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霽青

朱霽青(1882-1955),原名國升,字紀卿,又名自新,號再造子。漢軍旗人。遼寧省北鎮人。自幼讀私塾。

1900年入瀋陽文會書院,1902年東渡日本,人東斌學堂學習軍事。在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06年回東北,發展組織,創辦《鄉報》。辛亥革命爆發,任民軍督府總參謀長。1912年返回奉天,任同盟會奉天支部長,繼改為國民黨奉天支部,負責黨務,創辦《東三省民報》。1915年回響討袁號召,組織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並任師長。後被逮捕關押三年零兩個月,釋放後,1921年去蘇俄考察,1923年回國後,在哈爾濱等地進行反帝反軍閥的活動。1924年參加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爾後任國民黨北京執行部委員,奉命策動東北地區黨務。1925年初,在哈爾濱籌建了國民黨哈爾濱特別市黨部。其間,創辦《平民周報》。1925年11月,奉系將領郭松齡發動倒戈,反對張作霖軍事行動,在哈爾濱秘密組織東北國民自治軍,任總司令,與郭松齡相機配合,討伐張作霖。郭松齡倒戈失敗,國民黨哈爾濱特別市黨部與東北國民自治軍司令部被破壞,逃離哈爾濱去北京,後去廣州。1926年1月,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是年秋,參加國民革命軍北伐。1928年以後,參加了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改組派。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出關抗日,在熱河成立東北抗日救國軍總監部,任總監,指揮熱河、遼寧地區抗日義勇軍,破壞北寧線鐵路交通。日軍侵占熱河後,義勇軍停止活動,又在綏遠安北成立墾區,從事安置義勇軍家屬工作。1935年至1937年任正太鐵路局局長。1941年,任國民黨軍風紀巡查團委員,駐甘肅省蘭州。抗日戰爭結束後,赴綏遠經營墾區,作《農村之理論與實際》一書。1946年,任國民黨東北行轅政治委員會委員。1950年去台灣,任台灣總統府國策顧問。1955年2月10日在台北逝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