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掘雙龍

未掘雙龍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出自唐杜牧《懷鐘陵舊遊四首》和《晉書·張華傳》的記載。

基本信息

【未掘雙龍】

參見武備部·兵器“豐城龍劍”。o喻人才被埋沒,或喻人死。唐杜牧《懷鐘陵舊遊四首》之二:“未掘雙龍牛鬥氣,高懸一榻棟樑材。”
【豐城龍劍】《晉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鬥牛之間常有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張)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煥曰:‘仆察之久矣,惟鬥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日:“是何詳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因問日:‘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華大喜,即補煥為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鬥牛間氣不復見焉。……遣使送一劍並土與華,留一自佩。……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子華為州從事,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於腰間躍出墮水。使人沒水取之,不見劍,但見兩龍各長數丈,……須臾光彩照水,波浪驚沸,於是失劍。”O指寶劍,或喻出類拔革之人及華美寶貴之物。金元好問《贈答平陽仇舜臣》:“滄海驪珠能幾見,豐城龍劍不終藏。”另參見天文部·天體“星辰劍”’。地理部·城建“‘豐城氣”、動物部一鱗介“未掘雙龍”、九流部·神仙“劍為龍”、人事部。冤怨“劍埋獄底”、人事部·病死“劍化”。

相關條目

張大方

謝冬青

閔應驊

楊金民

郭衛鋒

申煜湘

魯春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