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電影]

《詩》[電影]
《詩》[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詩》中,闊別影壇15年之久的韓國女星尹政熙出演美子,有病在身、家境窘迫、照顧惹事的外孫,她身處困境,卻在詩歌中試圖尋找新的生命意義,最終寫下了生平第一句詩歌。影片畫面相當唯美,導演很有控制力地操縱鏡頭語言詩意表達,隱晦涉及兇殺、強姦、老年性需求、代際溝通等,展現出來卻是極為含蓄。美則美矣,但影片節奏緩慢,看來很難討好普通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李滄東的《詩》李滄東的《詩》

片名:詩
地區:韓國
類型:劇情
語言:韓語
導演:李滄東
主演:尹正熙李達偉 金熙拉
上映日期:2010-05-13
分級:South Korea:15

影片簡介

第63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19日進入第八天,韓國著名導演李滄東攜新作《詩》登場亮相,向金棕櫚獎發起又一次衝擊。

影片《詩》是李滄東執導的第五部長片,講述生活在小城市的60多歲祖母美子偶然參加了一個社區詩歌班,生平第一次要寫詩。在觀察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她發現了過去從未關注過的東西,但無情的現實擊碎了她的想像,生活並不是想像的那么美……

影片介紹

在漢江和京畿道中間的一個小地方里,美子(尹正熙飾)和上中學的孫子(李達偉飾)相依為命,美子是個愛打扮的可愛老奶奶,從花帽子到華麗的七彩衣服,美子有著比同齡人更熱愛生活的性格。某一天,美子被邀請到小區文化園舉辦關於“詩”的講座,為了演講美子重拾小時候對詩的熱枕,寫下了人生第一首自己的詩。

為了讓詩更有意境,打扮漂亮的美子重新用不同的角色體會生活,重新認真看一花一草,尋找大自然中最美麗的景象,就像一個未經風雨的少女一樣好奇地觀察著世界。可是,這時卻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打破了美子印象中的美好,原來這世界還是如此的不完美...

創作靈感

源自於一個真實事件:幾個青少年強姦了一個女中學生。另一方面,這部電影又是他為韓國電影界已經息影十五年的尹正熙量身定做的,甚至電影中女主人公的名字“美子”直接採用了尹正熙的真名。如何將這個犯罪事件和一個中年女人的生活結合起來,並且用“詩”來作為標題,確實是電影中最令人值得期待和困惑的問題。

《詩》是懸疑偵破片的開局:幾個在河邊玩耍的小孩子發現了河中漂來一具女屍。接著李滄東用明暗兩線巧妙地安排了電影的敘述過程。和孫子相依為命的中年婦女美子參加了詩歌創作培訓班,企圖實現自己兒時的願望完成一首完整的詩歌,在這個過程中她被告知自己的孫子參與了一起強姦事件。當其他參與案件的孩子的家長試圖通過金錢收買女孩的母親求得息事寧人時,她在竭盡所能籌錢的同時卻對這個收買事件本身產生了思考和懷疑。

影片特點

李滄東在從影前是位作家,他自己對“詩歌”這種文學體裁的熱愛在電影中可見一斑,而《詩》中導演更是直接用“詩歌的美好意境”來指代人類精神世界的美好;尋找到創作詩歌的靈感的過程更是電影主人公美子尋找自己心靈深處的那份真實和美好。電影中別具匠心的場景設計,美子對於身邊一草一木的觀察和感受在鏡頭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沒有特寫、沒有跟拍,非常沉靜安逸的畫面感覺。另外李滄東放棄了之前電影中不停出現的配樂,將電影直接還給了自然,自然界中的流水潺潺、風吹樹葉的聲音在讓美子仔細感受的同時,也符合《詩》中意境的渲染。

美子的扮演者(或者原型)韓國老戲骨尹正熙在出演李滄東的這部《詩》前已經息影十五年之久,這次復出是對她演技的一次嶄新挑戰。在電影中,她所扮演的美子需要面對三個問題:創作一首真正的詩歌、日益嚴重的病症還有孫子案件的最終解決之道。第三個問題很容易讓人把她和去年韓國電影《母親》中的“母親”角色作比較。電影中尹正熙的表演非常自然,將這個用追求詩歌靈感來比喻她對於詩意心靈境界追求的奶奶的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電影最為精彩的是整件事情的解決之道,而我們這時才真正明白:美子是希望在離開之前完成自己生命中的這首詩歌,也就是說要在臨死前作一次真正的詩人。這也呼應了她之所以滿足自己服侍的殘疾人想要死前作一次真正的男人的願望的行為。

李滄東的電影《詩》展現了一種抒情優美而又憂鬱的詩歌意境,同時又表現了東方女性偉大的奉獻精神,但是時長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顯得有些拖沓沉悶,一些西方觀眾中途離席,還有一些人乘這個機會彌補今晨早起尚未消退的睡意。

幕後花絮

《詩》--這個既短含義又深遠的標題,是什麼讓李滄東導演選擇這一個字代表影片呢?他在訪談中直接向大家披露了幕後故事,他說到:“我一般都是先起電影名字再拍攝的,感覺必須有了主題才能展開它背後的故事。多年前在韓國一個小城市發生了年輕偶像對女學生非禮的事件,在我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然後我想起了Raymond Carver的小說《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打算起一個類似的題目,後來某天在日本酒店睡不著看電視的時候突然眼前飄過《詩》這個題目,那個節目的畫面讓我看起來想起那個殘忍的故事,於是馬上決定了新電影名字為《詩》,而同時那晚也把主角人選定下來。”

李滄東於是構思了奶奶和孫子的故事,而這個奶奶他第一反應是非常適合的尹正熙,這位60年代首屈一指的電影女演員,現在已六十多歲的尹正熙闊別了熒幕足足15年,這次在李滄東導演的力邀下決定東山復出。飾演美子一角的尹正熙在主打海報上給人強烈的印象,凝望著窗外落雨的美子,神情安詳而深重。《詩》除了標題美麗外,影片中對配樂的要求也十分高,這也是李導演一向的風格。據悉對選擇背景襯托音樂也嚴謹到每一段都千挑萬選,特別是主題曲加入的江水流淌聲音相當完美。

2007年,李滄東導演的作品《密陽》把全度妍一舉推上了坎城電影節影后的寶座,2009年李導演也被力邀成為坎城競爭單元的審查委員之一,見證了他在海外的成功。因此這次的《詩》也成為觀眾猜測最有望衝出坎城的影片。在得知《詩》成功入圍2010年的坎城影展後,李導演馬上為影片配上法語字幕,讓坎城負責人贊口不絕。

社會回響

《詩》自19日在坎城舉行上映會後便受到當地媒體的熱切關注。在電影節期間發行的英國電影雜誌《銀幕》(SCREEN)針對7家媒體實施問卷調查,結果該片得到2.7分(滿分4分),名列第三。

法國時間19日下午在坎城某大型劇院上映了韓國電影《詩》,集結了總共2000多名觀眾觀看,盛況不凡。

《詩》是闊別16年重返大銀幕的女星尹靜姬的作品,當天她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韓服走上了紅毯,顯得優雅貴氣。

觀眾在長長的兩個多小時上映時間裡,一直認真觀看電影。本片講述一名女子已步入老年卻首次開始寫詩,竟然獲得不小的反響。更結合了女中學生性暴力事件等等社會問題,在韓國媒體試映式時就引起了熱潮。

電影播映結束之後,劇院內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尹靜姬和李燦東導演等電影相關人員都走上了舞台。尹靜姬更留下了熱淚,並且掌聲竟然長達驚人的七分鐘,可見本片多么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

相關介紹

導演

李滄東憑著“綠色三部曲” (《綠魚》、《薄荷糖》和《綠洲》)中深切的人文關懷之心和強烈的現實批判主義樹立了他在韓國電影界的地位,到了2007年的《密陽》中,則將原來全景式社會寫實風格轉換到了個體生命的心理剖析風格,而今年的新作《詩》則延續了《密陽》的女性電影系列,很有可能是他“女性三部曲”的第二部。

2007年,李滄東導演的作品《密陽》把全度妍一舉推上了坎城電影節影后的寶座,2009年李導演也被力邀成為坎城競爭單元的審查委員之一,見證了他在海外的成功。因此這次的《詩》也成為觀眾猜測最有望衝出坎城的影片。在得知《詩》成功入圍2010年的坎城影展後,李導演馬上為影片配上法語字幕,讓坎城負責人贊口不絕

李滄東是去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評審之一。他的第二部長片《薄荷糖》曾獲得不少獎項並受邀在2000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進行展映。他的第三部影片《綠洲》2007年獲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四部影片《密陽》2007年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女主角全度妍獲封坎城影后。

19日近午,李滄東和影片《詩》的主創人員一同來到新聞發布會大廳,向媒體記者和影評人士介紹了影片的創作歷程。談起對於詩歌的認識,李滄東說:“它不僅是文學……還是生活和世界。”在將這部新片與上一部影片《密陽》進行比較時,李滄東解讀說:“兩部影片對於人物的關注點不同。”

女主角

本片女主角尹晶喜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很高興能夠藉助這部影片重返銀幕。她之所以選擇這部影片,是因為李滄東準備的劇本深深打動了她。尹晶喜表示,電影是她的生命,她會一直繼續自己的電影生涯。

影片獎項

韓國導演李滄東憑藉影片《詩》榮獲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韓國影片《詩》憑藉優秀的故事情節得到評審團的好評並榮獲最佳編劇獎。坎城電影節的最佳編劇獎占據重要分量,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會獎。

2010年10月29日,《詩》獲得第47屆韓國電影大鐘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和最佳劇本四項大獎。

2010年11月26日,憑藉《詩》獲得第31屆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創作評價

曾在去年坎城電影節上擔任評審的李滄東對《詩》這部影片介紹說:“一直想突破文學題材,製作出關於藝術、電影等無形價值的影片。希望觀眾通過影片發現隱藏的美,使影片留在人們心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