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1919~1975)

李少春(1919~1975)

正文

李少春(1919~1975)京劇演員,工老生武生。原籍河北省霸縣,幼居上海,從父李桂春(小達子)練功、學戲;後從陳秀華學老生戲,又從丁永利學武生戲,打下了文武技藝的堅實功底。到北京演出時,以《兩將軍》、《擊鼓罵曹》等文武雙出同場演出,轟動劇壇。定居北京後,拜師余叔岩,得其親授《戰太平》、《打漁殺家》、《定軍山》和《洗浮山》,同時從多方面鑽研楊小樓派藝術,藝術上日益精進,經常演出於各大城市,名馳南北。30年代末,先後組織群慶社、起社;1948年與袁世海合作排演《野豬林》。50年代初,組織新中國實驗劇團,後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今中國京劇院)。曾赴西歐南美日本印度緬甸等國家訪問演出,博得國際聲譽。
李少春是文武兼長的演員。文戲主要師承余派,武戲主要宗法楊派,並有自己的創造。他的唱功,韻味純正,行腔以圓熟婉轉和低沉迴蕩取勝。念白跌宕有致,斷續恰當,善於隨人物思想感情而變化。演靠把戲,工架嚴謹穩練,身手乾淨,氣度恢宏;演短打戲,動止邊式大方,脆率穩準;翻打撲跌,敏捷洗鍊。他演的孫悟空,在機敏、幽默、嫵媚中體現猴王的氣魄,與摹擬猿猱兇猛、獷悍的演法相比,別具一格。他還能演紅生戲。擅長劇目:文武老生戲有《戰太平》、《定軍山》、《瓊林宴》、《打金磚》;武生戲有《長坂坡》、《八大錘》、《柴桑關》、《連環套》、《三岔口》;猴戲有《鬧天宮》、《水簾洞》、《智激美猴王》等。改編或新創劇目有《雲羅山》、《宋景詩》、《將相和》、《滿江紅》、《響馬傳》等。尤其是扮演《野豬林》的林沖,表現英雄遭受權奸迫害,由低眉強忍到奮起反抗的性格發展,刻畫入微,有獨到的創造。《野豬林》已攝製成藝術影片。在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中扮演的楊白勞、李玉和,對運用京劇藝術形式表現現代生活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見彩圖)

李少春(1919~1975)李少春(1919~1975)
李少春(1919~1975)李少春(1919~1975)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