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酪

杏酪

杏酪(xìng lào),,又稱杏仁茶,杏仁粥,中國古代傳統食品。

記載

杏酪杏酪

古代多為寒食節食品。 隋·杜台卿 《玉燭寶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擣杏子人煮作粥。”註:“世悉作大麥粥,研杏人為。”

唐·崔櫓《春日即事》詩:“杏酪漸香鄰舍,榆煙將變舊爐灰。”

宋·范成大《雪寒圍爐小集》詩:“高飣羶根澆杏酪,鏇融雪汁煮松風。”《花月痕》第二九回:“ 翁慎端上松花糕、杏酪,兩人用些。”

茅盾·《子夜》三:“冰凍杏酪,八寶羹奶油千層糕,以及各種西式糕點,擺滿了一桌子。”參閱·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煮杏酪粥法》。

製作

清·袁枚《隨園食單·點心單》有“杏酪——捶杏仁作漿,挍去渣,拌米粉,加糖熬之。”

清初朱彝尊《食憲鴻秘》“杏酪”:“京師甜杏仁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侯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榨汁去渣,以汁入調、煮熟,如白糖霜熱啖。或量加個乳亦可。”

清末薛寶辰《素食說略》也有類似的描寫:“糯米浸軟,掏極碎,加入去皮苦杏仁若干,同掏細,去渣煮熟,加糖食。”

原料

杏仁、糖桂花大米糯米、白糖。

將杏仁洗淨、捶碎,放入含過濾網的茶壺內,用沸水沖泡,蓋蓋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

製作方法

將大米、糯米混合一起洗淨,用涼水浸泡2小時;杏仁用溫水浸泡15分鐘取出,搓掉黃皮,洗乾淨與大米、糯米一起加涼水250克磨成稀糊狀;涼水入鍋,用旺火燒沸,將稀糊倒入鍋中,沸騰5分鐘即成杏仁茶,隨即舀入桶中保溫。

最簡單的杏仁茶做法:將杏仁洗淨、捶碎,放入含過濾網的茶壺內,用沸水沖泡,蓋蓋悶10分鐘後即可飲用。

食用

食用時,將杏仁茶盛入碗中,放上白糖和糖桂花汁便可。

藥用價值

適於風寒咳嗽,常服有防癌,抗癌作用。將杏仁捶碎泡水食用,有效成分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適用於肺氣不降、大腸氣滯而導致的胸悶氣急、大便秘結等症狀,津液不足或合併喘咳的患者尤其適合。

文化

《紅樓夢》五十四回提到:元宵節,眾人在大觀園玩樂至深夜。賈母道:“夜長,覺得有些餓了。”鳳姐兒忙回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賈母道:“我吃些清淡的罷。”鳳姐兒忙說道:“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賈母笑道:“不是油膩膩的就是甜的。”鳳姐兒又忙道:“還有杏仁茶,只怕也甜。”賈母道:“倒是這個還罷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