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雨級護衛艦

村雨級護衛艦

1996/3/12 1997/3/24 1996/3/18

命名由來

村雨本身有"逝去之雨"的意思,日本海軍有使用氣候命名的傳統。
白露級驅逐艦
二次大戰期間,有一艘白露級的1685噸軍艦也叫村雨. 在日本大阪建造,1937完工。戰爭期間從事很多活動,從入侵菲律賓就開始參戰。
日本放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後數月,村雨和峰雲兩艘驅逐艦擔任補給科隆班加拉島日本基地。正當回程時兩艦遭遇大型的蘇必略級巡洋艦艦隊。短暫戰鬥後村雨號被弗萊徹級驅逐艦沃勒號(DD-466)擊沉,峰雲號也被擊沉。由於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延續了二戰日本海軍的命名規則,多以自然現象來命名。如“雨”級、“風
村雨級護衛艦
”級、“雲”級、“雪”級、“霧”級、“月”級等。
1958年,第一代村雨級護衛艦首艦下水,命名為村雨級。

第一代村雨級

第一代村雨級護衛艦是綾波級驅逐艦的後繼者,主要工作也是反潛,
DD107 むらさめ
但是改良了許多水面用武器使其有較佳水面戰能力。上面裝有日本國產的初代68式火控系統和海上加油裝置,在當時算是先進設計,現全級退役。

編號

艦名

下水

除役

DD107

むらさめ

1958年2月28日

1988年3月23日

DD108

ゆうだち

1958年3月25日

1987年3月24日

DD109

はるさめ

1959年12月15日

1989年5月31日

DD108 ゆうだち

基本信息


艦體大小

艦長

108.0米


11.0米

吃水

3.7米

標準排水量

1800噸

滿載排水量

2420噸

最大航速

30節

艦員

220人

武器系統

艦炮

3×Mark16型127mm艦炮


2×Mark33型76mm高平艦炮

魚雷

2×反潛魚雷發射架

其他

刺蝟炮


深水炸彈投放架

第二代村雨級

第二代村雨級的滿載排水量超過6000噸,高於先前
村雨級驅逐艦霧雨號艦首
初雪級飛彈驅逐艦朝霧級驅逐艦。依照1996年的幣值,每艘村雨級成本約5至6億美元。村雨級的基本構型、裝備與技術水準等已經跳脫出初雪級、朝霧級的設計思想,完全是新時代的產物。村雨級的許多設計受到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的影響,上層結構線條單純化並採用傾斜式外型以降低雷達截面積(RCS)。
金剛級驅逐艦相同,村雨級沒有使用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那種以輕合金製造的新型桅桿,而採用日本造船界向來偏好的傳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統式重型四角格子桅,因為要承載OPS-24三維對空搜尋雷達,但也增加了村雨級的雷達截面積。相較於初雪級、朝霧級將直升機甲板高架於艦尾甲板之上,村雨級的艦尾甲板便是飛行甲板。此外,村雨級的艦橋以密閉狀態運作,故在核生化環境下仍能有效發揮指揮機能。為了防止艦上電子設備、管路在遭到命中時喪失作用,村雨級對於艦上雷達導波管、電路等脆弱電子裝備都設有裝甲保護。

動力系統

村雨級的動力系統推進採用雙軸設計,主機是四具燃氣渦輪組成的複合燃氣渦輪與燃氣渦輪推進系統(COGAG),其中
正在吊裝的通用動力LM2500模組化燃氣輪機
兩具為美國通用動力GE授權日本石川島播磨重工生產的LM-2500燃氣渦輪發動機(單機出力21500馬力),另外兩具則為英國勞斯萊斯(Rolls Royce)授權日本川崎重工生產的Spey SM-1C(單機功率13500馬力);機組配置方式乃將四具渦輪分成兩個機組,各負責驅動一個螺旋槳,每個機組並聯有LM-2500與Spey SM-1C各一,並分別安裝於前、後兩個各自獨立的主機艙內,此一配置使兩機艙完全沒有比鄰,避免遭到敵方武器同時貫穿波及;為了配合大軸一左一右的位置,兩個前後錯開的主機艙並沒有對齊艦體縱軸線,前方一號主機艙偏左,後方二號主機艙偏右,這個配置從煙囪就能看出(考量到煙囪進排氣效率,設定在主機正上方為最佳)。
由於不同型號的燃氣渦輪並聯時,無法同時以最大功率運轉,所以村雨級只能讓兩個機組中的LM-2500或SM-1C之中的其中一種以全功率輸出(另一種關閉) ,或者是讓不同廠牌的燃氣渦輪雙機並聯但是功率打折輸出,所以村雨級的最大輸出功率(軸馬力) 大約是60000軸馬力,而不是四具燃氣渦輪的個別單機總和(約70000軸馬力)。村雨級並
村雨級護衛艦的兩個煙囪
用兩種異廠牌燃氣渦輪的原因,主要是當時川崎重工的SM-1C單機功率只有13500馬力,四機總和只有54000馬力,不足以推動超過6000噸的村雨級達到30節航速。由於1990年代日本為了建造金剛級宙斯盾戰鬥艦,而從美國GE引進功率更大的LM-2500燃氣渦輪(由石川島播磨重工授權生產),因此村雨級便採用兩具LM-2500與兩具SM- 1C的組合,達到約60000軸馬力的總輸出功率。 同時採用川崎和石川島播磨生產的主機,也能兼顧兩大廠商的利益。
村雨級的電力供應由三具功率各1500kw的柴油主發電機組負責,其中兩部分別位於兩個主機艙內,第三部位於艦尾發電機艙內,充分的區隔可降低面臨戰損時,多部發電機一同失效的機率;此外,艦上補機艙內還有一具600KW的勤務用柴油發電機組,主要在泊港關閉主發電機組時供應艦上日常供電,可節省機械與燃油的消耗。
村雨級擁有電腦化的輪機控制系統,控制中心位於艦體內部的二號甲板,設有主機、輔機、電力供應監控台以及緊急控制台、備份艦內外通信裝置等,可監控全艦機械與損管的運作狀況,平時只需一人監控;一旦艦橋因戰損而失去功能,控制中心仍能接手損管監控與戰鬥指揮等運作。

電子系統

村雨級配備日本自製的OYQ-9戰鬥系統,是後期型朝霧級驅逐艦使用的OYQ-
村雨級護衛艦林立的電子系統
7戰鬥系統的改良型。OYQ-9的基本架構大致上與OYQ-7相同,以兩具美制UYK-43B主電腦(其中一具負責空中/水面目標,另一具專司對付水下目標,兩者必要時可相互備援防止任何一台喪失機能)為核心,擁有數具UYQ-21/OJ-194彩色顯示器,整合美制Link-11/14資料鏈以及ORQ-1直升機資料鏈;此外,戰情室內新增兩具與宙斯盾戰鬥系統顯示系統相同的PT-525大型LCD液晶顯示器,能顯示完整的戰場態勢供指揮官參考相。較於OYQ-7,OYQ-9的多目標接戰能力大幅增加,據說能同時監控水上、水面、水下至少216個目標。
村雨級的對空搜尋雷達為三菱重工(Melco)在1980年代開發的OPS-24 三維對空搜尋雷達,此為一種D波段主動相控陣雷達(是全世界第一種服役的艦載主動相控陣雷達),
村雨級護衛艦艦橋頂部的導航雷達
整面天線陣列由3000個五位移相器天線單元構成 ,使用矽雙級電晶體積體電路與分立電晶體半導體技術;3000個移相器中,大約只有一半的天線單元具備完整的發射/接收(T/R)模組,每個T/R模組負責向另一半無源天線單元饋送射頻能量;整面天線即便有10%的組件失效,雷達整體功率也不會下降太多 。OPS-24隻能透過移相方式控制波束在垂直方位實施一維電子掃瞄(非美國SPS-48E的頻率掃瞄方式),水平方位仍完全仰賴旋轉基座來改變方位。OPS-24的峰值功率約90W,發射增益40dB,接收增益28dB,噪訊3.2dB;天線上每個五位移相器移相階躍11.25度,尺寸為126 x 253 x 40mm,重1.23kg,3000個移相器單元的總重為3.69噸,雷達天線重5~6噸;天線內部設有一系列水冷管路為移相器組件實施冷卻,並透過兩個突出的熱交換器進行散熱,確保雷達能長時間穩定使用。OPS-24具 遠程對空警戒、中程對空/平面搜尋、目標追蹤標定、對友軍戰機提供目標指示以及對防空飛彈實施中途導引等功能,最大搜尋距離為210km,對低空目標搜尋距離40km ,能同時追蹤150個目標 ;後端系統採用新型數位波束成形技術來提高抗背景雜訊與抗電子干擾的能力,並使用寬脈衝與脈衝壓縮來提高解析度與有效使用距離 ,還擁有動態目標指(MTI)能力。以OPS-24的高性能搭配OYQ-9的強大資料處理能力,使得村雨級雖然不是防空艦,但仍具備相當程度的戰場空域管理能力。
除了OPS-24對空搜尋雷達之外,村雨級配備日本無線公司的OPS-28D平面搜尋雷達,
村雨級護衛艦側面的電子系統
採用G/H波段操作,據說對超低空飛行的小型目標的偵測能力極佳,能偵測到掠海反艦飛彈潛艇的潛望鏡。至於村雨級的導航雷達則為OPS-10,能辨識出迫近的小型船隻,以避免發生撞船意外。電子戰方面,村雨級配備NEC廠的NOLQ 2/3電戰系統,具備電子對抗(ECM)與支援(ESM)功能,其圓盤狀的ESM截收天線位於主桅竿頂端;而其ECM天線安裝於主桅下端的左右兩側,外型酷似美制SLQ-32電戰系統的天線,也同樣使用比振 幅法來測定電磁波來源方向。本艦的消耗性電子對抗裝備為美國授權日本生產的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魚雷對抗系統為美制SLQ-25。
村雨級配備日立集團的OYQ-103反潛戰鬥系統,並整合與SH-60J直升機搭配的ORQ-1反潛直升機資料鏈系統(美制SQQ-28的日本版)。水下偵測裝備包括日本自製的OQS-5艦體主/被動聲納與OQR-2被 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美制SQR-19的日本版),兩者都具備極低頻聽音能力,對付某些低噪音的水下目標如俄制基洛級常規潛艇時具有優勢。

武器系統

身為多用途通用護衛艦,村雨級以反潛任務為主,防空則僅止於短程點防禦武力即可。反潛方面,村雨級捨棄了日本海自一向使用的74式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器而
村雨級護衛艦艦首的2組八聯裝垂直發射系統
採用MK-41垂直發射系統(VLS),艦上兩組八聯裝MK-41 VLS模組安裝於艦橋前方的B炮位,裝填美制RUM-139垂直發射反潛火箭(VLA),射程比以往的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更長。此外,村雨級前煙囪兩側各裝有一具三聯裝324mmHOS-302魚雷發射器(美制MK-32的日本版),可裝填美制MK-46或由日本自製、性能相當於MK-46 Mod5的89式魚雷,也可使用更新型的97式魚雷。
本級艦另一項重要的反潛裝備為一架日本海自製式的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操作於艦尾的直升機庫與直升機甲板;
與前一代的朝霧級驅逐艦相同,村雨級的機庫容量也是以容納兩架直升機的標準來設計,機庫雖然只有一個,不過卷門
村雨級護衛艦的反潛直升機
右側的門板必要時可以卸除,使機庫開口擴大來收入第二架直升機。由於艦上只有一套RAST輔助降落系統與單一直線滑車軌道, 嚴格說來村雨級只能操作一架直升機,另一架則因為沒有滑車拖曳而難以在艦身搖晃時在甲板上移動。
村雨級繼續使用海麻雀系列防空飛彈系統,但改使用效能較高的垂直發射型號;前、後煙囪之間設定一組MK-48
Mod0垂直發射器,數量為16管,而負責導引海麻雀飛彈的為兩具FCS-2-31照射雷達,該雷達也被用於引導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
村雨級護衛艦作戰室一角
每具FCS-2-31可同時導引兩枚海麻雀飛彈攻擊同一個目標,故村雨級最多能同時導引四枚海麻雀飛彈接戰兩個目標。村雨級在服役初期配備既有的RIM-7F海麻雀飛彈,日本海自從2004年起編列預算,以每年二至三艘的速度逐年將村雨級原有的的RIM-7F換裝為最新型ESSM (後來放慢為約略平均每年編列一艘);由於新發射管可在原本一個MK-48發射管的空間內裝填兩枚ESSM,因此村雨級的防空飛彈籌載量將倍增為32枚;
此外,ESSM系統支持分時照射功能,配合修改過的FCS-2-31之後,每具射控雷達就能同時導引三至四枚ESSM攻擊約三個不同目標,全艦兩具FCS-2- 31照明雷達可同時導引飛彈攻擊六個不同目標,防空接戰數量比原本大為增加。與其他大部分的海自艦艇一樣,村雨級擁有兩具美制MK-15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CIWS), 但是安裝的為置有了改進:1980年代以前日本各型主戰艦艇如初雪級飛彈驅逐艦
村雨級護衛艦的主炮以及密集陣系統
“朝霧”級飛彈驅逐艦太刀風級飛彈驅逐艦旗風級飛彈驅逐艦“榛名”級飛彈驅逐艦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的兩組MK-15都分置於艦身左右兩側,如此一來就會在艦首與艦尾兩方向產生射擊死角。1990年代建造的金剛級驅逐艦由於艦體長度足夠,遂將兩組MK-15分別置於前方與後方,如此就可以涵蓋360度的所有角度而無死角產生,而村雨級也沿襲了此種較為理想的配置。

技術特點評述

  • 注意了隱身性設計:
    村雨級除了動力裝置的減振降噪以外,船型的設計上開始注意了雷達隱身性,為了減少雷達反射波沿入射路線反應回去的強度,“村雨”級船型的水線以上儘量外飄,上層建築的側壁均內傾約8度,使艦體的外表面沒有一處是垂直的。
  • 首次採用了海麻雀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的垂直發射技術
    “村雨”級是日本水面艦艇中首次採用垂直發射技術發射“海麻雀”對空飛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的艦艇,也是世界上對這兩種飛彈採用垂直發射技術的為數不多的幾級驅護艦之一。
  • 大力提高全艦自動化程度:
    “村雨”級的主尺度和排水量與1983年建造的“旗風”級相近,“村雨”級的首艦1993年建造,兩級艦正好相差10年,“旗風”級的艦員為260人,而“村雨”級的艦員只有166名,比“旗風”級少94名。僅從這一巨大差別就可以看到,“村雨”級的全艦自動化程度有了巨大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了倉庫搬運、海上補給、艦面作業等的自動化程度;廢除機艙值更,實現了無人機艙;提高了損管的自動化程度;海麻雀飛彈和阿斯洛克反潛飛彈採用垂直發射後簡化了日常的維護保養等。
  • 動力裝置具有很大的功率儲備:
    日本海上自衛隊從初雪級驅逐艦開始告別了蒸汽輪機動力,開始採用全燃動力。“初雪”級是COGOG方式的全燃交替使用動力,朝霧級是COGAG方式的聯合使用全燃動力,金剛和村雨級也是COGAG方式,但“村雨”級選用的卻是兩個國家的主機,巡航時為2台英國的SMlC,高速時再並上2台美國的LM2500。這種選型,對村雨級來講,巡航和高速都具有很大的功率儲備。
  • 居住性有明顯提高:
    村雨級自動化程度的大幅提高,艦員編制的大幅度減少,無疑為提高“村雨”級的居住性創造了最為優越的條件。士兵艙由大艙改為幾個人居住的小艙,臥室外以套間形式設休息室,臥室三層鋪改為二層鋪;並首次在日本的驅護艦上設定丁健身房。
  • 本級艦


    編號

    艦名

    開工

    下水

    服役

    母港

    DD-101

    むらさめ(村雨)

    1993/8/18

    1994/8/23

    1996/3/12

    橫須賀第1護衛隊群

    DD-102

    はるさめ(春雨)

    1994/8/11

    1995/10/16

    1997/3/24

    橫須賀第2護衛隊群

    DD-103

    ゆうだち(夕立)

    1996/3/18

    1997/8/19

    1999/3/4

    佐世保第3護衛隊群

    DD-104

    きりさめ(霧雨)

    1996/4/3

    1997/8/21

    1999/3/18

    佐世保第3護衛隊群

    DD-105

    いなづま(稲妻)

    1997/5/8

    1998/9/9

    2000/3/15

    吳市第4護衛隊群

    DD-106

    さみだれ(五月雨)

    1997/9/11

    1998/9/24

    2000/3/21

    吳市第4護衛隊群

    DD-107

    いかづち(雷)

    1998/2/25

    1999/6/24

    2001/3/14

    橫須賀第1護衛隊群

    DD-108

    あけぼの(曙)

    1999/10/29

    2000/9/25

    2002/3/19

    吳市第1護衛隊群

    DD-109

    ありあけ(有明)

    1999/5/18

    2000/10/16

    2002/3/6

    佐世保第3護衛隊群

    基本信息


    艦體大小

    艦長

    151m


    17.4m

    吃水

    5.3m

    標準排水量

    4,550噸

    滿載排水量

    6,100噸

    最大航速

    30節

    艦員

    165名

    動力系統

    驅動方式

    全燃驅動(COGAG),雙軸雙槳推進

    動力裝置

    通用動力LM-2500
    勞斯萊斯SM1C

    輸出功率

    60,000馬力

    武器系統

    飛彈發射單元

    16聯裝垂直發射系統Mk 48
    16聯裝垂直發射系統Mk 41

    反艦飛彈

    2×2聯裝90式反艦飛彈

    主炮

    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

    近防

    密集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

    魚雷

    2×68型魚雷發射器

    艦載機

    SH-60K直升機一架

    魚雷誘餌

    4型拖曳魚雷誘餌

    照射火控雷達

    2013年1月30日,中國海軍053H3型護衛艦522艦連雲港號飛彈護衛艦東海向監視其艦隊活動的日本海
    日本海自拍攝的中方照射火控雷達船隻
    上自衛隊第三護衛隊群第7護衛隊佐世保隊村雨級護衛艦三號艦ゆうだち “夕立”號照射艦炮火控雷達,夕立號當即停車拉響戰鬥警報(現任艦長黑木一博二等海佐)。後中方艦隻且無更多動態並駛離夕立號水域。
    2013年2月5日晚上,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對媒體強調,動用雷達瞄準別國艦船極其罕見。雷達瞄準是一種可能被視作“蓄意攻擊”的行為。小野寺稱,“我們並未就此推想衝突事態”,但他補充說,“錯一步便會陷入極其危險的狀況”。
    2013年2月8日,針對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指稱中國海軍艦艇用火控雷達瞄準日本自衛隊艦機的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表示,1月19日下午16時許,中國海軍一搜護衛艦在東海相關海域進行例行訓練,期間發現日本自衛隊一架艦載直升機接近中方艦艇,中方艦載雷達保持正常觀察警戒,並未使用火控雷達。1月30日9時許,中國海軍艦艇在東海相關海域執行例行訓練任務,期間發現日本“夕立”號在中方艦艇附近近距離跟蹤監視,中方艦載雷達保持正常觀察警戒,沒有使用火控雷達。日方所謂中國海軍艦艇火控雷達瞄準日方艦機的說法不符合事實。
    需要指出的是,日方艦機經常對中國海軍艦機長時間、近距離跟蹤監視,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問題的根源,中方就此多次向日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火控雷達一事答記者問
    方提出了交涉。日方不斷散布歪曲、抹黑中國軍隊正常戰備訓練活動的不實言論,此次又在沒有與中方核實事實的情況下,單方面向媒體公布虛假情況,日本政府高官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渲染“中國威脅”,肆意製造緊張氣氛,誤導國際輿論,這一動向值得大家警惕、深思。中方希望日方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停止製造東海緊張氣氛的行為,不要再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