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壩革寨

望壩革寨

望壩革寨是了解革家民風民俗的重要地點,有上望壩與下望壩之分。上望壩建在山上,下望壩建在山間谷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望壩亻革寨是了解亻革家民風民俗的重要地點,有上望壩與下望壩之分。上望壩建在山上,下望壩建在山間谷地。下望壩規模要大的多,有280戶,重大事情都在下望壩商議解決。望壩的祖鼓依俗在寨中村民家裡輪流祭拜,要看亻革家祖鼓的話需要你自己努力尋找。

交通指南:望壩屬重安鎮重興鄉,距離重安鎮5公里左右。可以在鎮上乘機車前往,單程10元。崎嶇的土路,很顛簸。上望壩距下望壩不遠,但山路很難走,部分地段很陡峭,往返需40分鐘左右

革家族

革家,黃平土著民族之一,約2萬餘人。據考,革家先民是古僚族支系,現完整地保留了古僚族的"椎髻斑衣""穿中而貫其首"等特徵。革家人千百年來崇拜太陽,供奉弓箭,身著鎧甲式服飾,崇尚武功,祭祀祖鼓,據傳為"羿的後人"。他們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著祖先沿襲下來的氏族制度和傳統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有自己考究的婚喪嫁娶和祭祀禮儀,有自己獨特的民族歌舞和精湛的民族工藝技術。

革家服飾男簡女繁,頗為考究。女盛裝,少女頭戴紅纓帽,婦女則戴花冠帕,均著蠟染刺繡花衣,罩以貫首飄鎧,下著百褶短裙,腰系流蘇圍裙片,頸配以玲瓏銀飾,腳小腿裹以紅色刺繡綁腿。革家蠟染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以花紋別致、風格獨特而著稱於世,黃平也因此被譽為"蠟染之鄉",是貴州三大蜡染基地之一。革家人熱情好客,賓至,高歌敬酒,設長桌於屋堂酒肉款待;客返,則設卡敬酒並起舞相送。革家人待客,勸飯重於勸酒,直教客人飯足解帶方才滿意。

黃平有楓香、塘都、旺壩等較大的革家村寨,其中旺壩、楓香革家寨最負盛名。這裡的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優美歡快的蘆笙舞、板凳舞、棍舞,婉約嘹亮的古歌、情歌、對歌,每位遠至的客人都深深沉醉,留連忘返。寨中有一革家家族同祭的"祖鼓"(長4.88尺、直徑1.2尺的香樟樹挖空製成),每逢十幾年一次的"哈戎節"盛典時方可抬出隆重祭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