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矽化合物

有機矽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鍵,且至少含有一個有機基與矽原子直接相連的化合物。

概述

英文為organosiliconcompound。是指含有Si-C鍵,且至少含有一個有機基與矽原子直接相連的化合物。

根據這一定義,CH3SiH3是有機矽化合物,而四氫化矽則為無機矽化合物。

分類

重要的有機矽化合物:矽烷聚矽氧烷(包括矽橡膠矽樹脂矽油)、聚矽烷金屬有機矽化合物。詳細介紹見對應詞條。

發展歷史

1863年,法國化學家弗里德爾及克拉夫茨四氯化矽二乙基鋅出發,在160攝氏度封管反應得到第一個有機矽化合物四乙基矽

1872年,拉登堡使用乙基鋅、三乙氧基氯矽烷與鈉反應製得矽官能基矽烷,兩年後他們製得苯基三氯矽烷

1885年,波利斯套用鈉縮法(即Wurtz反應)製得四苯基矽烷。

1898-1944年間,英國化學家基平(F. S. Kipping)對有機矽化學進行了廣泛而深入地研究,為日後有機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0世紀30年代末期,美國康寧玻璃公司的海德,通用電氣公司的帕諾德及羅喬、前蘇聯的多爾高夫、德國的米勒等開始探索有機矽聚合物。

1941年,Rochow發明了直接法合成有機氯矽烷,為有機矽工業化生產奠定基礎。

1938-1965年間,有機矽化學在矽基化反應、氫矽化反應、光活性矽化合物及碳官能矽烷等方面取得突破,並闡明了反應機理。

1965年以後,各工業已開發國家均開始進行有機矽的開發研究。

我國的有機矽技術開發起步於1952年,當時的北京化工試驗所重點開發格利雅法合成有機氯矽烷技術。而上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側重開發矽氧烷的平衡與聚合。

1956年,瀋陽化工研究院建成有機矽中試車間。不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及瀋陽化工研究院相繼研製矽油和矽橡膠。

1958年,上海樹脂廠建成直接法合成有機氯烷生產裝置。

目前從事有機矽化學的公司,國外主要有:德國Wacker,美國DOW CORNING, 日本信越。

國內從事有機矽基礎及套用研究的主要單位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山東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南開大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