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焦工藝

煉焦工藝

《煉焦工藝》是由王曉琴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該書內容包括焦炭及其性質、室式結焦過程、煉焦用煤的準備、煉焦爐的結構、煉焦爐的機械與設備、煉焦爐熱工評定及熱工管理、煉焦爐的傳熱、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操作等內容。為了適應煉焦新形勢的需要,在第一版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適當修改,增加了搗固煉焦、煤調濕技術、7.63m焦爐爐型及清潔型熱回收焦爐等內容。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煤化工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煤炭綜合利用、城市煤氣化專業和金屬材料專業作為教學參考用書。

基本信息

目錄

緒言

第一章 焦炭及其性質

第一節 焦炭的通性

一、焦炭的巨觀構造

二、焦炭的物理力學性能

三、焦炭的化學組成

四、焦炭的高溫反應性

五、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後強度

第二節 高爐煉鐵

一、高爐冶煉過程

二、料柱構造及對焦炭的要求

三、焦炭在高爐內的性質變化

第三節 非高爐用焦的特性

一、鑄造焦

二、氣化焦

三、電石焦

第二章 室式結焦過程

第一節 炭化室內的結焦過程

一、溫度變化與爐料動態

二、炭化室不同部位的焦炭質量及裂紋特徵

三、工藝條件對結焦過程的影響

四、室式結焦過程中煤料硫分、灰分與焦炭硫分、灰分的關係

第二節 煉焦過程的化學產品

一、化學產品的產生

二、影響化學產品的因素

三、化學產品產率的估算

第三章 煉焦煤料的預處理技術

第一節 煉焦配煤

一、單種煤的結焦特性

二、配煤的意義和原則

三、配煤理論與焦炭質量預測

四、配合煤的質量指標及其計算方法

五、配煤試驗

第二節 擴大煉焦配煤的途徑

一、搗固煉焦

二、配人添加物煉焦

三、乾燥煤煉焦

四、煤調濕技術

五、預熱煤煉焦

六、配型煤煉焦

七、縛硫焦

第三節 來煤的接受與儲存

一、來煤的接受

二、煤的儲存

三、煤場管理

第四節 煉焦用煤的粉碎與配合

一、粒度控制

二、配煤工藝與設備

三、備煤車間的工藝流程

第四章 煉焦爐的結構

第一節 爐體構造

一、煉焦爐的發展階段及現代焦爐的基本要求

二、現代焦爐爐體各主要部位

第二節 爐型特性

一、火道形式

二、解決高向加熱均勻性的方法

三、煤氣入爐方式

第三節 爐型舉例

一、JN66型焦爐

二、JN43-58型焦爐

三、JNX43-83型焦爐

四、JNX60-87型焦爐

五、新日鐵M型焦爐

六、TJL43-50D型搗固焦爐

七、7.63m焦爐

八、清潔型熱回收焦爐

第四節 焦爐結構的發展方向

一、增大炭化室的幾何尺寸

二、採用下噴及下調式焦爐結構

三、研製大容積高效焦爐

四、研製節能焦爐

第五章 煉焦爐的機械設備

第一節 築爐材料

一、耐火材料的性質

二、焦爐用耐火材料

第二節 護爐設備

一、護爐設備的作用

二、保護板、爐門框及爐柱

三、拉條及彈簧

四、爐門

第三節 煤氣設備

一、荒煤氣導出設備

二、加熱煤氣供入設備

三、廢氣導出及其設備

四、交換設備

第四節 焦爐機械

一、裝煤車

二、推焦車

三、攔焦車

四、熄焦車

五、搗固站

六、裝煤推焦車

七、四大車聯鎖

第六章 煉焦爐的生產操作

第一節 焦爐裝煤

一、裝煤要求

二、焦爐裝煤過程的煙塵控制

第二節 焦爐出焦

一、出焦操作要求

二、推焦串序

三、推焦計畫

四、推焦工藝要求

五、出焦過程的煙塵治理

第三節 熄焦和篩焦

一、濕法熄焦設施與操作

二、乾法熄焦

三、低水分熄焦

四、熄焦過程的防塵

五、焦炭的分級與篩焦系統

六、篩焦系統的粉塵捕集

第七章 煉焦爐的開工準備及日常維護

第一節 煉焦爐的築爐及開工準備

一、築爐準備

二、爐體砌磚

三、收尾工作

第二節 煉焦爐的烘爐

一、幾種不同燃料的烘爐方法

二、烘爐準備

三、烘爐管理

第三節 煉焦爐的維護與修理

一、焦爐損壞的原因

二、焦爐維護的主要措施

三、煉焦爐的修理

第八章 煉焦爐內煤氣的燃燒及熱工評定

第一節 煉焦爐加熱用煤氣

一、幾種煤氣的組成

二、煤氣的發熱值

三、煤氣的密度

第二節 煤氣的燃燒

一、煤氣的燃燒反應和燃燒極限

二、著火溫度

三、點火與爆炸

四、燃燒方式

第三節 燃燒計算

一、空氣過剩係數

二、空氣需要量和廢氣生成量的計算——燃燒的物料平衡

三、燃燒溫度——燃燒的熱平衡

四、煤氣的燃燒特性

第四節 焦爐的熱平衡及熱工評定

一、焦爐的物料平衡及熱平衡

二、焦爐的熱效率及熱工效率

三、煉焦耗熱量

四、降低煉焦耗熱量、提高焦爐熱工效

率的途徑

第九章 煉焦爐的氣體力學原理及其套用

第一節 焦爐實用氣流方程式及其套用

一、流體力學基本知識

二、焦爐內氣體流動的特點

三、焦爐實用氣流方程式及其套用

四、阻力、壓力差與氣體流量的對比關係

第二節 煙囪的原理和計算

一、煙囪的工作原理

二、煙囪計算

第三節 動量原理在焦爐上的套用

一、廢氣循環的意義和原理

二、廢氣循環的基本方程式

三、廢氣循環量的計算

四、廢氣循環和防止短路的討論

五、變數氣流

第十章 煉焦爐的傳熱

第一節 焦爐內的傳熱

一、對流傳熱

二、輻射傳熱

第二節 爐牆和煤料的傳熱

一、穩定熱傳導及其基本方程式

二、焦爐內的熱傳導

三、不穩定傳熱的基本概念和結焦

時間的計算

第三節 蓄熱室的傳熱

一、蓄熱室的傳熱及其計算

二、提高蓄熱室換熱效率的途徑

第十一章 煉焦爐的加熱制度及特殊操作

第一節 溫度制度及其調節

一、標準溫度

二、直行溫度

三、冷卻溫度

四、橫排溫度

五、爐頭溫度

六、焦餅中心溫度

七、蓄熱室頂部溫度

八、小煙道溫度

九、爐頂空間溫度

第二節 壓力制度及其調節

一、集氣管壓力

二、蓄熱室頂部吸力

三、看火孔壓力

四、全爐壓力(五點壓力)分布

五、例題

第三節 煉焦爐加熱的特殊操作

一、延長結焦時間和停產保溫

二、焦爐停產加熱和重新供熱

三、焦爐更換加熱煤氣

第四節 焦爐常見事故及處理

一、出爐操作中,全廠突然停電

二、下暴雨時的處理

三、推焦桿掉到炭化室內的處理方法

四、煉焦爐局部損壞的處理

參考文獻

序言

隨著近幾年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各高職高專院校煤化工專業的發展與教學改革,對教材內容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滿足學校教學的需求,同時根據近幾年煉焦技術的發展,我們對《煉焦工藝》這本教材進行修訂。

本次修訂刪去了一些陳舊的內容,並根據近幾年煉焦工業的不斷發展,焦爐爐型、煉焦工藝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為了適應煉焦新形勢的需要,在第一版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適當修改,增加了搗固煉焦、煤調濕技術、7.63m焦爐爐型及清潔型熱回收焦爐等內容。

本書第二版由王曉琴、郭玉梅共同策劃修訂,王曉琴任主編,陳啟文和白保平為副主編。參加編寫人員有:太原科技大學化工分院趙曉霞(第一章、第二章、第十章)、山西綜合職業技術學院陳啟文(第三章、第十一章)、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張現林(第四章)、呂梁學院白保平(第五章、第九章)、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王曉琴(第六章、第八章)、山西煤炭職業技術學院郭玉梅(第七章)。全書由郝志強主審,在此深表感謝。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煤化工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煤炭綜合利用、城市煤氣化專業和金屬材料專業作為教學參考用書。由於本書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注重實用性,故也可作為大中型焦化企業的職工培訓教材或焦化企業的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參考資料。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足,請讀者批評和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