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爾”級驅逐艦

“卡薩爾”級驅逐艦

“卡薩爾”級是全焊接的鋼質平甲板艦體,縱骨架式結構,加強肋骨間距為1.7m。甲板首部為-5°的馬鞍型弧,增大了火炮的射擊扇面。

基本信息

性能參數 

“卡薩爾”級驅逐艦“卡薩爾”級驅逐艦

主尺度:艦長139.0米,艦寬14.0米,吃水5.5米(含聲納罩6.5米)

排水量:3900噸(標準)/4700噸(滿載)

航速:29.5

續航力:4500海里/24節;8200海里/17節

艦員編制:244名(軍官22名)

動力裝置:4台SEMT-Pielstick 18 PA6 V 280 BTC型柴油機,功率43200馬力;雙軸.

艦炮:1座Mod68型100毫米艦炮;2座20毫米“厄利孔”速射炮

艦空飛彈:1座雙聯裝Mk13型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備40枚"標準"SM-1MR艦空飛彈;2座“薩德拉爾”艦空飛彈發射裝置,備12枚“米斯特拉爾”艦空飛彈

反艦飛彈:2座四聯裝"飛魚"MM40型飛彈發射裝置

魚雷:2具324毫米KD 59E魚雷發射管,發射ECAN L5 Mod4型魚雷,備10枚魚雷.

搜尋雷達:DRBV 26C型對海搜尋雷達;DRBJ 11B型三坐標對空搜尋雷達.

導航雷達:1229 DRBN 34A型導航雷達.

火控雷達:2部SPG-51C型火控雷達,G/I波段;DRBC 33A型火控雷達,I波段.

聲納:DUBA 25A型(D614)聲納/DUBV 24C型(D615)聲納.

電子干擾:2部"達蓋"和2部"薩蓋"干擾火箭發射裝置.

作戰數據系統:Senit系統和OPSMER命令支援系統,11和14號數據鏈.

艦載直升機:1架"山"或"黑豹"直升機.

艦體結構

“卡薩爾”級驅逐艦“卡薩爾”級驅逐艦

“卡薩爾”級是全焊接的鋼質平甲板艦體,縱骨架式結構,加強肋骨間距為1.7m。甲板首部為-5°的馬鞍型弧,增大了火炮的射擊扇面。上層建築採用鋁合金,目的是為了減輕上層建築重量,提高艦的穩性。甲板間高為2.6m。

艦橋位置比C10反潛型驅逐艦後移,且位置略有升高,這樣遇到大風浪時,可避免或減少首部上浪對駕駛室的影響。

作戰室布置在上層建築內,與駕駛室毗鄰。“卡薩爾”級的生活艙室布置較好:士兵6人一室,休息區和鋪位之間用帷幕隔開;軍士住艙按資歷分為2-12人艙室。醫療、餐廳、廚房、倉庫等服務生活艙室面積較大。2層甲板設內部通道,艦員可藉助內部通道可方便地進入自己的戰位。水密艙內具有三防過濾能力,可連續密閉24h。

武器裝備

“卡薩爾”級驅逐艦“卡薩爾”級驅逐艦

①“標準-1”艦空飛彈:1座MK13-Mod5型單臂發射架,備彈40枚,半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2馬赫,射程46千米,布置於尾部的01甲板上。

②“西北風”點防禦飛彈:2座六聯裝發射裝置,備彈12枚,紅外尋的,射程4千米,戰鬥部重3千克,布置於尾部機庫兩側。

③“飛魚”反艦飛彈:2座四管發射裝置,布置於中部的01甲板上,備MM40“飛魚”反艦飛彈8枚(和平時期4枚),飛彈採用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射程70千米 。

④1座單管68型100mm/55倍徑艦炮:68型艦炮的對海射程17km,對空射程8km,發射率達80發/min,布置首部主甲板。

⑤2座厄利孔MK10型20mm艦炮:這2座炮布置在首部上層建築的02甲板兩舷,射程為10km,發射率720發/min。

⑥2挺12.7mm機槍。

⑦1架“黑豹”反潛為主的多用途直升機:“黑豹”直升機的基本性能與SA365F“海豚”直升機相當,這是專門為F70型防空型驅逐艦,“拉斐特”級和“花月”級護衛艦採購的新直升機。直升機帶MK46型魚雷。

⑧2座KD59E型固定型魚雷發射裝置:布置於主甲板的首部上層建築內,發射L5 Mod4型反潛魚雷,艦上備雷10枚,主/被動尋的,戰鬥部重150千克,航速35節,航深550米,射程9.5千米。

⑨4座干擾火箭:2座“達蓋”干擾火箭,2座10管“薩蓋”遠程干擾火箭,這兩種干擾火箭均布置在首部上層建築的02甲板兩舷。

⑩SLQ-25“水精”拖曳魚雷誘餌一套。

動力裝置

“卡薩爾”級採用柴柴聯合(CODAD)方式的全柴動力裝置。主機為4台SEMT-Peilstik公司的18PA6V 280 BTC柴油機,每台的持續功率為7.94MW(10800hp),雙軸,採用2個定距螺鏇槳。柴油機的轉速為1050r/min,油耗為394.6S/kW?h(290S/hp.h),動力裝備布置在4個機艙內,總長40m。

電站配3台柴油發電機組,總容量為3400kW。

研製背景

“卡薩爾”級驅逐艦“卡薩爾”級驅逐艦

1.“卡薩爾”級的產生

“卡薩爾”(Cassard)級是法國F70型(原稱C70)的防空型驅逐艦,它是在F70型反潛型驅逐艦的基礎上產生的,主要為了替換正在退役的T-47型飛彈驅逐艦。1975年法國艦艇技術建造局(DTCN)開始在C70型反潛型驅逐艦的基礎上研究防空型的設計,其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艦的動力裝置問題,C70反潛型的動力裝置為柴燃交替聯合動力。由於燃氣輪機需要大的進排氣道,占用的空間大,如果使用燃氣輪機,裝三坐標雷達的空間成了問題,而DRBJ-11這部三坐標雷達是C-70防空型的核心探測設備,因此,決定改變C70反潛型的動力裝置,不用燃氣輪機,改為採用全柴動力,使用法國自己的4台18PA6V280BTC柴油機。第二個問題是為直升機設不設機庫,為了增加防空型的反潛能力,最後決定以直升機庫取代尾部裝第二座100mm炮的方案。1977年法國海軍批准了上述設計方案,1978年訂購了第一艘F70防空型“卡薩爾”號,1979年訂購了第二艘艦。首艦1982年9月開工,1985年2月下水,1988年7月完工。 二號艦“讓.巴特”號1986年3月開工,1988年3月下水,1991年9月服役。

2.建造計畫與改裝

“卡薩爾”級原計畫建造4艘,第2艘艦於1979年7月訂購,1986年3月開工,1988年3月下水,1991年9月完工服役。後2艘艦在1983年的預算中得到批准,並於1984年的2月訂購了第三和第四艘艦,並且3號艦於1986年5月開工,但是到1987年中,這2艘艦被無限期推遲,其原因是:“卡薩爾”級費用的上漲;必須予以重點保證的“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和“凱鏇”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計畫的費用昂貴;另外,法國海軍對於裝“卡薩爾”級的“標準-1"中程飛彈和從T47型驅逐艦上拆裝過來的MKl3型飛彈發射裝置的可靠性心存疑慮,法國海軍希望後2艘艦裝備他們正在研製的“紫菀”飛彈和正在為“紫菀”飛彈研製的垂直發射系統。總之,由於經費問題和技術上的考慮,最後取消了這2艘艦的建造計畫。

按照“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建造2艘的計畫,從為航母護航的需要,還需再建2艘防空型的驅逐艦。現在看來,多國計畫的“地平線”級防空型驅逐艦計畫,將替補尚缺的2艘C-70防空型驅逐艦。

“卡薩爾”級的現代化改裝計畫主要體現在對空飛彈系統和直升機系統。在中期改裝時用“紫菀”30飛彈取代“標準-1”飛彈,並採用為“紫菀”飛彈設計的垂直發射系統(後取消);用“黑豹”(Panther)直升機取代“山貓”直升機,現已更換。

“卡薩爾”級的建造廠為洛里昂海軍船廠。

3.使命與任務

“卡薩爾”級是一級以防空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使命與任務如下:

①為航母戰鬥群或護航編隊提供區域和局部區域的防空任務;

②作為多用途驅逐艦使用,承擔對海、反潛和對空作戰任務。

盤點世界各國的驅逐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