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鶴舞

《鶴舞》最早只是大型宮廷歌舞“五方處容舞”中的一種穿插表演形式。

簡介

朝鮮族朝鮮族"鶴舞"

《鶴舞》最早只是大型宮廷歌舞“五方處容舞”中的一種穿插表演形式。到了李氏王朝時期,鶴舞在表演上有了新的變化:兩隻鶴圍繞兩朵蓮花進行舞蹈,成為獨立的《鶴立蓮花台舞》。鶴舞傳入中國已有百年的歷史,經民間藝人的重新加工和整理,使其更為完善,並得以在民間流傳,深受民眾的喜愛。解放初期在延邊地區各縣市普及,目前在安圖普及最為廣泛。鶴舞主要通過模擬鶴的悠閒動作,如搭頸、啄魚和擺臂等動作,形象地表現了朝鮮族人民崇敬仙鶴的精神信仰和對善與美的強烈追求。鶴舞經由朝鮮移民傳入中國。1952年,安圖縣萬寶鄉(現為萬寶鎮)農民業餘文藝匯演時,鶴舞第一代傳承人金再善表演了“鶴舞”。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經過文藝工作者的挖掘和整理,鶴舞得以流傳。1989年,在全州文藝匯演中,安圖縣代表隊表演了《鶴舞》,獲得第一名。1997年《鶴舞》被收入由國家文化部主編的《中國朝鮮族舞蹈集成》一書鶴舞中。

我國朝鮮族長期從事北方水稻生產。為了便於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和管理,他們多採取集體勞動、相互協作的勞動形式。人們每逢下地,都將“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休息時,人們便在明快的鼓樂聲中即興起舞,以歡樂的歌舞蕩滌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即興歌舞便逐漸形成了遊樂性的朝鮮族民間舞蹈,貫穿於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之中。

朝鮮民族自古以飛鳥為民族圖騰,在道教文化的影響下,他們把“鶴”視為天界與神仙相依的飛鳥而稱作“仙鶴”。隨著科學的進步,雖然人們思想中宗教色彩逐漸淡化,但對仙鶴的喜愛與崇敬卻始終留存。人們把仙鶴作為長壽和幸福的象徵,把仙鶴棲息之地認作是吉祥之地。據說,朝族男子在一身素白衣褲外另罩一件黑色背心的傳統服飾,是來源於對“仙鶴”白羽黑翅的仿照。而且,在出席正式場合時,還要特地戴上一頂猶如“鶴冠”的黑色紗帽,給人以高貴、素雅之感。

《鶴舞》出現早期,舞蹈者的服裝就像丹頂鶴的複製品一樣,逼真至極。到了20世紀中葉以後,傳入我國的《鶴舞》由於民間藝人的加工,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與朝鮮半島上的《鶴舞》差別越來越大。這些變化在服裝上體現得最明顯。舞者的服裝用羽紗縫製,一般染成青色,雙手拇指和食指上固定用竹筒削制的長長的“鶴喙”,利用舞者靈巧的雙手來表現丹頂鶴對歌的優美情景。表演之時,雖然只有一位舞者在舞台上表演,但看起來卻像一對仙鶴在對舞,亦真亦幻。

由於受現代文化的衝擊,傳統文化很難發展,專業表演機遇越來越少,發展舉步維艱。有表演才能並掌握鶴舞藝術的人才老齡化,骨幹力量流失嚴重,老、中、青、少年人才斷檔,青黃不接,致使鶴舞面臨瀕危。

特點

《鶴舞》主要通過模擬的悠閒動作,搭頸、啄魚和擺臂等動作,描繪出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態,形象地表現了朝鮮族人民崇敬仙鶴的精神信仰和對善與美的強烈追求。它是朝鮮族民間舞中唯一的鳥類假面舞,其動律和動作以模擬鶴的形態,特徵為明顯標誌、樸素、柔和、舒展,是一種特殊的藝術表演形式。

《鶴舞》起源歷史悠久,朝鮮族獨有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它具有民族特色和藝術研究的價值,對於研究朝鮮族舞蹈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民族舞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內容

我國對《鶴舞》保護

由安圖縣傳承、挖掘和整理的朝鮮族傳統舞蹈“鶴舞”,以其較高的藝術性與觀賞性,日前被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鶴舞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與觀賞性。去年,安圖縣將鶴舞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初正式通過。針對缺乏專業人才,相關理論研究水平低的實際,從去年開始,安圖縣政府每年撥出專款兩萬元,用於人才培訓和建立表演基地,並成立了安圖縣朝鮮族藝術培訓中心,把鶴舞列為培訓內容重點。今後,安圖縣將在旅遊景區建立以《鶴舞》為主要內容的舞蹈表演隊,建設以鶴舞為重點的民俗文化體系。 不過,我國在試圖把《鶴舞》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卻受到韓國的質疑。韓國很多人認為,我國朝鮮族的“本國”是朝鮮和韓國,而《鶴舞》最早也是在韓國先出現的,因此中國並沒有為《鶴舞》申遺的資格。對此,我國一些資深專家指出,雖然我國的《鶴舞》是在朝鮮半島上原有的《鶴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是在經過近1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的《鶴舞》已經獨樹一幟,與韓國的《鶴舞》差別很大,因此我國完全可以為安圖縣《鶴舞》申遺。

大自然中的鶴舞

生活在我國東北平原上的丹頂鶴每年四月初發情期間,雄鶴主動求愛,引頸聳翅,總是“嗝——嗝”地叫個不停,而雌鶴舞初春鶴則隨著翩翩起舞,報以“嗝啊——嗝啊”的回答,雄鶴、雌鶴對歌對舞,你來我往,一旦婚配成對,就偕老至終。由於在這個過程中,兩隻仙鶴載歌載舞,歌聲悠揚,舞姿婆娑,事後兩隻仙鶴又能白頭偕老,因此自古以來,我國特別是東北地區,把丹頂鶴擇偶過程中對歌對舞看成吉兆,美其名曰“鶴舞”。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濕地生態資源的保護一直深受黨和國家的重視,野生丹頂鶴被一直作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加以照顧,以及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到東北觀鶴舞已經成為“驢友”們到東北,特別是吉林必不可缺的旅遊項目。
朝鮮族的鶴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