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依[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

李依依[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
李依依[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依依,1933年10月出生,女,冶金與金屬材料科學家,生於北京,原籍江蘇蘇州。1957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冶金系。199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1990-1998年任該所所長。早期在高Mn奧氏體低溫鋼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圖與相鑑定方法,發現在低溫下存在反鐵磁轉變,及Fe-Mn合金中e-馬氏體形核長大遵循層錯重疊及極軸機制,解決了幾十年來只有理論推測而未得到實驗證實的難題。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現主要從事特種合金製備工藝與計算機模擬。負責精密管材基地工作。2016年10月31日,獲得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李依依
歷任本鋼第一鋼鐵廠遼寧省冶金設計院工長、技術員,中國科學院金屬所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長、所長。兼任中國金屬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協常委等職務,現任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家金屬材料發明獎和進步獎初審組組長等職務。她是我國低溫及核結構材料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李院士共研製開發十餘種新鋼種,承擔了中國與英國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重點攻關課題,發現奧氏體鋼中存在著反鐵磁轉變點,為發展超低溫高強無磁鋼提供了依據。

獲獎記錄

獲得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獲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沉澱強化抗氫脆合金”攻關,

1995年通過國家鑑定,獲199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多篇,指導、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40多名。

2016年獲中國金屬學會冶金科技終身成就獎。

主要作品

可視化鑄造

1李依依
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院士專家巡講團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依依做了題為“世紀材料的思考”的報告,她建議我國應大力發展可視化鑄造技術這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技術路線。
李依依院士在報告中指出:包括鋼鐵、、鋁、等黑色和有色金屬及合金在內的我國鑄件產量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產量的1/5,廠點多達2萬多個,從業人員達120萬人。其中,東北三省鑄件的產量約占全國的1/7。但是我國鑄造生產現狀是:普遍維持使用落後工藝技術;大部分鑄造生產依賴經驗,特別是澆注系統設計一直沿用幾十年前的技術,對環境極不友好;鑄件生產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廢品率高、工藝出品率低,特別是大型鑄件集中表現為加工餘量大和“三孔一裂”(即氣孔、渣孔、縮孔和裂紋)缺陷多。據統計,中國鑄造生產過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投入約占產值的55%-70%,每生產1噸合格鑄鐵件的能耗為550-700kg標煤,國外為300-400kg標煤,生產1噸合格鑄鋼件的能耗為800-1000kg標煤,國外為500-800kg標煤。我國鑄件重量比國外平均重10-20%,加工餘量大1-3倍以上。我國鑄鋼件工藝成品率平均為50%,國外達70%。
東北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和裝備製造業基地,況且鑄件在裝備製造業中的比例已達30%—80%,要實現老工業基地的轉型,必須走從傳統工業化轉向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道路。可視化鑄造技術是實現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的一項新技術,是改進材料製備工藝、大幅度提高機械裝備製造水平的重要措施。可視化鑄造技術包括三部分內容:首先根據現代鑄造理論,利用計算機模擬軟體模擬鑄件充型和凝固過程;其次用三維X射線實時觀察和監測澆注過程;最後通過實際澆注鑄件與模擬、監測結果對比,確定澆注系統的設計。通過可視化鑄造技術可以改變傳統的設計原則,使澆注系統和澆注過程最佳化,達到節能降耗、生產優質鑄件的目的。中科院金屬所與英國合作採用可視化鑄造技術已在瀋陽鐵路局叉心軌、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50噸鑄鋼支撐輥等鑄件的生產中得到成功套用,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可視化鑄造技術是用信息化提升鑄造業的關鍵,是改善環境、降低消耗、提高成品率和穩定生產質量的重要措施,應該大聲疾呼在東北和全國推行。

重返母校

2006年6月4日下午3:30,“北京科技大學傑出校友系列論壇——中國科學院院士李依依母校行”在建龍報告廳舉行。本次論壇由校友會、校團委主辦,團委學術部、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團委承辦。報告會由校團委書記石新明主持。
在以“從科學研究看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為主題的報告中,李依依院士主要講了三點。首先,她強調作為一個大學生,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她結合自己大學時代的成長經歷激勵同學們時刻努力把自己鍛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報告中,她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她表示自己得益於母校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教育,使她時刻精神飽滿、開朗樂觀,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著和堅韌去工作、學習和生活。
接著,在“大學生應培養哪些科學家應具備的素質”這一部分,李依依院士結合自己多年的學習工作經歷,提出了六條大學生應該培養的基本素質。分別是外語水平、科技攻堅能力、“三嚴精神”、寫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團隊精神。“三嚴精神”是指嚴密的思考、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這三條從事科研的基本品質。李院士重點強調了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她結合自己總結出的東西方學生的差異,指出我國科研人員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的不足,並語重心長地告誡同學們:“創新能力是可以通過勤奮學習培養出來的。人的智力相差是有限的,但勤奮是無限的。科學面前沒有平坦大道,只有肯攀登崎嶇山路的勤奮人,才能達到科學的頂點。人沒有刻苦精神、沒有毅力,就沒有創新,就會一事無成。”
李依依院士和她的丈夫——中國工程院柯偉院士是“夫妻院士”,事業上兩人比翼飛,成為一段佳話。李院士在報告會中也自豪地談到了自己和柯偉院士的幸福生活。“和睦的家庭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常常有人問他們,兩個人都是院士,家裡誰說了算?柯偉有個有趣的回答,他說:“我是頭她是脖子,頭動脖子動,脖子動頭也得跟著動。”頭和脖子的故事已傳到海外。正是和睦的家庭生活使他們能潛心投入到事業中,創造科研上的輝煌。
報告會最後,石新明老師送上了為李依依女士準備的禮品:一本根據1959年學校畫冊編輯整理而成的紀念冊及特別準備的李依依校友學籍卡片的照片。
李依依院士的親切和藹、灑脫幽默讓整場報告會氣氛熱烈而輕鬆。她結合自己多年科研工作的心得體會對同學們提出的建議和希望更使在場的同學受益匪淺。

個人成就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1990-1998年任該所所長。早期在高Mn奧氏體低溫鋼研究中,解決了幾十年來只有理論推測而未得到實驗證實的難題。82年以來,連續主持四個五年計畫國家科技攻關課題,完成五種強度級別的抗氫鋼系列,負責合金成分設計,熱處理與相鑑定,並提出科學思想、技術路線和組織實施。主要從事特種合金製備工藝與計算機模擬。負責精密管材基地工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學術成果

早期,在高Mn奧氏體低溫鋼研究中,做出Fe-Mn-Al系相圖與相鑑定方法,發現在低溫下存在反鐵磁轉變,及Fe-Mn合金中e-馬氏體形核長大遵循層錯重疊及極軸機制,解決了幾十年來只有理論推測而未得到實驗證實的難題。

她是我國低溫及核結構材料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主持Fe-Mn-Al低溫鋼的研究與開發,發現在液氫溫度下其穩定性優於Ni-Cr不鏽鋼;解決了幾十年來只有理論推測而未得到實驗證實的難題;還發現奧氏體鋼中存在著反鐵磁轉變點,為發展超低溫高強無磁鋼提供了依據。該項成果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主持"抗氫壓力容器用鋼"攻關,開發出抗氫1、2、3號鋼種,通過了國家試驗。
主持"沉澱強化抗氫脆合金"攻關,1995年通過國家鑑定。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共榮獲省部級以上獎12項。
主要成就:在金屬中的擴散與滲透行為、氫與低溫對材料的互動作用、氫與低溫對馬氏體相變的相關性、微重力條件下合金相變行為和一系列新鋼種的攻關等項研究中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科技成果。

學術獎勵

1980年獲國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三等獎。
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共榮獲省部級以上獎12項。其主要成就與貢獻有:
一、在套用基礎理論、實驗、工程材料研究和實踐中的許多新穎學術觀點以及重要發明和發現在國內外產生了深刻影響。率先提出高壓氣相熱充氫技術路線,創建了嶄新的國內低溫高壓抗氫材料研究體系,在金屬中氫的擴散與滲透行為、氫與低溫對材料的互動作用、氫與低溫對馬氏體相變的相關性、微重力條件下合金相變行為和一系列新鋼種的攻關等項研究中作出了系統的創造性的科技成果。
二、系統研究了83-573K奧氏體合金的氫擴散係數及滲透率;系統開展了Fe-Mn合金中ε相和α'馬氏體的金相鑑定研究,首創了可原位觀察馬氏體相變的金相低溫台;並用低溫電鏡在國際上首次實驗觀測到馬氏體形核長大的層錯重疊過程的極軸機制;還測定了Fe-Mn-Al低溫鋼300~20K的性能及組織穩定性;與他人合作最早用電子探針和金相技術結合作出富鐵錳鋁相圖,共十二個等溫截面,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系統研究超低溫高強無磁不鏽鋼,發現了在300~4K溫區內Mn奧氏體鋼中存在反鐵磁轉變點Tn,並找到Mn是唯一的既可提高Tn點,又可降低馬氏體點Ms的元素,保證合金在液氮下磁導率低和奧氏體穩定,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1980年獲國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三等獎。
三、組織承擔"六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抗氫壓力容器用鋼",提出σ0.2為200及400Mpa的抗氫1、2號兩種鋼種的成分,創建了包括高壓高純熱充氫、高純氫分析、氣相氫滲透擴散、裂變擴展及靜載拉伸全新實驗系統,確定了冶煉、加工、熱處理全過程工藝制度,建立了試樣的氫損傷評價方法,使其全面達到指標,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組織承擔"七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高強度抗氫脆鋼",提出以高氮含量控制冶煉範圍很窄的Fe-C-Ni-Mn-N鋼為主攻對象,作出了氮化物等相的析出規律與相鑑定,提出了合理熱處理制度,解決了一系列工藝問題,探查了工程厚度鋼截面的氫分布規律,給出了高壓充氫性能評價的數據,該成果分獲1990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及199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五、組織承擔"八五"攻關項目"沉澱強化抗氫脆合金",1995年通過國家級鑑定,並榮獲1996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提出組織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低偏析合金工程"、興建高新科技企業群和"高性能均質合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北方新材料研究與發展中心",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形成了高水平能攻堅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