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雨級驅逐艦

村雨級是日本的一型驅逐艦,首艦1996年3月服役,村雨級有一定隱形效果,並且自動化程度很高,編制170人。該級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型採用隱身設計和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並在武器和電子裝備方面使用了多種國產設備,是一級反潛為主,綜合作戰能力很強的飛彈驅逐艦。

基本信息

簡介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村雨級驅逐艦是日本最新一級多用途驅逐艦,是繼“初雪”級和“朝霧”級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三代反潛型驅逐艦,它與防空型驅逐艦“金剛”級的出現,將使日本的4個“八八艦隊”轉變為“十九”艦隊。其綜合作戰能力又有新的提高。
該級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第一型採用隱身設計和垂直發射系統的驅逐艦,並在武器和電子裝備方面使用了多種國產設備,是一級反潛為主,綜合作戰能力很強的飛彈驅逐艦。首艦“村雨”號(DD101)於1996年3月服役,目前的建造計畫達到了9艘。目前,該級艦已經有七艘服役,分別是“村雨”、“春雨”、“夕立”、“霧雨”、“電”、“五月雨”以及“雷”。第8艘“曙”號和第9艘“有明”號也即將服役。

總體性能

該級艦全長為15.1米,寬17.4米,吃水5.2米,標準排水量4400噸,滿載排水量5100噸。動力裝置為全燃聯合形式,2台SM1A燃汽輪機和2台LM2500燃汽輪機,總功率60000馬力,航速30節,全艦編制170名。
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艦艇中,該級艦首次採用了可削弱雷達探測能力的隱身設計。主艦體橫截面為V型,使水線以上的橫截面形成明顯外張,而上層建築則為倒V型,大約向內傾斜8度,這樣艦體外表就沒有一處是直的,這是目前國際流行的隱身外形。
該級艦的另一特色是全艦自動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通過諸如提高損管裝置自動化水平、部分裝備實行免維護、將以往需人力勞動的作業改為機械化作業等措施,使其人員編制比上一代“朝霧”級減少了50人,這確實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另外,該級艦在居住舒適性方面也有很大提高。

武器裝備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反艦:2座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設在前煙囪後方的第一層上層建築上,該裝置可配裝美制“捕鯨叉”或日本國產的SSM-1B反艦飛彈。SSM-1B全長5.1米,重660千克,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進,射程80海里,中段慣性制導加末端紅外成像制導,在最後階段可急劇爬升,對目標進行俯衝攻擊。據稱性能超過了“捕鯨叉”的最新型號RGM-84D。
防空:為16管MK-48垂直發射系統發射的“海麻雀”近程防空飛彈,備彈32枚,射程14公里。該裝置設在前部上甲板之下。另有1座單管76mm炮和2座“密集陣”6管20mm近防炮。2座“密集陣”一改以往的橫向左、右配置方式,採用縱向前後配置,這樣有利於火力發揮,可對舷側方向的反艦飛彈實現兩炮同時射擊。
反潛:1架“SH-60J”直升機主要執行遠程反潛任務,其次它還可以進行水面目標搜尋和為反艦飛彈提供中繼制導。中程反潛由“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承擔,它從16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備彈29枚。該彈射程可達20公里,比常規發射的“阿斯洛克”遠1倍。整個系統設在後煙囪之前的上甲板上,四周有可防彈片的圍壁。另有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可發射日本國產89式反潛魚雷,該雷相當於美國的MK-46。

電子裝備

雷達:1部OPS-24三座標對空搜尋雷達,1部OPS-28D對海搜尋雷達。火控為2部FCS-2-21或更先進的FCS-3型,通用於76mm炮和“海麻雀”防空飛彈的制導。
電子設備:作戰系統為OYQ-7戰術情報處理系統,由數台小型計算機聯網而成。電子戰裝置為日本國產的NOLQ-2,兼有電子偵察和電子對抗功能。
聲吶:均為日本國產的最新型號。球首聲吶為OQS-5,拖曳聲吶為OQR-1,由於其線列陣的直徑要細,長度更長,所以它的探測精度比之以往有了較大提高。
村雨級飛彈驅逐艦的水平基本上與英國的23型、荷蘭的M級、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級等持平。從第5艘開始的村雨Ⅱ型艦,主炮換裝為新型的127mm艦炮,同時垂直發射裝置更換為MK41型通用垂直發射系統,作戰能力又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

火控系統:“海麻雀”飛彈和火炮火控系統(“海麻雀”飛彈和76Film炮可同時對付2個目標),OYQ-m3反潛火控系統。第10艘艦開始用FCS-3火控系統取代原來的飛彈和火炮火控系統。
作戰指揮系統:裝備1套OYQ-7作戰指揮系統,該系統設11號鏈和SQQ-28直升機數據鏈。

技術參數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主尺寸:艦長151米、艦寬17.4米、吃水5.2米

排水量:4400噸(標準)、5100噸(滿載)
動 力:60000馬力。COGAG方式,SMIC、LM2500燃氣輪機各2台。
航 速:30節
艦 員:170名
武器裝備:一座16單元“阿斯洛克”反潛飛彈VLS系統(MK41型);一座16單元“海麻雀”防空飛彈VLS系統(MK48型);二座四聯裝“魚叉”或日本國產的SSM-1B反艦飛彈; 一座單管76毫米“奧托”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二座三聯反潛魚雷發射管;SH-60J型反潛直升機1架。
從第5艘開始的村雨Ⅱ型艦,主炮換裝為新型的127mm艦炮,同時垂直發射裝置更換為MK41型通用垂直發射系統
“村雨”級是以反潛為主的通用驅逐艦,是日本最新一級多用途驅逐艦,是繼“初雪”級和“朝霧”級之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三代反潛型驅逐艦,在已成軍的同類驅逐艦中最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村雨”級驅逐艦計9艘,舷號101~109。

特色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機庫和飛行甲板,機庫頂部有1座6管20mm近防炮
自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以來,日本加緊實施其“遠洋積極防禦”戰略,並多次組織其艦隊赴遠洋活動。為確保自身安全,日軍不惜投入巨資加緊研製和建造新型戰艦,在1993年“金剛”級防空飛彈驅逐艦首艦服役不到半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又開始著手建造"村雨”級驅逐艦,首批計畫建造9艘,每年以2艘的速度建成出廠,預計21世紀初可全部加入艦隊服役(於1996年和1997年已服役2艘)。屆時,將使日本艦隊大膽駛向遠洋。該級驅逐艦是在綜合了以往建造的驅逐艦,特別是“初雪”級和“朝霧”級驅逐艦,以及新近投入使用的“金剛”級驅逐艦的研製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設計而成的,可謂集日軍驅逐艦之大成。
武備齊全先進,綜合作戰能力大幅度提高

“村雨”級驅逐艦配備有包括艦載直升機在內的多種反潛、防空和反艦武器。其中,“海麻雀”艦對空飛彈射程為14.6公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射程為19公里,它們均購自美國,是該艦主要的防空和反潛武器。
該級艦上的2座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用於發射SSM-1B反艦飛彈。SSM-1B飛彈裝備在驅逐艦上尚屬首次,它最早裝備於日本90年代初服役的新型飛彈艇上。該彈全長5.1米,直徑0.35米,重量660公斤;採用渦輪噴氣推進,射程130公里;制導方式為慣性制導加雷達制導。據稱其性能與美國的改進型AGM-84“魚叉”飛彈相當。
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能發射日本的89型魚雷,其性能相當於美國先進的MK48型魚雷。今後則有可能換用日本海上自衛隊技術研究本部正在研製的G-RX4型魚雷,此魚雷的性能將達到美國MK50型魚雷的水平。
2座6管“密集陣”火炮分別布置於艦船和艦膽,艄炮安裝在艦橋前的平台上,腥炮安裝在直升機庫頂上。2座“密集陣”火炮可形成密集的彈幕,同時攔截左右舷方向來襲的反艦飛彈。此外該艦裝備的76mm“奧托·梅萊拉”火炮,也具有較強防空和反艦能力。
後部煙囪前是格柵狀MK48垂直發射裝置,用於發射“海麻雀”,呈2個一組排列,共16單元;前部煙囪後反艦飛彈發射架,未裝彈。
前部由前往後依次是:76mm炮,MK41垂直發射裝置(用於“阿斯洛克”,16單元,備彈29枚),6管20mm近防炮。
MK41垂直發射裝置近景
另外,“村雨”級驅逐艦採用的是專用垂直發射裝置。飛彈垂直發射技術與傳統的發射技術相比,具有反應速度快、發射率高、無射擊盲區、可全方位發射、結構簡單、重量輕、所占空間小、便於艦上布置等優點。目前,美國和俄國已進入垂直發射的實用階段。日本也不甘示弱,已在“金剛”級和“村雨”級驅逐艦上採用了垂直發射這一先進的技術。所不同的是“金剛”級艦的垂直發射裝置是“阿斯洛克”和“標準”SM-2MR兩種飛彈共用,而“村雨”級艦則是首次在日本艦艇上採用兩彈分開的專用的垂直發射裝置。
在‘村雨”級驅逐艦上,專用飛彈垂直發射裝置設定於艄炮甲板下面。其中“海麻雀”艦對空飛彈採用16單元的MK48垂直發射裝置發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採用16單元的MK41垂直發射裝置發射。而在上一代驅逐艦上所裝的“海麻雀”和“阿斯洛克”飛彈則是採用安裝於甲板上的常規的箱式八聯裝發射裝置發射,8枚飛彈發射完畢後,須再次裝填,而現在使用垂直發射裝置,其16個單元可一次性發射,從而使作戰能力大為提高。
與以往的作戰艦艇相比,“村雨”級驅逐艦採用的武器和電子設備的國產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該級艦採用的SSM-1B反艦飛彈、89型魚雷都是日本自行研製的。搭載的SH-60J直升機以美國海軍現役最先進的SH-60B直升機的機體和動力裝置為基礎,安裝了日本自行研製的電子設備。
在電子設備方面,OPS-24對空搜尋雷達、OPS-28D對海搜尋雷達都是日本最新研製的型號。2部日產FCS—2-31火控雷達,用於引導“海麻雀”艦對空飛彈,可同時引導2枚飛彈,對付2個空中目標。在後續艦上,還將裝備更新的FCS-3雷達,從而可以同時對付多個目標。
電子戰設備採用的是日本國產的NOLQZ裝置,與美海軍的SLQ-32系統性能相當,兼有電子偵察和電子對抗兩種功能。
聲納採用的也是最新的日本國產型號。OQS-5艦殼聲納兼有主動、被動兩種工作方式,比過去驅逐艦上使用的OQS-m聲納的探測能力有了較大提高;被動式拖曳陣聲納為OQR-l改進型,與過去艦艇採用的同類聲納相比,其線列陣的直徑更小,長度更長,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探測精度和探測距離。
OYQ—7作戰指揮控制系統亦由日本自行研製。由於其採用更先進的計算機,使其信息處理速度大幅度提高,因而能夠確保艦載武器對多種威脅目標作出更為快速的反應。
另外,通過比較可以看出,“村雨”級驅逐艦艦長151米,艦寬17.4米,標準排水量4600噸,與日本“旗風”級驅逐艦的主要尺寸和排水量大致相當。“旗風”級的艦員編制為260人,而“村雨”級的編制只有166人,比“旗風”級少了三分之一還要多。僅從這兩級艦的巨大差異就不難看出,“村雨”級的全向自動化程度有了極大的提高,具體體現在:操舵與主機遙控裝置集中配置在一起,取消了輪機值更人員,實現了“機舵無人”化;損管實現自動化控制;各種武器裝備均為全封閉自動化操縱;搬運作業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也得到較大提高。
日本在90年代開始建造的“金剛”級和“村雨”級艦,不僅注重了降噪隱身,而且開始注重艦體隱身。特別是“村雨”級艦在外形上採取了多種隱身措施,如舷部具有較大的外張度,其船體剖面呈“V”形;上層建築所有外壁均帶有顯著的內傾度,整個上層建築呈倒“V”形;儘量消除產生雷達波反射的凹穴和凸出部位;上層建築的轉角做成圓弧形。這些措施的採用使該艦的雷達截面積遠遠小於以往的艦艇。
為吸引兵員上艦,“村雨”級驅逐艦最大限度地改善了艦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該艦自動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艦員編制的大量減少,為改善居住環境提供了良好條件。例如,以往日本驅逐艦上的士兵艙都是幾十人合居的3層鋪大統艙,而該級艦的士兵艙都改為幾個人居住的雙層鋪小房間,每個艦員都擁有自己的衣物櫃。在臥室以外設有休息室,休息室全天開放,可在裡面喝咖啡、看報紙、看電視和錄像;此外還配備了設有各種健身器械的健身房。又如,艦橋兩側的翼台,其它艦艇都是露天的,該級艦則首次改為封閉式,這樣無論是在嚴寒酷暑,還是在風雨天氣下,艦員都可以在舒適的室內執勤,從而使官兵們在長時間的遠洋巡航及作戰中,始終處於一種良好的工作狀態。

研製背景與計畫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1.“村雨”級的產生
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面的主戰兵力是4個護衛編隊,每個編隊由1艘直升機驅逐艦(載3架反潛直升機,兼編隊指揮艦)、2艘以防空為主的驅逐艦和5艘以反潛為主的驅逐艦(帶1架反潛直升機)組成,即所謂有8艘驅逐艦和8架反潛直升機的“八?八”艦隊。“村雨”(Murasame)級屬於“八?八”艦隊中以反潛為主的驅逐艦,這是一級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正在建造的最新一級驅逐艦,主要用於替換“八?八”艦隊中的老驅逐艦,加強“八?八”艦隊的反潛作戰能力和整體作戰能力。
2.建造計畫
“村雨”級原計畫建造8艘,現在又增加到12艦。首艦1991財政年度批准,2號艦1992財政年度批准,3、4號艦1994財政年度批准,5、6號艦1995財政年度批准,7號艦1996財政年度批准,8、9號艦1997財政年度批准,10、11號艦1998財政年度批准,12號艦1999財政年度批准。首艦於1993年8月開工,1996年3月服役,2號艦1997年3月服役,3、4號艦1999年3月服役,5、6號艦計畫2000年3月服役,7?11號艦將於2001~2003年服役。“村雨”級還有繼續建造的打算。
從10號艦開始將作改進,稱為改進的“村雨”級,目前已公布的改進內容有:用127mm艦炮取代76mm炮;用FCS-3火控系統替代原來的“海麻雀”飛彈火控系統;裝新的聲吶。
“村雨”級的造價為5~6億美元(1996年)。
3.使命任務
“村雨”級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其使命任務如下:
①主要執行編隊的遠洋反潛任務。

②其次可執行對海和對空作戰任務。
(二)總體性能與裝備
1.主尺度與性能
艦長(m) 151.0
艦寬(m) 17.4
吃水(m) 5.2
標準排水量(t) 4550
滿載排水量(t) 5100
航速(h) 30
艦員(名) 166
2.動力裝置
採用COGAG方式聯合使用的全燃動力,2台“斯貝”SMIC燃氣輪機,持續功率30.60MW(41630hP),2台LM2500燃氣輪機,持續功率31.61 MW(43000hp),2個變距槳。
3.武備
①反艦飛彈:裝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布置於前煙囪後面的01甲板左右舷,備彈8枚。
②艦對空飛彈:“海麻雀”艦空飛彈採用MK48型垂直發射系統,裝於後煙囪前的01甲板下,16個垂直發射單元,據報導,共備彈32枚。從第10艘開始裝MK41型垂直發射裝置。
③反潛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採用MK41型垂直發射系統,位於前甲板主炮後,16個垂直發射單元,可備彈29枚。
④艦炮:1座奧托?梅拉臘76mm緊湊型主炮,布置在首甲板。首尾各裝1座六管MKl5型20mm“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從第10艘艦開始主炮改用127mm炮。
⑤反潛魚雷:2座68型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89型(MK46-5)魚雷,魚雷發射管布置於主甲板中部兩舷。
⑥直升機:1架SH-60J“海鷹”反潛多用途直升機,機庫可容納2架直升機,設加拿大的直升機拉降系統。
⑦干擾火箭:4座六管MK36型干擾火箭,布置在首部上層建築的02甲板兩舷。1套SLQ-25“水精”拖曳魚雷誘餌。
(三)技術特點分析和述評
“村雨”級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的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反映了日本反潛型驅逐艦的最新水平,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強大的編隊反潛能力
1?2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2?MK48型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海麻雀”飛彈;3?MK41型垂直發射裝置,發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4?1座奧托?梅拉臘單管76n皿艦炮;5?2座六管MKl5型20mm“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6?2座三聯68型魚雷發射管;7?4座六管MK36型干擾火箭;8?SQQ-28直升機數據鏈;9?0PS-24三坐標雷達;10?OPS-28D對海警戒雷達;11?2-31型火控雷達2部;12?1架SH-60J“海鷹”直升機。
“村雨”級的設計體現了以編隊遠洋反潛為主的指導思想,裝備了反映目前國外編隊反潛水平的反潛探測設備和反潛武器系統。OQS-5球首聲吶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反潛驅逐艦的SQS-53C聲吶的日本國產化型,OQR-1拖曳線列陣聲吶是目前美國海軍裝備反潛驅逐艦的SQR-19的日本國產化型。反潛武器配置了“海鷹”直升機、“阿斯洛克”反潛飛彈和MK46-5型反潛魚雷三個層次,而且“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採用了垂直發射技術,機庫可容納2架直升機,艦上還裝了美國的S()Q-28直升機數據鏈。因此,“村雨”級反潛作戰系統的配置相當於美國現役反潛型驅逐艦的水平。
“村雨”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一級反潛型驅逐艦,滿載排水量比前一級“朝霧”大900t,無疑比“朝霧”級具有更強大的遠洋編隊反潛能力。
2.具有突出的自身防空能力
“村雨”級在日本的水面艦艇中首次裝備了垂直發射的“海麻雀”飛彈系統,而且備彈量也較大。由於艦的長度和排水量的增大,因此,2座六管“密集陣”火炮採用了首尾中線布置,首部布置在艦橋前的02甲板前端,尾部布置在直升機庫的頂上。2座“密集陣”射界開闊,可同時攔截左右舷方向來的反艦飛彈。前兩級以反潛為主的“朝霧”級和“初雪”級驅逐艦的2座“密集陣”都是左右舷布置,射界均不夠開闊,而且攔截一舷來的反艦飛彈只能用一舷的“密集陣”。
本級艦76mm炮的配置,從防空的角度考慮是合理的,但是從對海和對岸作戰的角度不夠合理,而且與5100t的大小也不相稱。因此,從第10艘改為127mm艦炮是合乎情理的。
3.具有出色的電子戰能力
“村雨”級裝備的電子戰系統,其組成基本與“金剛”級相當,只是在同一設備的數量上少些。“村雨”不僅裝備了寬頻和窄帶的雷達偵察機和噪聲干擾機、欺騙式干擾機,而且裝備了通信等信號的偵察機,還可用於超視距的目標指示。干擾火箭和魚雷誘餌的種類和數量完全與“金剛”級相同。
4.注意了隱身性設計
“村雨”級除了動力裝置的減振降噪以外,船型的設計上開始注意了雷達隱身性,為了減少雷達反射波沿入射路線反應回去的強度,“村雨”級船型的水線以上儘量外飄,上層建築的側壁均內傾約8度,使艦體的外表面沒有一處是垂直的。
“村雨”級是日本水面艦艇中首次採用垂直發射技術發射“海麻雀”對空飛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的艦艇,也是世界上對這兩種飛彈採用垂直發射技術的為數不多的幾級驅護艦之一。
6.大力提高全艦自動化程度
“村雨”級的主尺度和排水量與1983年建造的“旗風”級相近,“村雨”級的首艦1993年建造,兩級艦正好相差10年,“旗風”級的艦員為260人,而“村雨”級的艦員只有166名,比“旗風”級少94名。僅從這一巨大差別就可以看到,“村雨”級的全艦自動化程度有了巨大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了倉庫搬運、海上補給、艦面作業等的自動化程度;廢除機艙值更,實現了無人機艙;提高了損管的自動化程度;“海麻雀”飛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採用垂直發射後簡化了日常的維護保養等。
7.動力裝置具有很大的功率儲備
日本海上自衛隊從“初雪”級驅逐艦開始告別了蒸汽輪機動力,開始採用全燃動力。“初雪”級是COGOG方式的全燃交替使用動力,“朝霧”級是COGAG方式的聯合使用全燃動力,“金剛”和“村雨”級也是COGAG方式,但“村雨”級選用的卻是兩個國家的主機,巡航時為2台英國的斯貝SMlC,高速時再並上2台美國的LM2500。這種選型,對“村雨”級來講,巡航和高速都具有很大的功率儲備。
8.雷達的配置考慮了編隊的協同作戰能力
“村雨”級是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一般不配備遠程的三坐標雷達,該級配備OPS-24遠程三坐標雷達的目的是考慮編隊防空的協同作戰能力。
9.居住性有明顯提高
“村雨”級自動化程度的大幅提高,艦員編制的大幅度減少,無疑為提高“村雨”級的居住性創造了最為優越的條件。士兵艙由大艙改為幾個人居住的小艙,臥室外以套間形式設休息室,臥室三層鋪改為二層鋪;並首次在日本的驅護艦上設定丁健身房

性能特點

①隱身性能較好。上層建築與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類似,均內傾,四周轉角採用圓弧形,雷達反射面積明顯小於傳統艦艇。
②自動化水平高。實現了無人機艙,全封閉自動化操縱和搬運作業機械化。
③武器配備齊全,綜合作戰能力強。配備了防空反潛飛彈垂直發射系統,裝載了日本自產反艦飛彈和魚雷。

基本數據

村雨級驅逐艦村雨級驅逐艦

標準 / 滿載排水量 4400/5100 噸

長×寬×吃水 151 × 17.4 × 5.2米

航速 30節

動力裝置 SM-1C 燃氣輪機 ,31 兆瓦 ;2 台 LM- 2500 燃氣輪機 , 32.08 兆瓦 , 雙軸

人員編制 166 人

直升機 1 架 SH-60J 直升機

飛彈 8枚 SSM-1B 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MK-48" 海麻雀 "16 單元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 ;MK-41" 阿斯洛克 "16 單元反潛飛彈垂直發射裝置 , 備彈 29 枚

火炮 1 門 " 奧托·梅萊拉 "76 毫米火炮2 座 " 密集陣 " 近防武器系統

魚雷 2 座 68 型三聯裝魚雷發射管 , 用於發射 89 型線導魚雷。
雷達 OPS-24 對空搜尋三坐標雷達 ;OPS-28D 對海搜尋雷達 ;2 部 2-31 型火控雷達 ;1 部 OPS-20 導航雷達
聲納 OQS-5 艦殼聲納 , 主動搜尋與攻擊 , 低頻 ;OQR-1 拖曳陣聲納 , 被動搜尋 , 甚低頻
電子戰 4 座 MK-36 SEBOC 箔條彈發射裝置 ;SLQ-25 拖曳魚雷誘餌 ; NOLQ-2 電子偵察和干擾設備
指揮控制 OYQ-7 數據系統 , 攜有 11 號數據鏈SQQ-28 直升機數據鏈

識別特徵

該艦外觀與金剛級類似,平板甲板,上層建築內傾,主要區別是:
①前甲板主炮為義大利 76 毫米艦炮 , 炮塔渾圓。
②四腳式網架桅桿塔,底部有平板狀三坐標天線。

③機庫頂部平坦 , 設一座密集陣系統 , 金剛級機庫後方呈階梯狀 , 密集陣系統安裝位置較低 , 前甲板該系統安裝位置同金剛級。
④舷號 DD-101 ~ 107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