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人民日報》原高級編輯]

李輝[《人民日報》原高級編輯]

李輝,1956年出生於湖北隨縣(今隨州市)。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1974年到鄉村插隊務農。後歷任湖北加油泵油嘴廠子弟學校教師。隨後在《北京晚報》擔任文藝記者和文學副刊編輯:1987年11月,在《人民日報》文藝部擔任編輯。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以文學傳記、隨筆寫作為主要方向。2016年10月17日,李輝正式退休。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李輝夫婦李輝夫婦

李輝1956年出生於湖北,1974年中學畢業後上山下鄉勞動,1978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學習,1982年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現供職《人民日報》編輯文藝副刊。主要從事傳記文學和隨筆創作,先後發表論著《巴金論稿》、歷史紀實《胡風集團冤案始末》以及蕭乾沈從文黃苗子郁風等人傳記等。

1994年起,李輝先後在《收穫》雜誌開設文化隨筆專欄“滄桑看雲”、“陳跡殘影”,隨筆集《秋白茫茫》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類)。1998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李輝文集》(五卷本),2001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個人圖文系列“大象人物聚焦書系”10種。

李輝主編“金薔薇隨筆叢書”20種、“滄桑文叢”24種、“歷史備忘書系”6種,參與策劃“火鳳凰文庫”24種。另有《福斯特散文選》、《走進中國》等譯著出版。

2016年10月17日,人民日報高級編輯李輝正式退休。

作品年表

傳記

李輝主要作品之一李輝主要作品之一

《浪跡天涯——蕭乾傳》,1987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台灣業強出版社。
《監獄陰影下的人生——劉尊棋傳》,1990年湖南文藝出版社。
《恩怨滄桑——沈從文與丁玲》。1991年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台灣業強出版社。
《人在漩渦——黃苗子與郁風》,1998年山東畫報出版社。
沈從文圖傳》,2006年長江文藝出版社

散文隨筆

《人·地·書》,1988年人民日報出版社
《人生掃描》,1995年遠東出版社。
《秋白茫茫》,1996年天津教育出版社
《滄桑看雲》,1997年遠東出版社。
《風雨中的雕像》,1997年山東畫報出版社。
《深酌淺飲》,1997年上海大百科出版社。
《滄桑看雲——當代文人的罪與罰》,1998年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雲與火的景象——當代文人訪談錄》,1998年香港三聯書店。
《陳跡殘影》,2000年四川文藝出版社。
《兄弟在此相會》,2000年四川文藝出版社。
《靜聽回聲》,2002年文匯出版社。
《平和,或者不安分》,2002年河南文藝出版社。
和老人聊天》,2003年大象出版社。
在歷史現場——換一個角度的敘述》,2003年大象出版社。
走進別人的花園》,200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李輝序跋》,2004年古吳軒出版社
巴金:在歷史敘述中》,200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封面中國——美國〈時代〉周刊講述的故事》,2007年東方出版社。

紀實作品

李輝主要作品之一李輝主要作品之一

文壇悲歌——胡風集團冤案始末,》1989年人民日報出版社,1996年東京岩波書店。
《依稀碧廬——亦奇亦悲二流堂》,1998年海天出版社
《殘缺的窗欄板——歷史中的紅衛兵》,1998年海天出版社。
《書生累——深酌淺飲三家村》,1998年海天出版社。
《胡風集團冤案始末》(修訂本),200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百年巴金——一個知識分子的歷史肖像》,200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一紙蒼涼——杜高檔案原始文本》,2004年中國文聯出版社。
《在歷史現場——外國記者眼中的中國》,2004年台灣知書房出版社
《沈從文與丁玲》,2005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文集、對話、論著

《巴金論稿》,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輝文集》(五卷),1998年花城出版社。
《搖盪的鞦韆——是是非非話周揚》,1998年海天出版社。
世紀之問——來自知識界的聲音》(與應紅合作),1999年大象出版社。

譯著

《看風景的房間》(長篇小說、英E.M.Forster),1987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枯季思絮》(散文、英G.Brenan),1991年作家出版社
《福斯特散文選》(英E.M.Forster),1994年百花文藝出版社。
《我們一家、我們的房子和農場》(畫冊、瑞典Carll Larsson),1998年山東畫報出版社
《走進中國——美國記者在中國革命中的冒險與磨難》(專著、美Peter Rand),2001年文化藝術出版社。

主要獎項

1997年散文集《秋白茫茫》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2007年4月,因發表“封面中國”系列作品,被第五屆華語文學傳媒盛典評選為“2006年最佳散文家”。

人物評價

李輝的寫作堅韌沉實、端莊耐心。他的文字,不求絢麗的文采或尖銳的發現,而是以一種責任和誠意,為歷史留存記憶,為記憶補上血肉和肌理。他在史料上辨明真實,在人物中尋求對話。他的一系列著作,作為文化史研究的生動個案,為理解20世紀的中國增加了豐富的注釋。李輝的寫作告訴我們,真正的歷史就在每一個人身上,熱愛現實者理應背著歷史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