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跬

李廷跬是五代南唐的著名墨工,因得南唐後主李煜賞識,任墨務官並賜李姓。其制墨工藝卓然,選料精,製作的墨堅如玉紋如犀,人稱“黃金易得,李墨難求”。

基本信息

簡介

[五代南唐]著名墨工。本姓奚,於末隨父奚超白易水遷居安徽歙縣,得南唐後主李煜賞識,廷珪任墨務官,並得到“賜給國姓”“獎勵”,奚氏一家,一變為李姓。一說李廷珪、奚廷珪為二人。自此,“李墨”名滿天下。一度形成“黃金易得,李墨難求”。廷珪所制墨,“其堅如玉,其紋如犀”。李墨造型,有所謂“劍脊龍紋圓餅,雙脊鯉魚,烏玉塊,蟠龍彈丸”等形式。選料更精,據稱松煙一斤,用珍珠三兩,王屑龍腦各一兩,同時和以生漆,搗十萬杵。因而有“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膠敗而墨更調,放在水裡三年不壞。”大中祥符,(一00八年)時,“李廷珪墨,某貴族偶誤遺一丸於池中,疑為水所壞,因不復取,既逾月,臨池飲,又墜一金器焉,乃令善水者取之,並得其墨,光色不變,表里如新,其人益寶藏之。”廷珪所制之墨,時稱“廷珪墨”,推為第一。它與“澄心堂紙”、“龍尾硯”,合稱“文房三寶”。據精鑒者稱:“邱文作邽字者為上,圭次之,珪又次之”。廷珪弟廷寬,子承浩,廷寬於承晏,晏子文用,文用子仲宣,仲宣子惟慶、惟益,世傳其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