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武漢”號驅逐艦

169號飛彈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現代化建設中的一份子,國內代號是052B。首艦於2002年在江南造船廠下水舾裝,2003年開始海試,並於2004年1月服役。該級艦目前共2艘,分別是168號(廣州號)和169號(武漢號)。從艦艇的武器、電子設備來看,169號應屬多用途型驅逐艦,在防空、反艦、反潛能力上都有一手,總設計師仍為潘鏡芙。該項目97年上馬,99年設計定型,曾獲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參數

該艦長約155米、寬20米,滿載5585噸(新華社公布
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
數據) ,外形和170號十分相似,兩者使用的是相同的艦體,除了169號的艦橋相對170號更加低矮之外,其它的基本相同。隱身能力上,169 號也採用了全封閉、曲面板代替平面板、傾斜側壁的設計方法來降低雷達反射信號。而紅外隱身、聲學隱身上採取的措施也和170號類似。但169號布滿了“武漢”號飛彈驅逐艦各種用途的電子和武器設備,整個上層建築物顯的擁擠不堪,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該艦的隱身能力。雖說169艦的總噸位不如防空型的170號,但整體隱身能力卻要遜色許多,這也是兩者在設計任務上的不同而造成的。

武器系統

艦首

發射反潛火箭深彈在169號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170上的武器裝備。其艦首有2座12管反魚雷深彈發射裝置,用於反潛或反魚雷。深彈後部裝備的是一座法國單管100毫米主炮。

甲板

而在其後的02號甲板上,則裝備了1

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

座俄制單臂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彈藥為SA-N-12中程防空飛彈,是俄羅斯海軍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為海基SA-N-17的改進型。是一種全天候多通道的艦載中程防空飛彈武器系統,可擔負艦艇和編隊的防空作戰任務,主要攔截的目標是轟炸機、殲擊轟炸機、攻擊機、直升機和各類反艦飛彈。

整體系統

整個系統由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連續波照射器、TV電視頭、目標分配台、精跟顯控台、射擊控制台、中央計算機、飛彈、發射架、彈庫及發控設備等組成。武器系統有2座發射架,為單臂斜架,分別位於艦首、艦尾,用來裝填和發射飛彈。該發射架方位轉動範圍±360度,高低角範圍0~70度,調轉速率90~100度/秒。發射裝置能快速自動裝填飛彈,再裝填一枚彈的時間為12秒。飛彈射程40公里,飛行速度4馬赫,採用無線電指令修正和末段雷達半主動尋的制導,能攔截速度在0.9M,飛行高度10米的飛彈目標以及高度3000米,距離 40公里的飛機目標。

中程防空飛彈有4個特點


是突破了傳統的搜尋、跟蹤、照射均

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

需專用雷達的飛彈作戰模式,直接利用MP-710坐標搜尋雷達的目標信息,取消跟蹤制導雷達,形成了新的搜尋、照射的飛彈作戰模式。這樣,既簡化了系統結構又增加了攔截目標的火力通道數。因此,該系統的作戰效費比高。

是飛彈採用了弧形彈道攔截超低空目標,可有效地消除海雜波及鏡象多路徑效應對飛彈制導的影響,因此,該系統具有攔截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

是該系統採用模組化結構,有較靈活的適裝性,火力通道數可根據載艦的情況而定,最少為2個,最多為12個,可裝備 1500t以上的各類艦船。

是系統可接收艦上指控系統給出的二次目標信息或自主地進行作戰,亦可獨立作戰。並可指控高射火炮作戰,構成彈炮結合的防空系統。據說在2001年9月的一次打靶中,現代級發射的9M38M1飛彈在16公里距離上成功的擊落了一枚飛行高度12米的C 801靶彈,由此可見該飛彈優異的作戰性能,但讓人感到惋惜的是沒能在169 號上看到垂直發射的防空系統。

艦橋

C-803飛彈隨後就是安裝在艦橋中後部的7管30毫米近程防禦系統,和170 相比,169採用的是兩側布置方法,理論來講,169號的近防能力不如170號,因為該艦隻能以一對一的辦法來防禦來襲飛彈,和170號的二對一相比,火力少了一半,但這也是兩者在設計思想上的差異而造成的。一是170號安裝了垂直發射系統,整個發射裝置都深埋於艦體內部,結構雖然龐大卻不占甲板空間。而169號採用的則是飛彈發射臂,無論處於何種狀態發射臂都必須暴露在甲板上。二是由於170號在艦橋上安裝了巨大的“板磚”相控陣雷達系統,這樣艦橋就要求設計的很高,以保障雷達探測的界面,而169號作為一艘沒有相控陣雷達的多用途的驅逐艦,艦橋沒必要設計的過高,因為那樣只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本身並沒多大意義;以上兩點造就了兩艦在防禦系統上存在的巨大差異。但169有著SA-N-12型防空飛彈的支持,故其整體防禦實力絕不比170號差(170上的HHQ-9A飛彈不具備攔截飛彈的能力)
反艦和反潛能力

在反艦和反潛能力上,169比170多裝了8枚C-803/鷹擊-12飛彈,其火力更猛,作戰能力更強。

電子設備

分類
169號驅逐艦的電子設備種類繁多,但

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

基本和170艦上的相同,如“音樂台”制導雷達、“八木天線”、衛星通訊系統等等。
詳細
只搜尋雷達以及防空制導雷達使用的是俄羅斯的“頂板”三坐標對空/對海搜尋雷達以及4部MR-90型"前罩"(Orekh/Front Dome)火控雷達,F波段,用於控制SA-N-12防空飛彈。而“頂板”雷達也是當今俄羅斯海軍的主力裝備,普遍裝備於各型驅護艦上,性能十分先進。其工作在E/H頻段,縫隙天線背靠背傾斜安裝而成,掃瞄率比單面雷達提高了一倍。該雷達除具有對空、對海目標偵測的能力外,還有空中管制和低空補盲的功能。其主要特點是抗電子干擾強、自動化程度高,性價比佳。169裝備的是最新型的MAE- 5。在原有型號基礎上,MAE-5的發射功率翻一翻,達到90kW,最遠有效距離仍為300公里,但對戰機和飛彈的探測距離提高了20%,分別達到230公里和50公里。169號使用的是和170號相同的指揮控制設備,其它方面如RM-1290型導航雷達、347G型火控雷達等都和170號相同。

動力系統

簡介

169號驅逐艦結構設計合理,艦體採用高強度的鋼質材料,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良好的不沉性,滿足抗12級風的要求,可在無限海域航行設有減搖裝置,提高了航行的舒適性和武器系統在較惡劣海況下的使用能力;動力系統為柴一燃聯合動力,可使用較高的航速巡航,機動能力更強。可以說,作為國產新型艦,武漢號具有良好的適航性,完全滿足遠洋作戰要求。

參數

169號驅逐艦採用烏克蘭DA80燃氣輪機和德國MTUll63-TB92柴油機,最高航速32節,20節時續航距離6000多公里。整體性能在國際同級艦中處於中上水平,在亞洲處於先進水平。

169號驅逐艦艦長龍捲是一名在艦上服役了16年的輪機兵,操作過多型動力設備。他對169號驅逐艦燃氣輪機的可靠性是相當滿意的。他認為,在他經手過的艦艇動力機械中,應該說它的性能是最好的,是輪機兵渴望很久的戰艦“心臟”。  

當然,由於遠海航行歷時長、對航速要求高,各種油泵和輸油管由於工作疲勞可能出現裂紋現象。在出海之前,海軍方面已經將這些情況納入到了應急處置預案之中。整體來看,最關鍵的還在於日常的維護保養,畢竟是新裝備,加強日檢拭才能將故障率降到最少。

整體評價

地位:
169“武漢”號驅逐艦是南海艦隊主力艦之

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169號武漢號飛彈驅逐艦

一,是052B型驅逐艦二號艦,2004年服役,主要規格和“廣州”艦相同。該型艦全長164米,寬17.2米,長寬比9.5,滿載排水量7500噸以上,是一種防空、反潛、反艦能力均衡的遠洋驅逐艦。整體性能在國際同級艦中處於中上水平,在亞洲處於先進水平。

性能參數:
該艦採用柴燃油發動機,最高航速32節,20節時續航距離6000多公里。整體性能在國際同級艦中處於中上水平,在亞洲處於先進水平。 武器裝備:包括艦艏兩座6管81式反潛火箭發射器,每座各彈24枚,可攻擊4公里處300米深潛艇,並能發射最新被動聲自導反潛火箭。艦橋前兩舷4座18管122毫米多用途火箭發射器。艦體後部兩側隱蔽兩座7424三聯裝反潛魚雷發射管,發射的魚7型輕魚雷最大射程9公里,作戰深度700米。

直升機:
該艦可搭載一架俄制卡-28重型反潛直升機。

盤點世界各國的驅逐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