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

李滄東

李滄東(Lee Chang-dong),1954年4月1日出生於韓國大邱,畢業於慶北大學國語教育系,編劇、導演、製片。1983年,李滄東發表處女作小說《The Booty》。1992年,獲取韓國日報的創作文學獎,後負責編寫《星光島》的劇本和擔任副導演。1997年,拍攝首部作品《黑道初哥》,進而開始了“綠色三部曲”篇章。2000年,執導由薛景求和文素麗主演的《薄荷糖》,受邀參加當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2002年,憑藉愛情片《綠洲》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2007年,憑藉愛情片《密陽》獲得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 。2010年,憑藉自編自導的影片《詩》獲得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2013年,監製劇情片《道熙呀》。

基本信息

演藝經歷

1983年,李滄東發表處女作小說《TheBooty》。
1987年,推出《BurningPapers》。
1992年,推出《ThereareLotsofShitsinNokcheon》,同年作為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學院教授的李滄東獲得了韓國日報的創作文學獎。此外,李滄東還接受朴光洙的邀請進入電影界,為《星光島》創作劇本並擔當副導演。
1995年,完成劇本《SingleSpark》。
1997年,拍攝首部作品《黑道初哥》,進而開始了“綠色三部曲”篇章。
2000年,執導由薛景求和文素麗主演的劇情片《薄荷糖》,後獲邀參加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
2002年,拍攝愛情片《綠洲》,由文素麗、薛景求主演,該片通過兩個人的故事,重新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感情,同時參加了坎城國際電影節,李滄東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國際影評人獎、未來電影獎以及詮釋人道與博愛的全基督教教會獎在內的多個獎項。
2006年10月,法國政府授予李滄東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騎士勛位。
2007年,執導愛情片《密陽》,由全度妍、宋康昊主演,該片講述失去丈夫和兒子後的申愛,希望通過宗教的力量寬恕整個世界的故事,獲得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和第4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提名。同年,監製愛情片《第二次愛情》。
2009年,監製根據韓裔法國女導演烏妮·勒孔特的童年經歷改編的劇情片《旅行者》,由金賽綸、朴度妍主演。
2010年,自編自導影片《詩》,獲得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和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
2013年,監製劇情片《道熙呀》,由裴斗娜、金賽綸主演。
2017年9月,執導的影片《TheBurning》開拍,該片講述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三個年輕人之間發生的神秘事件,由劉亞仁主演。
2018年10月,獲得第2屆平遙國際電影展2018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獎。

主要作品

時間 名稱 職務
1993年 《星光島》 編劇
1996年 《美麗青年全泰壹》 編劇
1997年 《綠魚》 導演、編劇
2000年 《薄荷糖》 導演、編劇
2002年 《綠洲》 導演、編劇
2007年 《第二次愛情》 製作人
2007年 《密陽》 導演、編劇、製作人
2009年 《旅行者》 製作人
2010年 《詩》 導演、編劇
2013年 《道熙呀》 製作人
2018年 《The Burning》 導演

社會活動

2003年,在韓國文藝界的推薦下,毫無從政經驗的李滄東入組政府內閣成為韓國文化觀光部長官。
2004年6月,李滄東辭去韓國文化部部長(全稱韓國文化觀光部)一職,結束了為期16個月的從政生涯。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2018 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燃燒(提名)
  • ▪2010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詩(獲獎)
  • ▪2010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詩(提名)
  • ▪2010 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詩(獲獎)
  • ▪2007 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密陽(提名)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2002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 綠洲(獲獎)
  • ▪2002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綠洲(提名)
  • ▪2002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天主教文化獎 綠洲(獲獎)
  • ▪2002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導演獎綠洲(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2011 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詩(提名)
  • ▪2011 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詩(獲獎)
  • ▪2011 第5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 詩(獲獎)
  • ▪2008 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密陽(獲獎)
  • ▪2008 第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密陽(獲獎)
亞太電影大獎
  • ▪2010 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詩(獲獎)
  • ▪2010 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詩(提名)
韓國電影青龍獎
  • ▪2000 第21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薄荷糖(提名)
  • ▪2000 第21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劇本獎 薄荷糖(獲獎)
  • ▪1997 第18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綠魚(獲獎)
  • ▪1997 第18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新人導演獎綠魚(提名)
韓國百想藝術大賞
  • ▪2011 第47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獎 詩(提名)
  • ▪2011 第47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獎 詩(獲獎)
  • ▪2011 第47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 詩(提名)
  • ▪2008 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 密陽(提名)
  • ▪2008 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獎 密陽(獲獎)
  • ▪2008 第44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電影獎密陽(提名)
  • ▪2003 第39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導演獎 綠洲(獲獎)
  • ▪1997 第33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 綠魚(獲獎)
  • ▪1997 第33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新人導演獎 綠魚(獲獎)
  • ▪1996 第32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劇本獎 美麗青年全泰壹(獲獎)
韓國電影大鐘獎
  • ▪2018 第5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作品獎燃燒(獲獎)
  • ▪2018 第5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獎 燃燒(提名)
  • ▪2010 第4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編劇獎 詩(獲獎)
  • ▪2008 第4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獎 密陽(提名)
  • ▪2000 第3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導演獎 薄荷糖(獲獎)
  • ▪2000 第3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編劇獎 薄荷糖(獲獎)
  • ▪1997 第3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評審會大獎 綠魚(獲獎)
  • ▪1997 第35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編劇獎 綠魚(獲獎)
其他電影獎項
  • ▪2011 瑞士Fribourg電影節最高獎黃金視線獎 詩(獲獎)
  • ▪2010 第28屆 義大利都靈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詩(獲獎)
  • ▪2010 第30屆 韓國影評獎最佳劇本 詩(獲獎)
  • ▪2010 第19屆 韓國釜日電影獎最佳編劇 詩(獲獎)
  • ▪1997 第2屆 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 綠魚(提名)
韓國電影大獎
  • ▪2010 第8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詩(獲獎)
  • ▪2010 第8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劇本獎 詩(獲獎)
  • ▪2010 第8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詩(獲獎)
  • ▪2007 第6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密陽(獲獎)
  • ▪2007 第6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密陽(獲獎)
  • ▪2002 第1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 綠洲(獲獎)
  • ▪2002 第1屆韓國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綠洲(獲獎)
平遙國際電影展
  • ▪2018 第2屆 2018臥虎藏龍東西方交流貢獻榮譽獎 (獲獎)

人物評價

李滄東擅長挖掘小人物最感人的一面,認為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生活,必須去尋找被生活隱藏的真實。 李滄東雖與侯孝賢惺惺相惜,但初時的跌宕激烈與侯導的含蓄蘊藉並不趨同。直至這首《生命之詩》,人們才隱隱看到了李滄東對侯孝賢的化用和承襲 (中李滄東擅長挖掘小人物最感人的一面,認為電影的本質其實就是生活,必須去尋找被生活隱藏的真實 。李滄東雖與侯孝賢惺惺相惜,但初時的跌宕激烈與侯導的含蓄蘊藉並不趨同。直至這首《生命之詩》,人們才隱隱看到了李滄東對侯孝賢的化用和承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