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波[貴州省安龍縣科技養殖基地總經理]

李碧波[貴州省安龍縣科技養殖基地總經理]
李碧波[貴州省安龍縣科技養殖基地總經理]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碧波,貴州省安龍縣科技養殖基地總經理。李碧波先後榮獲“貴州省拔尖鄉土人才”稱號、中組部、中宣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共同授予的“全國農村優秀人才”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李碧波,男,貴州省安龍縣科技養殖基地總經理。

經理

李碧波,兩歲時因左耳失聰,刻苦學習獸醫,現已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牛品性土專家。從2001年到2008年,短短几年間,李碧波已為安龍縣16個鄉(鎮)和鄰近縣市的村民配產出牛犢2500餘頭,幫助民眾增加收入375餘萬元。

目前,李碧波已培訓品改員36名,使“牛品改”技術已遍及貴州省8個縣市,服務於更多民眾。在八年的品改生涯中,身為中共黨員的他每年都要為一些經濟困難的鄉親免費提供品改和獸醫防疫服務。

榮譽

李碧波先後榮獲“貴州省拔尖鄉土人才”稱號、中組部、中宣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共同授予的“全國農村優秀人才”榮譽稱號。

生平事跡

“沒有想到,我會因為貧窮而成為殘疾;也沒有想到,我這殘疾的人生居然會跟牛結下不解之緣;更沒有想到,我這輩子能作為貴州唯一的代表到北京領獎,並得到張德江、李源潮等中央領導的接見。”安龍縣龍廣鎮獅子山村殘疾農民李碧波說這話時,臉上溢滿了喜悅。

2001年,縣裡搞一次為期兩天的畜牧獸醫培訓,李碧波有幸參加,他原以為這次培訓能夠給他的人生帶來一次改觀,但由於他的聽力不好,兩天的時間一晃而過,他根本沒有學到什麼。回來後,從一本雜誌上他看到可以函授學習牛凍精輸配技術,於是他寫信到北京農學院郵購牛凍精輸配技術的光碟。通過系統的學習,讓他對牛凍精輸配技術的理論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為了能夠將理論運用於實踐,在沒有實物操作的情況下,他就到龍廣街上跟殺牛的餐館老闆講,叫他們殺母牛時給他留下母牛的生殖器。

一星期後,餐館讓人捎來口信叫他去拿母牛的生殖器,當時一些熟悉他的人還跟他開了個不暈不素的玩笑。拿回家後,他就開始對母牛的生殖器悉心研究,一時間,一些愛說閒話的人就有了話題,可為了自己的愛好,他不管別人怎樣去評價,仍然一心一意的搞自己的事。三天后,他又從那家餐館拿回來一個母牛的生殖器,通過對兩個母牛的生殖器的精心研究,他更加了解了牛凍精輸配技術的原理。接下來的事就是如何將理論知識真正的用於實踐的事了,可是到什麼地方去給人家配種呢,會成功嗎?經過幾天的思索,他試著去動員一些養有母牛的親戚,希望親戚們能夠接受這種新技術。可任憑他怎么說,人家就是不願拿牛給他試。一天,兩天,三天,一轉眼,半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人願意讓他試試。妻子見他這么多天的奔波仍一無所獲,就說乾脆將用來修房子的錢先用來買牛,他說怎么行呢?牆都砌有一米多高了,一旦沒錢不就停下來了嗎?妻子說:“連你自己都不願意拿自己的來試,誰還願意給你試呢”。於是,修房子的事就這樣擱下來了,他用修房子的錢買回了兩頭母牛進行了試配,9個月後兩頭牛都順利產下了小牛犢,終歸是品改牛,長勢快,才一個月就與本地牛有了明顯的區別,此時他趁熱打鐵,又踏上了村里所有餵有母牛的親戚家的門,一些親戚開始接受這一技術了。那一年,他一共試配了37頭,產下14頭小牛犢。

第二年,他家的那兩頭小牛犢才一歲就賣出了比一般的牛高近兩千元的好價錢,又續修了那當年沒有修完的房子,這一下子可激起了村民的熱情,村民們紛紛同意讓他試配了,一年來,他試配的140多頭牛中,產下了60多頭小牛犢。雖然成功率相當低,但母牛產下的牛犢長勢快,比一般的牛要多賣一千多元錢。這樣的結果讓示範戶嘗到了甜頭,引得其他村民紛紛仿效,都主動請他幫助輸配。當時的黔西南州委書記許正維來獅子山村檢查工作時,對他取得的這一成績給予了肯定,說這已經是比較好的效果了。

這效果為什麼不能再好一些呢?他一直在思考著,於是他備了一個筆記本,將每天的體會記下來。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總結,他所試配的受胎成功率逐年攀升。慢慢地,他的服務範圍開始向村外擴展,不管是什麼天氣,什麼時候,只要接到電話,他都會在第一時間趕到。到2004年,他已為村民們配產出雜交牛犢近500頭,幫助民眾增收50多萬元,尤其是他看到村里一農戶家的一頭三元雜交牛,才兩歲就有人出8100塊錢的高價購買時,他的心一下子欣慰許多!這一年,他被安龍縣委縣政府評為“十佳農民品改能手”。

從事牛品改三年來,他所試配的所有成本都是他自己墊付的,這期間到底墊去了多少錢他也說不出。還好,2004年他從縣裡獲得了6100塊錢的獎金,這給了他莫大的幫助和鼓舞!

村民們增收了,見他還在為大家墊付配種的成本,都覺得過意不去,叫他在配種時收取成本費用,但他又覺得一旦配不成功的話收人家的錢不好,於是就實行產下牛犢後再收取成本費的方法。由於長期不斷的學習積累,2005年配種的成功率就達到90%。有一村民家才1歲半的牛就賣了8500元的好價錢,有一家的小牛1歲零十個月就賣了1萬多元,比本地牛多賣了將近4000元。人們看到品改牛能夠增收快,都紛紛請他去,這時他的服務範圍開始延伸到縣外。由於忙不過來,許多民眾就乾脆將牛牽到他家裡,並且都是配種後立即付成本費了。這一年,簽於他對農村經濟所作的貢獻突出,州委州政府將他評為“十佳牛改能手”,並給了他1000元的獎金,安龍縣委縣政府發給他15800元的獎金,黔西南州農校的36名畜牧獸醫專業的學員還來到他家要他傳授高受胎輸配技術。

自從服務由外出服務轉為在家服務後,能夠配種的數量又增加了許多,2006年他得到縣裡的獎金就高達21800塊錢。這一年,他還被評為貴州省撥尖鄉土人才,第一次有幸作為安龍縣唯一的代表到貴陽領獎,這讓他對當初的選擇更加有信心了,周圍的民眾也都紛紛來向他學習牛凍精輸配技術。

2008年初,他被選為省、州、縣三級殘聯代表,於2008年4月28日出席了在貴陽舉行的省殘聯第五次代表大會,見到了石宗源、林樹森、黃瑤、張群山、諶貽琴、肖永安、辛維光、劉鴻庥等省領導,並能與他們合影,這真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嫻熟,在幫助村民走上致富路的同時,他家的生活也比較寬裕了。2007年,他又將位於324國道線旁的房子升高並裝修好,一家人告別了低矮的房屋,過上了舒適的生活。

除了在家為民眾搞好服務外,李碧波還注重對像他以前那樣貧困的人家提供幫助。本村一胡姓人家,餵有兩頭母牛,因家庭十分困難,沒有錢為牛實施品改,李碧波知道後就上門為其服務,第二年便產下了兩頭小牛犢,胡家僅餵了8個月,一頭就賣了6300多塊錢。到2008年,李碧波一共為全縣各鄉鎮及附近縣市村民們配產出雜交牛犢2500多頭,幫助民眾增加收入370多萬元。

12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優秀人才表彰大會上,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農業部共表彰了100名全國農村優秀人才,貴州省總共有4人獲此殊榮,李碧波有幸作為貴州省惟一代表進京領獎。會上,他見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李源潮等中央領導,並能夠與他們合影留念,農業部危朝安副部長在了解到他的事跡後大加讚賞,並說:“農村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這次短暫的北京之行,給他的人生開啟了一筆巨大的財富,使他看到了殘疾的人生也有價值!

2009年7月2日,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中央宣傳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殘聯在北京共同召開第四次全國自強模範暨扶殘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李碧波是我州唯一一位進京接受表彰的代表,他代表我州17.5萬殘疾人參加表彰會。並有幸得到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親切會見併合影留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