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平[畫家]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叔平畫家

1、1964年8月28日出生於中國孔孟之鄉---山東濟寧。
2、1981年師從著名國畫家張懷貞先生,主攻山水。
3、1982年1月入曲阜師範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接受學習,經高冠華、梁樹華等大師的教誨。
4、1986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學院藝術系美術專業。
5、1986年入河北省秦皇島美術館工作。
6、1990年《江山雪韻》入選山東省美協入辦的畫展,獲一等獎。
7、1992年《冬日冰封》入選中韓文化交流展,在韓國漢城展出。
8、1996年《少兒回憶-----家鄉雪景》4幅組畫入選中日韓新四國文化交流展。獲專家與同行的一致好評。
9、1996年《祖國的冬天》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畫家作品展。
11、2010年3月:經北京崇陽書畫院職稱評定審查委員會嚴格審定,加入了北京崇陽書畫院院士。
12、2010年9月;作品《蒼松萬年青》入選中韓名家書畫作品展,被韓國國立博物館收藏:入編作品名家畫集。
12、2010年12月:加入中國國畫家協會編號:2010-0-4693
13、2011年4月,成為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編號ZG100322
李叔平,1964年生於中國孔孟之鄉—山東濟寧.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振鳴書畫院常務理事、文化部文化藝術遺產保護中心專職畫家(北京市西城區復內大街49號民族文化宮321室)。自幼秉承家教、熟讀詩詞文學。嚴格的學風、繪畫世家的影響,使其對中國山水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5歲師從當地繪畫名人張懷貞,後師從齊白石在世的唯一弟子—劉永泰老師,潛心學習山水畫的創作。其老師劉永泰經常教育他要畫好山水畫,必須熟讀百家,要求他大量背誦山水詩、從魏晉名士詩詞到唐詩宋詞,都大量背誦,李叔平現在能背誦二百多首山水詩。他說:背誦詩歌對繪畫創作有極大地促進作用,我非常感謝我的恩師。同時,在藝術上經常潛心研究大師作品,像雷正民、於志學、馮遠等國內一流藝術大師,二十年來,虔誠學習,並登門求教,又到藝術的殿堂——曲阜師範大學專業學習山水畫創作。他對黃賓虹、李可染、石魯的山水畫反覆臨摹,起到潛移默化的境界,對以後的藝術創作和事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叔平深知僅有理論還遠遠不夠,必須深入實踐,走遍全國。為此,他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領略和體悟山川的壯麗秀美及無限神韻。為了尋找大山的內涵和感覺、各種山石的形成及特色,他"搜盡奇峰抒草稿",在大量寫生創作中汲取營養、認識創作規律。本世紀初,他又走出國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舉辦畫展,從中受到了新的藝術薰陶,擴大了視野,拓展了創作空間。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理念與價值取向,在不斷學習傳統基本功和對大自然探索中發現與創造新的表現手法,並成功地運用到山水畫的創作實踐中去,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在山水畫創作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山的瑰麗並不單純在於那些實景,更在於它猶如美麗的少女披上面紗那種含蓄神奇的美。在攀過無數的名山大川,見過許許多多山體之間的雲氣氤氳、峰巒隱現、物景變幻、水流酣暢。這種抽象美、意象美,在他經過長期地觀察和研究後,運用潑色潑墨的畫法來表現山川秀美與靈動的神來之筆,達到了意料之外、意想之中的理想效果。之後,他又把潑色潑墨及"皴墨皴彩"相結合,並將"留白"的方法融入到此法中,形成了自我表現山水獨特的手法與風格,找到了自己的藝術語言。他的創作靈感和經驗完全是從現實的生活實踐中歷盡艱辛體悟出來的。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藝術創作是美的,是辛苦的,要使作品獲得成功必須有兩點:一是要有一定的思想藝術內涵;二是要有與眾不同的過硬基本功。這就必然有相對的難度,唯其難,所以要付出超乎尋常的艱辛努力。
“意境"更是畫家李叔平在進行創作時所孜孜追求的最高理想。何謂“意境”?簡言之,意境即情與景的交融,是畫家在對自然物象特徵觀察、認識、表現過程中產生的,是畫家精神理想、主觀情感與自然物象融合的結果,亦是在山水面創作中開闢藝術境界的根本。人們通過對山水畫的欣賞達到和親自經歷名山大川、自然景物相似的感受和滿足。

欣賞李叔平一幅山水畫時,眼前便會呈現出或如蒼松之偉岸,或如秋水之纏綿,或如大江之沉雄,或如驚濤之裂岸,凡此種種的境象空間。如近期所作山水畫《萬里雲山入畫圖》所描繪的秋雨初霽、峰巒疊起、山氣凝碧、金枝滿坡,一泓清水出入其問,橫式構圖,對角布局,沉穩中又顯寧靜,畫面氣象似有禪意。密集的色點翠線,強烈的紅綠補色,粉質顏料的厚塗,大小塊面的堆積構成,視覺上的五線譜,奏響出金秋鄉野的蒼茫與豐厚。使人感到“雨洗高秋淨,天臨大野間”的意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