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留街道

望留街道

望留街道(浮煙山開發區)位於濰城區西南部,面積76平方公里,轄60個行政浮煙山經濟開發區村,12000戶,人口4.75萬,耕地面積5萬畝。望留街道地處中心城區,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半島走廊”之稱。望留街道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人傑地靈,是歷史文化名鎮。望留街道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好。

基本信息

簡介

望留街道(浮煙山開發區)位於濰城區西南部,面積76平方公里,轄60個行政

浮煙山經濟開發區浮煙山經濟開發區
村,12000戶,人口4.75萬,耕地面積5萬畝。濰九路、寶通街、西環路、濰膠路貫穿南北,交通便捷。轄區內有浮煙山風景區、浮煙山高等職業教育基地。民營企業2700家。2008年,被濰城區委、區政府授予 “外貿出口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地理位置

望留街道地處中心城區,是山東半島重要的交通樞紐,素有“半島走廊”之稱。轄區內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國道、省道及市區公路縱橫交錯境內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公路、濰萊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北距濰坊港50公里,南距濰坊機場5公里,東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100公里,西距濟南遙牆國際機場150公里,距青島海港、煙臺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公里以內。

歷史與文化

望留街道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人傑地靈,是歷史文化名鎮。漢丞相公孫弘、南燕太子慕容超、元代大詩人張起岩、明兵部尚書劉應節等一大批文人墨客都在此著書立說,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望留鎮旅遊資源獨具,境內的浮煙山自然風光秀麗,主要景點有浮煙山森林公園、千畝植物園、萬畝食用玫瑰園、浮煙山寶塔以及漢丞相公孫弘墓、燕太子讀書堂、麓台書院、朝陽觀、西澗草堂、先賢祠等文化遺址群,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比賽在這裡舉行。

植物園植物園
望留是著名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以建安七子之孔融、清代鄭板橋、陳介祺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顯宦名士彪炳史冊,溉沽鄉梓。郭味蕖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美術理論家和國畫藝術大師,新建郭味蕖美術館將重放其文化異彩。集南北園林藝術為一體、融明清建築風格於一身的十笏園,為清代濰縣城內9處名園之冠,江北私家園林之傑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築群保護開發一期工程啟動。至今保存原貌的城隍廟、萬印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工藝風箏、仿古銅器、布玩具等工藝品做工精細,馳名中外。

自然資源

望留街道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好。地處昌濰平原腹地,地勢平坦,南高北低。東北部土地平曠,土壤肥沃,利於糧食、蔬菜、棉花等農作物精作高產;西南部為丘陵地帶,是林果、菸草、花生適種區。

氣候

:屬暖溫帶東部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2.2℃,年積溫4783℃,降雨量700毫米,無霜期185-211天,被譽為“江北蘇州”。

下轄村莊

2006年下轄各村代碼

370702104(33村):~201望留村 ~202槐行村 ~203韓家村 ~204西安村 ~205蘆台村 ~206嵇家村 ~207孫家村 ~208埠前村 ~209鄭家廟子村 ~210張鐵村 ~211北嶺村 ~212夏家村 ~213姜家村 ~214河灣村 ~215陳家村 ~216大項家村 ~217王家村 ~218團結村 ~219莊頭村 ~220於家村 ~221官家莊村 ~222高家黃土埠子村 ~223馬家黃土埠子村 ~224市場村 ~225崔家莊村 ~226苟家莊村 ~227望留屯村 ~228高家窪村 ~229柴家村 ~230孟家村 ~231狼埠村 ~232張家莊村 ~233二甲王村

村莊名錄
望留鎮下轄村:
望留村 槐行村 韓家村 西安村
蘆台村 嵇家村 孫家村 埠前村
鄭家村 張鐵村 北嶺村 夏家村
姜家村 河灣村 陳家村 項家村
王家村 團結村 莊頭村 於家村
官家村 高家村 馬家村 市場村
崔家莊村 苟家莊村 望留屯村 高家窪村
柴家村 孟家村 狼埠村 張家莊村
二甲王村

人口

望留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7255
13578
13677
家庭戶戶數 7472
家庭戶總人口(總) 25657
家庭戶男 12951
家庭戶女 12706
0-14歲(總) 5594
0-14歲男 2957
0-14歲女 2637
15-64歲(總) 19619
15-64歲男 9756
15-64歲女 9863
65歲及以上(總) 2042
65歲及以上男 865
65歲及以上女 117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3721

經濟

2007年,全街道生產總值完成109.5億元,較上年增長16.2%;地方財政收入實際完成5.26億元,較上年增長19.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5億元,較上年增長26%。

黨建工作

全街道共有94個基層黨(總)支部 ,1750名黨員。

黨旗黨旗

工農業

苗木基地形成規模,濰縣蘿蔔馳名中外。水貂、狐狸、肉食雞等畜禽種類齊全,涉農企業達到214家。境內有白浪河水庫和符山水庫,礦產資源豐富,有膨潤土、石墨、石灰石、藍寶石等礦藏,其中藍寶石為全國稀有,開採價值較高。
鑄造、膨潤土加工、機械製造是該鎮的傳統產業。近年業,該鎮堅持“工業立鎮、商貿活鎮、外向強鎮、旅遊興鎮”的經濟發展戰略,狠抓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工作,拓展了服裝刺繡、食品加工、建築建材、旅遊、房地產、地方名吃(全驢宴)等新興產業。

旅遊業

浮煙山綜合開發區依託浮煙山山青水秀、林木蔥鬱的自然風光和中國風箏放飛基地、森林公園、朝陽觀等景觀優勢,突出文化教育、休閒娛樂、商住旅遊三大功能,致力於建設大型生態旅遊區。
浮煙山的自然風光與國際風箏放飛場、朝陽觀、麓台書院、塔園森林公園等構成了濰坊市區的一大景觀。樸素厚重的休閒農業文化,得天獨厚的鐘靈毓秀之山,成為濰坊市區最大的生態旅遊區。自1984年以來,在這裡連續舉辦了24屆濰坊國際風箏會。

浮煙山旅遊度假區

浮煙山旅遊度假區位於濰坊市區西南12公里處,總規劃面積為10平方公里,控制區面積為23.5平方公里,距濰坊機場10公里,距濟青高速公路12公里,距濰坊火車站13公里。浮煙山開發區於91年被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項,9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開發區。浮煙山開發區經過七年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先

浮煙山森林公園浮煙山森林公園
後順利舉辦了第九屆至十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的放飛比賽。浮煙山為泰沂山脈尾閭,南有明宮山,北有符山,海拔161.5米。浮煙山處於望留鎮、符山鎮南半部之間。浮煙山山名源於唐代,山上原有浮煙閣、溪澗草堂、詠翠亭、臥雲台、朝陽觀、公孫弘墓、麓台書院等古蹟,現已大部分整修。浮煙山整個山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坡平緩,西坡陡峭,山區地貌多變,溝谷密布,頂部較為平坦寬敞,山上林木蔥鬱,四季風景各具特色。山西依符山水庫,山水相映,更為浮煙山增添了幾分秀麗。
浮煙山是濰坊市區唯一的一大自然風景區,是市區的旅遊勝地。濰城區政府非常重視浮煙山旅遊開發區的投資建設,現已投資3800萬元,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和部分景點建設,已建成朝陽觀和進山大型牌坊一座,大型風箏放飛場及觀禮台一處,浮鳶大酒店現已完成主體部分,度假別墅區已基本建成。
浮煙山現規劃為六大部分:1、世界民俗風情園;2、自然風光區;3、娛樂活動區;4、度假別墅區;5、水上活動區;6、後勤服務區。規劃完成可使開發區成為融娛樂、遊覽、商業、貿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遊樂場所。濰坊國際風箏會

濰坊是風箏的發祥地。早在20世紀30年代,濰坊就曾舉辦過風箏會。解放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

濰坊國際風箏會濰坊國際風箏會
來,濰坊風箏又煥發了生機,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風箏展覽和放飛表演。1984年4月1日,在美國友人大衛·切克列的熱心幫助和山東省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首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拉開帷幕。1988年4月1日,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召開主席團會議。會上與會代表一致通過,確定濰坊市為“世界風箏都”。1989年第六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成立了由美國、日本、英國、義大利等16個國家和地區風箏組織參加的“國際風箏聯合會”,並決定把總部設在濰坊。濰坊市被各國推崇為“世界風箏之都”,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就設在濰坊風箏博物館。濰坊也是中
國的風箏之鄉,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與京、津風箏齊名鼎立,享譽中外。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節慶的活動內容包括:舉辦開幕式,放飛儀式,國際風箏比賽,國內風箏大獎賽,評選風箏十絕,參觀風箏博物館,觀看楊家埠民間藝術表演,參觀民俗旅遊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娛樂等。

教育與科技

基礎教育

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0餘處。其中普通高中1處,國中3處,國小6處;全區現有教職工4000餘人,在校學生3.17萬人。全區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94%,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入學率均達到100%,國中鞏固率達98%以上,高中入學率達50%以上。

高等教育

浮煙山腳下規劃建設的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地,將成為濰坊乃至齊魯大地的人才聚集區、知識輻射區、科技帶動區。

浮煙山大學城

【位置】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西南部
【時間】開始興建於2004年,現在繼續建設
【院校】現有濰坊醫學院濰坊技師學院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

駐地高校簡介

濰坊醫學院

濰坊醫學院,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的山東省昌濰醫士學校,1958年在青島醫學院(現青島大學醫學院)支援下擴建為昌濰醫學院,1987年更名為濰坊醫學院,是一所以醫學為主,管理學、法學、理學、文學等多學科門類相結合,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綜合發展的省屬高等醫學院校。

濰坊醫學院濰坊醫學院
學校同時具有學士學位、碩士學位授予權和留學生招生資格。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注重提高教學質量。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是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人體解剖學、醫學倫理學理學生理學組織學胚胎學藥理學、醫學影像學7門課程是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是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課程。2004年以來,學校先後承擔省級以上教學研究課題90項,獲省級教學成果、實驗教學成果、優秀調研成果獎勵24項。 2004年以來,學校先後承擔科技計畫項目34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38項,廳局級課題162項;獲省部級、廳局級科技成果獎勵153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15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56篇。先後獲國家專利24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部分科技成果進行了推廣套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學校主編的《社區醫學雜誌》、《濰坊醫學院學報》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資料庫來源期刊。英]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學校現有16個院(系),18個本科專業,涵蓋醫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工學、文學7大學科門類;設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生物學護理學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護理學、麻醉學和公共事業管理4個專業是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臨床醫學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麻醉學專業是山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護理學專業是山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專業。有2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是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眼科學口腔醫學是山東省省級重點學科,免疫學實驗室、套用藥理學實驗室是山東省省級重點實驗室,整形外科學、眼科學是山東省學科帶頭人設崗學科,眼科學、肛腸外科學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 點學科。外科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以及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四個學科為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套用藥理學、免疫學和臨床檢驗診斷學三個實驗室被列入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其中外科學被批准為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套用藥理學實驗室被列為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學校是同等學力人員在職申請碩士學位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護理學專業(獨立本科段)主考院校、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山東省醫學科技教育中心、山東省基層衛生管理幹部培訓中心設在學校。山東工業技師學院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原山東工業技術學院暨山東輕工高級技工學校)是以培養企業急需的高級技能人才——技師、高級技工為主的國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教育院校,直屬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山東工業技師學院
學院已有30年的辦學歷史,是山東省工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培訓基地,山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的省級職業技能鑑定所,韓國國際職業能力開發協會(IOA)濰坊國際教育中心,山東省技能扶貧主力培訓學校學院老校區位於美麗的風箏都—濰坊市區虞河橋畔,東鄰虞河風景觀光區,環境幽雅,北靠美麗的北宮大街,交通便利。老校區占地93畝,建築面積6萬餘平方米,在校生6300餘人。學院新校區坐落於濰坊市浮煙山文化旅遊風景區,占地1079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投資1.5億元。新校區規劃設計由上海復旦大學上海同濟大學承擔。新校規劃建設體現了教學與科研、實習與培訓的協調一致,突出了現代教育特徵和景觀園林特色,融合了環境美化和自然生態的統一。學院建成後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生態校園,省內一流的現代化技術學院。

基礎設施

具有完善的城市功能,特別是近年來,按照經營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區的要求,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固定通訊裝機容量已達4萬門,移動通信用戶達到5萬戶,有裝機容量60千瓦電廠一座、500千伏變電站一座,供水、供暖、供氣設施配套,綠化、美化、淨化、亮化程度提升,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飛速發展,通訊條件、郵政業務等方便快捷,形成了一個環境優美、功能齊全、配套完善、輻射能力強、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現代化新城區。

沿革

1984年置鎮。1997年,面積41.2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轄望留、王家莊、大項家、團結、陳家、西莊頭、中莊頭、東莊頭、西河彎、北嶺莊、夏家、姜家、官家莊、於家、鄭家廟子、張鐵、高家黃土埠子、郭家黃土埠子、馬家黃土埠子、埠前、孫家、麓台、嵇家、槐行、高家小窪、市場、崔家莊、苟家、西安、小南崖、韓家、張家莊、望留屯、孟家、柴家、桃園、狼埠37個行政村2007年,撤銷軍埠口鎮、符山鎮、望留鎮,設立望留街道。望留街道由原軍埠口鎮轄區、原符山鎮的28個村、原望留鎮轄區(2個村除外)組成。將原符山鎮的15個村劃歸於河街道,將原望留鎮的2個村劃歸南關街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