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守

明朝東林黨成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明代安福縣槎江朱世守改“白法”為“白雲”,使庵與禪師同名,從圖禪師法名長存。白法庵盛時有僧侶千人,庵場向有“千人灶,萬人床”的說法。清以後庵場逐漸衰敗,現成廢墟。民國時期,由於內戰,武功山不少寺廟被毀,香火銳減。

武功山山區是安福、蓮花、萍鄉開展游擊戰爭的主戰場。1937年陳毅受中共中央委託,上武功山尋找紅軍游擊隊,武功山游擊隊指戰員300多人,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二團第一營,段煥競任營長,開赴蘇北抗日前線。

據《武功山志》記載,武功山共建有3塔6亭,7閣7樓4台和58寺廟,終年鐘鼓不息,燈燭長明,素有“小南嶽”之稱。自清未民初以來,由於戰亂不斷,導致這些樓台亭閣,寺廟道觀被毀,現僅存廢墟。

武功山因其雄偉、綺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現已成為旅遊勝地。

明朝東林黨成員(四)

東林黨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政治集團。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政治性講學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