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民[山西安泰集團董事長]

李安民[山西安泰集團董事長]

李安民,出生於1945年,曾在軍隊服役7年。1984年在家鄉創辦焦化廠,經過幾次重組,成立山西安泰集團,2003年2月,該集團在上交所上市,其發起股東全為自然人。與此同時李安民還是民生銀行的董事、中華全國工商聯常委和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李安民李安民

姓 名:李安民

性 別:男

出生日期:1945年

籍 貫:山西省

工作單位:山西安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職 務:董事長

所在行業:能源

單位地址: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安泰工業區

李安民1984年創辦安民焦化廠任廠長,1993年起任安泰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現任安泰集團董事長。李安民曾先後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全國優秀經營管理者”、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等稱號,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當選為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第九、第十屆委員,中華全國工商聯常委,中國民生銀行董事。

主要事跡

李安民李安民

2003年2月12日,安泰集團(600408)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這是一個值得山西工商界紀念的日子,因為安泰集團開了山西省民營企業上市的先河。

安泰集團董事長李安民個子不高,皮膚發黑,一副很樸實的農民形象,但在山西民營企業家群體中,李安民的創造力和開放精神卻是出類拔萃的,說他是名副其實的“建設者、創業者和革新者”毫不為過。 不論從短期看還是長期而言,他都是一個卓有成就之人,不僅是在企業業績面前,還是在誠信、負責、尊重、回饋社會等商德人格方面。

他的安泰集團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開放的、充分競爭的產業領域裡取得成就的,而且這種成就具有時代最鮮明的特徵;與此同時,他有著出色的經營管理思想,這種思想已經得到了普遍的認同和分享;他的身上帶著儒家文化的濃厚痕跡,他的思想和風格打著中庸之道的強烈烙印。

總之,他取得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時代特色的成功。從面對轉型時期政策的不完善、市場競爭的不規範、社會價值混亂折射到企業內部的核心競爭力建設等等,他的管理風格中更多具有了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徵,也形成了今天引領行業潮流的安泰集團。

艱難時世

9歲時,李安民離開父母,隻身從甘肅天水回到老家山西介休義安村。每天起早摸黑,既要上學讀書,又要幹家務活、乾農活、照顧高齡祖母。
年齡稍大一點,李安民就從數十里外的樊王溝往村里挑煤掙錢。少年時的艱苦生活,超負荷的重壓,使李安民長得並不高大,骨子裡卻有一種超人的吃苦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性格。 國中畢業後,李安民應徵入伍,文革時,因為父親的所謂歷史問題,李安民被迫離開部隊,當上了生產隊會計,兼管隊里工副業生產,一乾就是10年。
那些年,極“左”風禁錮著人們,搞副業的門路太窄了,而且要擔風險。李安民頂著壓力,想辦法同呂梁地區社隊企業公司掛鈎,抽時間為對方跑鐵路發運煤炭,由此為隊里每月掙得三五個車皮。他又組織鄉親們燒土焦,利用掙得的車皮發運外銷,養活了全隊的幾百口人。
現在看來,在文革時期組織鄉親搞副業,固然是生存的挑戰,但同時也是精神上的挑戰,當時代造就了一條漆黑一片的路時,李安民依舊能給自己的前方點一盞燈。

看似尋常最奇崛的十年創業史

1983年,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實行,農村三級所有制解體。做了10年生產隊會計的李安民,早就看準了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
於是李安民辦起了晉中地區第一家私營焦化廠——義安安民焦化廠。李安民拍著胸脯對創業夥伴們說:辦焦化廠,資金我自籌,炒下豆豆大家吃,打了砂鍋我一人賠,我就不信不能脫貧致富。
李安民自籌5000元辦焦化廠,最初的煉焦工藝採用的是最傳統的坑式土法煉焦,技術和設備都非常落後,但因投資小,見效快,適應當時中國短缺經濟的需求,很快就積累起資金,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到1985年底,企業的資產就達到了100餘萬元。
為了克服收入懸殊帶來的消極因素,同時又要避免過去吃大鍋飯的弊端,李安民在企業體制上進行了第一次大膽改革,把本來屬個人的資產化為股份,拿出30%分給職工,變私營企業為股份制合作企業,名稱也改為“義安焦化廠”。這是李安民在山西省乃至全國第一家搞股份制的,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在這種經營機制激勵下,企業得到高速發展。另一方面,為了防止行政干預,堅持企業獨立自主的經營權,李安民選擇了“無行政主管部門的集體企業”這種特殊的模式,得到有關部門認可。
1993年,經山西省體改委批准,李安民組建了山西安泰國際企業(集團)股份公司,形成了一個多種經濟成份共存的股權式跨國集團公司,為衝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機制優勢。
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業歷程是各不相同,對於民營企業的起家、發家史和“第一桶金”,成為人們探尋這個企業發展的最初的關注點,而對安泰集團來說,呈現給記者最清晰的是:安泰集團的成長過程更是安泰的產業發展過程。如從安泰集團產業發展的視角來看的話,安泰從1983年到1992年的10年間,可視為產業單一提升階段;如從更形象的角度來審視安泰的話,是安泰企業用了10年時間完成了企業的創業史。

技改成就新高度和產業鏈

在李安民第一個10年辦企業的過程中,有一條很重要的主線,那就是從1985年到1992年,企業先後投資2500萬元進行了4次大的技術改造。 最初的土法煉焦生產周期長,產品質量差,適應範圍小,環境污染嚴重,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也與國家環保政策不符。當時介休幾乎是“村村點火,鎮鎮冒煙”。
李安民第一次就投資20萬元,將坑式土法焦爐改造為LL型焦爐,實現高空集中排煙。 第二次是1986年,投資100萬元引進萍鄉爐。第三次是1987年,投資600萬元,自行設計、研製“介休一號”。 第四次是投資1300萬元,把“介休一號”改造為JKH-89型焦爐。這樣產品質量和“三廢”治理取得了實效。
李安民的原始積累和很多民營企業最大不同的是,安泰10年的創業,主導產業單一化,圍繞煉焦主業的規模擴大和檔次提高不斷進行技術改造,為企業的擴張進行原始積累,原始積累是從不斷改造傳統產業,並通過實現跨越式發展得以實現的。
與此同時,在多年的實踐中,安泰集團抓住三廢綜合利用這個關節點建立新產業,由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環保產業鏈。一是針對廢渣的利用建立了焦化———冶煉———建材,即焦化廠生產的優質冶金焦外銷,用其副產品煤泥和中煤生產的三級冶金焦來煉鐵,用煉鐵廢渣生產水泥。二是針對廢氣的利用建立了煉焦煉鐵———發電———生產產業鏈,即將機焦和冶煉的煤氣用於發電,電再用於企業生產,剩餘部分外輸。三是實現廢水的閉路循環,即將循環水排入魚池,利用羅非魚進行生物軟化,然後再推入生產。
安泰集團通過這三條產業鏈,實現了廢渣、廢氣、廢水的資源化、效益化,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並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和ISO14001環保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行銷15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每年出口焦炭都在100萬噸以上。
從這一系列頗具眼光的舉措可以看出,李安民之所以成功,就是能俯瞰全局,領先潮流。能把一個企業領導好,並發展壯大,就必須對企業的全局情況有清醒的認識,使企業進行的各項改革能夠領先時代潮流,那么就要充分了解時代的特點是什麼?發展趨勢是什麼?會給企業帶來哪些直接間接的影響?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
在安泰發展的關鍵點上,李安民俯瞰全局,領先的潮流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上市——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

從中國民營企業的整體發展來看,經過大起大落的民營企業不在少數,而如果把安泰集團和高速增長的民營企業來比的話,像安泰集團這樣平穩、腳踏實地的穩步發展還不多見,用集團董事長李安民的話說就是不怕慢,就怕站。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李安民不僅僅是在企業的產業上有長遠的戰略,而對企業的未來,他更是站得高、看得遠。
應該說,安泰集團從1997年就開始籌劃公司上市,當時計畫發行B股,但由於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最終擱淺。2001年初,隨著A股發行體制的改革,安泰集團進入了發行A股申請程式。
在順利通過一年的輔導期後,安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檔案,於2002年3月初上報中國證監會,並於2002年8月順利通過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
2003年1月20日,安泰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公開發行7000萬股社會公眾股。
2003年2月12日,“安泰集團”股票(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這樣,安泰集團成為山西省第一家完全由自然人發起設立的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山西省第一家股票上市的民營企業。
李安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安泰20年的發展是靠一點一滴的積累滾動發展的,安泰上市,一方面是解決了融資,但同時更主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問題,使之成為公眾公司,把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這樣使得民營企業後續發展得到了後勁,上市對企業的經營體制、管理體制都是一個巨大的推動。
而在旁人眼中,能成為山西第一家上市民營企業,最根本的源頭是李安民憂國憂民的奮進情懷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
現代社會每一次技術上的革新,都會帶來一個大的跨越性的變化。如果在這樣的技術革新的基礎上,正好碰到了商業模式的革新,那么帶來的革命將是更加巨大的。李安民正是抓住了這樣的契機,所以他的經營思想如魚得水,無往不利。

百年大業初奠基

安泰經歷了三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從1983年到1992年,圍繞煉焦主業的規模擴大和檔次提升,不斷進行技術改造;第二階段從1993年至2002年,安泰鏈形產業結構具備了已開發國家生態工業的雛形;第三個階段從2003年新建和改建205萬噸特鋼、260萬噸機焦兩大工程項目開始,安泰工業園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並重,一個資源節約型、環境優好型的企業集群已形成。
不事張揚的李安民,不聲不響中使安泰集團走上一條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民企發展之路,這引起了一些經濟學家的注意,稱之為“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案例”。
不止是焦炭,安泰集團看上去更像一個企業王國。經過十幾年發展,安泰集團發展成為一個以生產、銷售、出口產品為主的集產運銷、科工貿為一體,擁有焦化、冶煉、電業、建材、地產物業、生物工程、編織服裝七大行業,30多個直屬企業,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
安泰集團年產焦炭180餘萬噸,生鐵15萬噸,水泥12萬噸,年發電1億度。公司還擁有3條鐵路專用線,萬平方米的貨位和站台;自備列車5列,年吞吐量180多萬噸。為業務發展的需要,公司先後在北京、天津 、香港、美國等地設立了辦事機構。

企業文化建設

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李安民採取了獨特的“全”字管理方式:以“人”為首代表公司的核心管理思想——以人為本,李安民把這形象簡化成“愛我安泰、以誠相待”,“王”字上下兩個“一”代表兩級管理的管理體制,中間的“十”代表縱向的指標管理和橫向的程式化管理。公司成立了由企業黨委書記任部長的督查部,每月按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檢查,總結通報,獎懲兌現。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安泰制訂了人才戰略的十年規劃,為安泰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僅有30%的民營企業為職工簽訂了勞動契約。李安民的安泰集團不僅為集團職工簽訂了勞動契約,還是山西省民營企業中第一家按規定參加了養老、工傷、醫療等社會保險的企業,參加保險人數達5883人,占員工人數的93%。對於一些特殊困難的職工,安泰集團還會給予額外照顧。
安泰集團地處山西介休農村,員工生活多有不便,於是李安民在工業園區內修建了大型超市、食堂、澡堂以及員工宿舍,讓員工在工業園有家的感覺。安泰員工最為關心子女的入學和就業問題,李安民就鼓勵他們的孩子考大學,並為考上大學的孩子交納學費,如果這些孩子畢業後願意回安泰工作,公司還負責給他們安排崗位。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期,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焦炭市場的出口價降到成本以下,僅相當於正常市價的一半。不少企業選擇停產來躲避成本危機,安泰卻依然按時開工。期間,上至公司幹部,下到普通員工,都主動要求降低工資。金融危機結束後,安泰不僅沒有失去老客戶,還發展了不少新客戶,出口量也實現了持續增長。
李安民表示,他最為滿意的是安泰成立20多年來,從不拖欠員工的工資,即便在東南亞發生金融危機時,公司把企業幹部的工資調低了30%,也確保了工人工資的發放。
企業文化通過企業成員的習慣、知覺、信念、動機、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來溝通人們的思想。使人們對企業的目標、準則、觀念產生認同感、使命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對企業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使企業發揮巨大的整體優勢。這時,企業不再是生產產品,而是在生產一種文化。當這種企業文化達到完美的境界,這個企業的產品成為具有真正生命力的產品,它將在競爭中所向無敵。

愛心的大橋

“焦炭大王”李安民所走過的20年致富道路,不僅僅是在介休、在山西創造了一個民營企業———安泰集團,更主要的是他帶領了一方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可以說,李安民這代想人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觀,如果成就大事業,那必然把個人價值和民族利益、國家利益聯繫在一起。而個人命運、企業命運、國家命運的高度重疊,使李安民視回報社會為自己的首要職責。
自1984年至2001年,安泰集團無償資助社會公益事業達2000多萬元,從1994年以來李安民熱心光彩事業,共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而且李安民還以個人名義資助了12所各類學校,總計451萬元,對李安民來說,他要實現的是個人對財富追求的“轉型”。

解讀李安民

開放精神與精打細算

李安民的開放精神對他的事業有著極為重要的推動能力。 從1985年創業開始,李安民就把眼界瞄向了國際市場,通過外貿渠道出口焦炭。
1994年,安泰集團獲得了進出口自主權。目前,安泰集團的焦炭主要出口中北美洲、歐洲、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其它產品如水泥、焦油、粗苯等則在國內市場銷售。
2006年5月25日,李安民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甚至得到了世界銀行主要成員國際金融公司為期10年、總金額為7000萬美元的國際商業貸款。
生意上的眼光向外,甚至體現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李安民先後把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送到美國日本留學,如今三個孩子都學成歸來,長子李勇已成為總經理,次子李猛負責公司的國際貿易,小女負責公司的財務。
“三個海歸派”進入安泰集團,實現了安泰知識結構和管理的轉型,同時李安民解決了他多年一直思慮的民企換代問題。
李安民善於精打細算,用土話講就是“摳”,這無論是在山西本地,還是在朋友圈裡,都是出了名的。這種風格,或許跟他做過10年的生產隊會計有很大關係。 但李安民說,“我是對自己摳,對別人不摳”。他為安泰的客戶在農村中修建了一家4星級度假村,自己卻住老舊的平房;安泰的北京辦事處配有賓士車,但有時載的李安民卻穿著一身上不了檔次的衣服。
在李安民看來,如何懂得利用金錢多做有意義的事,那才能使金錢發揮很大的作用,否則若只花費於錦衣美食,在物慾享受方面貪得無厭,最終只會淪為金錢的奴隸。
最終李安民用了20年時間,成為山西省的“焦炭大王”——安泰是國內焦炭行業經營規模最大的鄉鎮企業,山西出口創匯最多的民營企業,晉中市第一納稅大戶。

理性的力量

與李安民對話,你會覺得他不像一個上司企業老總,因為他的隨和,因為他的謙遜。他更像一個溫文爾雅的工程師,沒有驚人的宏論、沒有奪人的霸氣,他的腦子裡似乎充滿了各種理論和規則,大到企業的經營戰略,小到員工的生活質量,成敗得失、進退盈縮,他都能夠像解方程式一樣娓娓道來,再大的風雨在他眼裡都似乎戛然而止,不留痕跡。
面對未來,面對競爭對手,他表現出少有的克制。而在一些關乎企業命運的重大而又敏感的話題上,他的觀點之鮮明、議論之大膽卻又出乎你的預料。一收一發之間,你會覺得這個人身上蘊藏著一種看不見的卻又散發出光芒的力量,這種力量構建在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堅定的信念基礎之上,這種力量能使人處變不驚、淡泊榮辱,能夠使人光明坦蕩、敢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這種力量已經潛移默化到安泰的肌體中去,變成企業生生不息的根本能力。 這就是理性的力量。

語錄

與政府一心、和鄉親同心、對職工關心。
愛我安泰、以誠相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