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皮

朴樹皮

朴樹皮為榆科植物朴樹的樹皮。具有生物鹼及皂甙反應。朴樹多生於村落平地、路旁及河岸邊等地。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基本信息

朴樹皮

正文

朴樹皮
(《中國藥植圖鑑》)

來源

為榆科植物朴樹的樹皮。

植物形態

朴樹,又名:沙朴、青朴、撥樹、千粒樹、朴榆、桑仔、朴子樹、小葉牛筋樹
落葉喬木,高達16米。樹皮褐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有明顯皮孔。葉互生,闊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5~10厘米,寬3~4.5厘米,先端尖,基部偏斜,邊緣上半部有細鋸齒,上面禿淨,下面葉脈上有少數毛茸或無毛;葉柄長5~10毫米,被柔毛。花雜性,同株,1~3朵生於當年新枝的葉腋;花被片4,被毛;雄花雄蕊4,花絲紅色;雌花雌蕊1,花柱2裂向外反曲,子房卵形。核果近球形,成熟時紅褐色,直徑4~6毫米,果核表面有窩點和棱脊。花期5月。果期10月。
多生於村落平地、路旁及河岸邊等地。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葉(朴樹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

夏季。

化學成分

樹皮具有生物鹼及皂甙反應。

功用主治

①《中國藥植圖鑑》:"調經,治蕁麻疹。"
②《江蘇藥材志》:"治肺癰。"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兩。

選方

治腰痛:朴樹皮四至五兩,苦參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