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級驅逐艦

“初雪”級驅逐艦

“初雪”級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多用途飛彈驅逐艦,首艦於1979年開工建造,現役11艘。

基本信息

技術性能

“初雪”級驅逐艦“初雪”級驅逐艦

艦長:130米

艦寬:13.6米

吃水:4.2米

標準排水量:2950(DD-122~128)/3150(DD-129~133) 噸

滿載排水量:3700(DD-122~128)/3800(DD-129~133) 噸

航速:30節

動力裝置:2台Kawasaki-Rolls Royce Olympus TM-3B燃氣輪機、2台Tyne RM-1C燃氣輪機

飛彈:8枚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8聯裝MK-29海麻雀 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備彈12枚)、8枚ASROC反潛飛彈發射裝置

艦炮:2座OTO 76毫米艦炮、2座MK-15型密集陣(CIWS)

魚雷:6具324毫米魚雷發射裝置,發射MK-46魚雷

電子戰:2座MK-36 箔條誘餌發射裝置(SRBOC)、NOLQ-6C偵察設備、OLT-3干擾機

雷達:OPS-14B 2D對空搜尋雷達、OPS-18 對海搜尋雷達、FCS-2-12A 艦空飛彈射控雷達、FCS-2-21A艦炮射控雷達

聲納:OQS-4A 主/被動艦首聲納、OQR-1 被動拖曳數組聲納

指揮控制系統:OYQ-5戰術數據處理系統、Link-14數據鏈系統

艦載機:1架SH-60J反潛直升機

人員編制:200人

返回上頁:驅逐艦

性能特點

①武器裝備自動化水平較高,艦炮、反潛飛彈可自動或機械裝填。

②綜合作戰能力較強。反潛、防空、反艦武器較均衡,並實現了飛彈化。

③抗干擾能力較強。電子設備基本實現國產化,國內技術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識別特徵

①採用單桅結構,四腳網架式桅桿較高,頂置弧面形雷達天線,艏樓頂部有金屬塔形基座,上置球形雷達天線。

②機庫頂端球形雷達天線十分醒目,其後直升機平台底座較高。

③前甲板由前向後依次為 76 毫米單管艦炮、八聯裝阿斯洛克箱式發射器。煙囪一座,兩側各有 1 座 4 聯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傾斜配置。

背景資料

“初雪”級驅逐艦“初雪”級驅逐艦

該級艦共建造12艘(DD122-133),首艦初雪號1982年服役。雖劃屬驅逐艦類,其實是多用途護衛艦。上層建築尺度大,動力裝置為燃燃聯合型。自DD129後各艦採用鋼結構上層建築替代輕質合金。

武器裝備

一座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裝置;一座八聯裝mk29型“海麻雀”飛彈發射裝置;二座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管;一座單管76毫米“奧托”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陣”近防炮;二座三聯68型反潛魚雷發射管;sh-60j型反潛直升機1 架。

“初雪”級驅逐艦是以反潛為主的驅逐艦,共12艘,舷號122~133。“初雪”級驅逐艦成軍於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現逐步被“村雨”級和“朝霧”級替代。 同型艦:“初雪”、“白雪”、“峰雪”、“澤雪”、“濱雪”、“磯雪”、“春雪”、“山雪”、“松雪”、“瀨戶雪”、“朝雪”、“島雪”。

盤點世界各國的驅逐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