江風景區的核心部位,它北靠雪山、南眺古城、東臨象獅、西依芝山,坐西朝東、背風向陽,被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的昌盛和興旺發達。鎮內清泉噴涌、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是遊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併流旅遊區的樞紐點,被人賜以“雪山下的世外桃源”、“神秘的納西原生古村落”、“千年清泉之鄉”等美譽。2005年被評為“中國魅力名鎮·最佳人居環境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旅遊資源

(圖)束河古鎮束河古鎮

束河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最著名的束河茶馬古鎮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歷經千餘年風雨而風韻不衰,已成為國內少有的農耕文化、商業文化並存的活標本,是迄今為止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景點

束河八景——煙柳平橋、夜市螢頭、龍門望月、雪山倒映、斷碑敲音、魚水親人、西山紅葉、石蓮夜讀。

四方街——長寬不過30幾米,有五條街道通向四面八方,水流環繞,正中為市,是麗江壩最古老的集鎮之一。

青龍橋——麗江壩區最為古老、規模最大的單孔石拱橋,見證了茶馬古道的歷史滄桑,現仍流傳著“仙人足印”等眾多動人傳說。

龍泉寺——清泉、古樹、古剎與天光雲影共徘徊,構成束河景區的風水寶地。

茶馬驛棧與民居院落——雖只是木石與泥土的結合,但古樸的陳設,繁盛的花木,溫暖的陽光,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讓你留連忘返,馬鍋頭的舊跡,等待你去發現。

(圖)束河旅遊束河旅遊

大覺宮壁畫——明代碩果僅存的壁畫典範,品味中原文化在這裡的傳承。

茶馬古道博物館——讓遊人了解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重要場所。

普濟寺——銅瓦殿及普濟殘碑,再加上久負盛名的普濟海棠,讓你追尋藏文化在這裡的昌盛。

九子海風光——待到仲夏時,滿地綠草,繁花似錦,絕對讓你有拋卻世俗的欲望。

紅山原生態水田園風光——沒有世俗的喧囂,仿佛來到《桃花源記》的意境之中。

旅遊配套區建設

在束河古鎮核心保護區以外的榮華和東康村之間開闢旅遊配套區,保持納西族傳統建築風格,配套傳統商業區,文化廣場、客棧、商店、銀行、停車場等,作為遊客集散中心。

民俗風情

風俗

正月十五棒棒會、農曆二月初八三朵節、梨花節、立夏聖水節、火把節等都是充滿了濃郁納西族特色的傳統節日。

美食特產

束河涼粉、水燜粑粑、農家火腿、酸菜炒洋芋、大肉、米灌腸、酥油茶、海棠果、果蔬蜜餞、香椽、土酒等都是束河自古流傳下來了寶貴美食武器遺產。

特色工藝品

銅器鐵器、皮製品、手工紡織品、東巴刻盤、文化衫等都是麗江特有的旅遊產品,其中的皮製品以束河皮匠的傳世絕技而著稱。

氣候

束河街道轄區部分平均海拔2400米,年均氣溫12.6攝氏,降雨量950毫米,4-10月份光照、降雨量、氣溫等氣候因子與其他地區地段比較非常適合發展夏季冷涼無公害蔬菜。

資源

1、豐富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優勢

束河街道有9900多農村人口,除去年齡、身體狀況因素,農村強壯勞動力在4000人左右,而現階段糧食種植品種單一,科技成果的大量投入使廣大農村勞動力閒置,雖有短期勞務輸出或零星非農產業,但大頭還在農村,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快,可開發利用的富餘勞動力優勢明顯。

2、土地資源、水源豐富

束河街道總耕地面積11200多畝,人均耕地面積1.03畝特別是黃山、中濟兩社區現有四千畝連片優質耕地,雨量充足、日照充足、水源地為玉龍雪山,森林覆蓋好、涵養好,已通過省級無公害標準驗證,非常適合種植夏季冷涼無公害蔬菜種植。

文化保護

(圖)古鎮風貌古鎮風貌

(一)風貌保護

古鎮核心區由仁里、中和、街尾等村社組成,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傳統民居近千幢,還有兩個龍潭和青龍河兩廊菜地。風貌保護即是保持和維護現有風貌的完整性、獨特性。

主要措施:
1、保護現有民居,不拆遷一棟民房,不砍一棵樹木,不改變道路的寬度和水渠的數量。
2、對老村落進行規劃控制。保留青龍河兩廊菜地、樹木和糧場,繼續讓村民耕種,控制建築物,保持原有村落風貌。
3、對原有村落道路進行改造。有五花石路面的採取編號辦法,工程完成後恢復原位;沒有的新鋪五花石路面。
4、三線兩管入地。將電力、電視、電信、寬頻網和自來水和排污管埋入地下,增加消防設施,減少火災隱患,改善飲水質量,減少水源污染與視覺污染。
5、在村內適當地方開闢幾個小型停車場,集中管理古鎮居民的私人車輛,避免大量車輛與遊客爭道。
6、修建公廁,增加垃圾設施,增加環衛工人,減少廢棄物污染

(二)水源保護與利用

在不改變龍潭、河道基本狀況和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增加水源面積;增加“親水”設計,重點恢復“雪山倒映”,“夜市螢火”,“魚水親人”等傳統景觀。

(三)古建保護與利用

重建龍泉寺和石蓮寺,恢復“龍門望月”和“石蓮夜讀”景觀,增加遊覽點。利用束河國小老教室,創建“茶馬古道博物館”,展示納西文化,茶馬文化,農耕文化和古鎮的歷史文化,增加束河古鎮的文化設施。

交通

束河街道地處古城區城郊結合部田間公路、水源、基本配套再加上長水路擴建,西山油路建設等良好機遇,綜合古城區機場、公路、鐵路等大交通優勢,全面開通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網路無盲點,這些都為農業發展,採收運輸,銷售及信息聯絡提供了各方面地便利條件。

教育

(圖)學校學校

束河街道建有國小10所,校舍建築面積23959平方米,擁有教師130人,在校學生3500人。現在整個街道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63人,其中小學生877人,中學生786人。全街道建有文化活動室9個、圖書室6個、業餘文娛宣傳隊22個。

束河中心校下屬四所完全國小(束河完小,黃山完小,中海完小,普濟完小),七個校點,壩區內校點三個(文榮國小,榮華國小,士滿國小),山區三個校點(九子海國小,臘日光國小,紅山國小)。在校小學生數972人,幼兒數258人,教師數98人,其中女教師55人,取得專科以上文憑的教師42人,國小高級教師50人,國小一級教師40人,國小二級教師6人,試崗1人,代課教師1人,教師學齡達標率為100%,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