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體操運動員]

李敬[體操運動員]

李敬,湖南衡陽人,中國著名前體操運動員,體操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冠軍獲得者。

基本信息

簡介

李敬,湖南衡陽人,中國著名前體操運動員,體操國際級運動健將,世界冠軍獲得者。

成長故事

李敬李敬

教練慧眼
李敬出生在衡陽一個苦難的家庭里,父親在婚後第二年就因為病毒感染沒能及時治療而癱瘓,家庭的重擔就壓在其母親一人肩上。出生時就因為營養條件跟不上而異常瘦弱的李敬為了鍛鍊身體,6歲時就被母親送到了衡陽市體校。
然而,當小李敬準備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給體操,夢想成為體操冠軍時,一場變故差點他與體操無緣。
當初,許多專家在考察李敬的身體素質時,都認為李敬的手掌小且偏厚、手指短,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體操選材就是要求手掌要大些,手指要長,這樣才有利於握桿和撐器械。因此,專家都說李敬在單槓、吊環和雙槓等項目上的發展存在困難,很難練出成績。這一判決,對於李敬和他的家人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打擊,絕望使得李敬停止了體操訓練。
為了拯救李敬這棵苗子,衡陽市體校的周信教練不得不“三顧茅廬”,先後幾次去李敬家裡勸說他和他的家人。周信認為,只要增強李敬的手臂力量以及握力,並在訓練中採用適合其自身獨特風格的“飛行”動作,那么他完成各種高難動作是完全有可能的。周信的勸說有了成效,小李敬重新回到訓練場。而往後的事實也證明,高難動作對李敬來說的確不是問題。
親情支撐
李敬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他常說:“在這個世界上,我最熱愛的是母親,最崇拜的是父親。父母是我生活和事業的最大支柱。”當李敬第一次拿到世界冠軍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推著父親慢慢地行走在家鄉的大道上……
李敬6歲進入體校訓練,10歲時離家考入北京體育學院,進了國家隊後更是不斷訓練和比賽,在家的時間很短,與父母相處的時間也不長,但他總說父母對自己一生的影響最大。
李敬的母親是一位吃苦耐勞、一切為了孩子的慈母。是她,照顧著李敬癱瘓的父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是她,將李敬和他兩個哥哥拉扯大,為他們付出一切;也是她,不乏遠見卓識,引導李敬走上體操之路……母親對李敬的愛,是用文字無法說清楚的。每逢出差在外,李敬總要找時間上街為母親購物——從國內到國外,從冬裝到夏裝,大到風衣長裙,小到一雙絲襪……
頑強訓練
進入體校,也就意味著艱辛的開始。每天清晨,當其他孩子還在睡夢中時,小李敬卻已經走在通往體校的路上。
那時的冬天很冷,訓練場沒暖氣,門窗也關不嚴實,冷風嗖嗖;沒有體操鞋和護掌,小李敬只能光著腳站在水泥地上,穿著薄薄的單衣進行訓練。墊子是冰冷的,器械是冰冷的,就連空氣都是冰冷的,李敬小小的身軀在瑟瑟寒風中不住地發抖。還有訓練器材的問題,因為當時經費不足,衡陽市體校甚至連一些必要的訓練器材都不能供給。“鞍馬、單槓等都是我自己做的,那時候的條件確實相當艱苦。”李敬的啟蒙教練周信現在想起來仍唏噓不已。
然而,窘困的環境沒能阻擋堅毅的李敬,為了練好每一個動作,李敬一次次重複練習著,他瘦弱的身體也一次次從器械上摔下;為了彌補下肢力量的不足,6歲大的他每隔三五天就得跑上一趟30多公里的路程。“當時為了練習‘山羊'(即鞍馬),他手練得脫皮,頭也磕破了,卻全然不知,摔下來又再次跳上去。”周信教練感嘆地回憶著。就是在這樣的磨鍊下,李敬逐步堅定起自己為體操獻身的信念。
8歲生日那天,小李敬躊躇滿志地製作了一個小圓牌,一面寫上“世界冠軍”,一面寫上“李敬”,並把小圓牌掛在脖子上,然後站到小木凳上向全家宣布:“我要當世界冠軍!”

運動生涯

1976年,剛滿6歲的李敬,被選人衡陽市業餘體校體操班隨啟蒙教練員周信訓練。3年的業餘訓練,使他的體操前景初露端倪。
1979年,他首次參加全省少年比賽,奪得1枚金牌。
1980年,他考入北京體院競技體校體操班。經過5年寒窗奮鬥,文化成績和體操技術雙豐收,為攀登世界體操高峰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85年在全國首屆青運會上嶄露頭角,奪得預賽鞍馬、雙槓金牌,決賽單槓金牌。
1986年他被選人湖南省體操隊。當年,他人選中國中學生體育代表團,參加在法國舉行的第七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奪得男子體操團體和個人鞍馬單槓雙槓4枚金牌,成為本屆賽會體操項目奪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
1989年後,他作為成年人,參加了國內外一系列重大比賽。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高難動作,以堅定的意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以高超的技藝,勇敢地向世界體育高峰攀登。在全國正式比賽中,先後奪得4個全國冠軍。他參加了第11、12屆亞運會,以及1993年第一屆東亞運動會,共奪得亞洲冠軍7個(包括東亞運動會2個)。在世界大賽中,他先後參加了第25、26、27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和第8屆世界盃體操賽,以及首屆世界體操單項錦標賽,共奪得6個世界冠軍。
他2次被評為全國“十佳”運動員,5次被評為湖南“十優”運動員
1991年被評為湖南省十大傑出青年之一。
湖南省人民政府給他記一等功一次,並授予他省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範稱號。
國家體委授予他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技術特點

【技術全面,屬全能型選手】
上世紀90年代李敬用難度征服世界體壇。
【獨創高難動作無人能做】
對於自己的愛徒,周信曾這樣評價剛接觸體操的李敬:“他在十歲以前訓練的難度動作不是很大,但他的動作當時就有了規範、舒展、瀟灑的特點。”
逐步成長起來的李敬隨後開始在各項比賽中初露鋒芒,並在1987年1月正式進入國家隊。而李敬也把愛動腦筋和刻苦訓練的優點帶到了國家隊,由於接受能力強、悟性高,他竟在一年之內就在每個項目上都練出了一個高難新穎的“絕招”動作,而一般人一年最多也不過在一個單項上練出一個高難動作。
李敬用他的聰慧和努力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當時,“李敬”就是體操高難動作的代名詞。在單槓上,李敬的“屈體前空翻一周半越槓飛行再抓槓”這一動作至今世界上都無人能做;雙槓項目上,李敬練出的“向後大迴環轉體360°成倒立直接接兩個連續的希里夸爾(即倒立前翻轉體360°)再直接接前空翻兩周掛臂”,這一串動作連線難度就有4個加分因素,現在也無人敢問津……

執法奧運

在1997年第八屆全運會中為我省奪得體操單槓金牌後,李敬宣布退役。與一些知名體操運動員退役後從商不同的是,李敬依然從事著自己的本行工作。從1998年出任省體操訓練中心副主任到目前借調至國家體操管理中心,李敬在退役後的11年內從未放棄自己在體操事業上的追求。11年後,李敬終於等來了重現奧運賽場的機會。
當得知成為北京奧運會體操吊環項目的裁判後,李敬坦言自己非常幸運:“我將擔任的是A1裁判,這是體操比賽的兩組裁判中級別最高的。而每名裁判員4年才有一次擔任A1裁判的機會,我在通過考試和抽籤後,幸運地成為了北京奧運會的A1裁判。”
李敬也是北京奧運會男子體操比賽中唯一一名湘籍裁判員,這讓這位世界冠軍深感責任重大,他說:“當運動員時,只需要考慮好自己的動作,因為有很多人為運動員工作。而裁判員工作更像是一份社會性工作,不僅需要優異的專業和素質,還需要有一定的個人魅力,才能更好地為比賽服務。”
李敬擔任湖南省體操中心副主任、湖南省體操男隊總教練,並進入湖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學習。

重要成績

部分比賽成績
1989年3月,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美國杯體操賽中,獲男子跳馬、單槓兩項冠軍。
1989年10月,參加在前西德斯圖加特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以9.90分的成績獲男子雙槓並列冠軍,並與隊友合作,獲男子團體第3名,還獲得鞍馬第3名。
1991年9月,參加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的第二十六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以9.862分的成績獲男子雙槓冠軍,並與隊友合作,以577.05分的成績獲男子團體第2名。
1991年11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獲男子吊環冠軍。
1992年4月,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體操單項錦標賽,以9.887分和9.850分的成績獲男子雙槓和鞍馬兩項冠軍,並以9.825分的成績獲單槓第2名。
1992年,與隊友合作,為中國隊奪得巴塞隆納奧運會男子體操團體亞軍。
1994年10月,在日本廣島舉行的第12屆亞運會上共奪得2項冠軍,與隊友合作,以286.600分的成績奪得男子團體冠軍;以9.812分的成績奪得男子單槓冠軍。
1994年11月,在德國多特蒙德舉行的世界體操團體錦標賽中,與隊友合作,為中國隊奪得男子團體冠軍。
1997年10月,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八屆全運會體操比賽,以9.75分的成績獲單槓冠軍。

所獲榮譽

1990年獲1989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1年獲1990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1年12月,獲第八屆全國晚報“飛龍獎”最佳男運動員稱號。
1992年獲1991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稱號。
1993年1月,獲1992年度“全國體操十佳運動員”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